理论教育 点状绞缬花纹的传统形态分析

点状绞缬花纹的传统形态分析

时间:2023-06-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汪训虎[1]摘要:在我国已发现的遗存绞缬实物里,点是主要的花纹形态。“点”也被称为“绞缬原形”,广泛存在于中国、印度、日本、东南亚、美洲、非洲等国家的绞缬实物中。在传统绞缬中,历史上有特定称谓的点状绞缬花纹具体形态如何?为了解这些问题,笔者整理了一些传统点状绞缬花纹的实物资料,进行分析。

点状绞缬花纹的传统形态分析

汪训虎[1]

摘 要:在我国已发现的遗存绞缬实物里,点是主要的花纹形态。历史中的点状绞缬有诸多称谓,通过文献分析,制作实验,推断出了各种称谓的具体形态。文中提及的实物标本中,点均为斜线排列,两点间距约为一个点的边长;点为正方形、长方形、较圆的方形;较大点的边长为1cm,最小为0.2cm;花纹防染面积大小不一,现存的绞缬工艺能基本还原这些效果,制作工具、手法会直接影响上述的花纹细节,本文依据实验,结合工艺原理对上述要点逐一进行了分析,试图对传统点状绞缬工艺有更深的了解。

关键词:遗存绞缬物;点状绞缬花纹;制作实验;工艺原理

Research on the Punctiform Pattern of Tie-dye

Wang Xunhu

Abstract:In the remaining tie-dye products found in our country,the punctiform pattern is the main fabric pattern.Traditionally,there are many diあerent references for punctiform tiedye products,Through the analysis of literature,combined with the experiments,the specific forms of various references are inferred.The punctiform patterns in the real specimens that mentioned among this article are all arranged by diagonal line,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two punctiform patterns is about the length of one punctiform pattern.The punctiform patterns are all square,which include square,rectangular and round square.The side length of the larger punctiform pattern is 1cm,and the smallest is 0.2cm.The pattern of anti-dyed fabric is diあerent,The existing tie-dye process can restore these eあects basically.The tools and methods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se pattern details.Combining with the principle of the process and technological experiments,this article analyzed above points one by one.And finally,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traditional punctiform tie-dye process will be obtained.

Key Words:Historical tie-dye products; Punctiform pattern of tie-dye; Technological experiment; Technological principle

中国绞缬工艺的历史极为久远,在两汉某些彩绘陶俑的衣着上,以及石刻画像人物的头巾上都可以看到类似绞缬的花纹。新中国成立以后,考古工作者在多地陆续发现了一些绞缬实物,这些实物标本极为罕见,有些标本的加工痕迹还依稀可辨,加上又有纪年文字的同现,让我们对传统绞缬工艺有了很多深入、直观的了解。除了考古出土,还有一部分收藏品传世,如收藏在日本正仓院、法隆寺、龙谷大学图书馆等处的传世实物,在《以我国遗存绞缬物为对象的传统扎染技艺研究》一文中,刘老师整理了28件历代绞缬实物,分析后发现,“点”是传统绞缬的主要图案形式,在25件实物中均有“点”的出现,约占总体的89%[2]。“点”也被称为“绞缬原形”,广泛存在于中国、印度、日本、东南亚、美洲、非洲等国家的绞缬实物中。(www.daowen.com)

在传统绞缬中,历史上有特定称谓的点状绞缬花纹具体形态如何(如“醉眼缬”等)?不同形态的点状花纹具体是怎么制作的?点的形态由哪些工艺细节决定、制作工艺上又有哪些要点?为了解这些问题,笔者整理了一些传统点状绞缬花纹的实物资料,进行分析。(由于未能见到标本实物,部分数据直接引用几位学者的研究结论。此外,根据出土实物的照片,按照其实际长、宽计算比例尺,在照片的不同位置取点,推算单个花纹的实际边长。该结果存在误差,仅作为辅助参考资料。)

其中较大的点有标本1:1959年,新疆阿斯塔那305号墓出土的“大红绞缬绢”,残长14.5cm、宽7.5cm,为方框形防白花纹,同出的有前秦建元二十年(384年)文书,为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绞缬实物。花纹做散点布置,单个纹样呈正方形,边长1cm,其对角线完全重合在织物的经纬线上,无一例外;标本2:甘肃花海毕家滩墓地出土的“紫缬襦”,面料为绢地紫绞缬。据修复者介绍,其扎染缬点呈方框形,直径约在1cm,横向上每10cm有6个缬左右,纵向上每10cm四行。

可见,在出土的标本中,点的形态都为方形。大的花纹边长为1cm,以正方形为主;小的花纹边长为0.2~0.7cm,花纹的造型分为两类:一类为正方形,且大小均匀,另一类为偏圆的方形和长方形,大小有一定差别。

在分析了实物资料的基础上(表1),笔者运用当代的点状花纹绞缬工艺进行了实验(实验中使用的为日本绞缬工艺,文中工艺沿用日本名称,如“一目”“两卷”“疋田绞”等)。下面依据实验过程,对绞缬中点状花纹的制作试做粗浅的论述。

表1 推算标本点状花纹的实际边长(单位:c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