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庭院人物图刺绣残片的整理与修复技巧

庭院人物图刺绣残片的整理与修复技巧

时间:2023-06-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梳妆楼元墓出土纺织品文物中尤以庭院人物图刺绣残片颇具研究价值。这件技艺精湛的庭院人物图刺绣残片在初步整理时仅见刺绣痕迹,并未发现完整题材。在对文物进行初步检视与整理后,肉眼识别其组成部分为中间的绢地刺绣与上下两侧疑似带有织金痕迹的绛红色织锦残片组合,但其周遭所缀合的纳什失织物已经严重板结脱金,纹饰与形制皆无法辨识。

庭院人物图刺绣残片的整理与修复技巧

梳妆楼元墓出土纺织品文物中尤以庭院人物图刺绣残片颇具研究价值。这件技艺精湛的庭院人物图刺绣残片在初步整理时仅见刺绣痕迹,并未发现完整题材。其原叠压于编号为SC-12的一整包绢地织物堆积残片中,原始编号为SC-12-2(图1)。文物原始出土层位关系已散失,仅在后期整理时与纳什失(也称纳失石、纳石失)有缀合关系,并叠压在编号为SC-12-3的青色纳什失残片之上。在对文物进行初步检视与整理后,肉眼识别其组成部分为中间的绢地刺绣与上下两侧疑似带有织金痕迹的绛红色织锦残片组合,但其周遭所缀合的纳什失织物已经严重板结脱金,纹饰与形制皆无法辨识。这些织物保存状态较差,从污染层向下探肉眼可辨识出较为清晰的绢地刺绣色彩信息与连缀缝纫结构。但刺绣与织锦背面皆固结了已经碳化的丝棉组织(图2),这就造成了刺绣与织金锦的褶皱均不可舒展,其多层复合褶皱所造成的向外应力正不断对织物本身的安全性造成威胁。且这些残片绞结形成的多层织物叠压层位关系特别混乱,这也为后期的揭展修复增加了一定难度。其带有刺绣痕迹的淡绿色绢地也已严重散碎,糟朽不堪,需谨慎处置。

图1 SC-12-2绢残片原状

图2 SC-12-2织物背后的碳化丝棉

在进行科学的文物病害记录与相关测试之后,我将SC-12-2整体翻转,先从背后处理厚重的油脂状污染与碳化丝棉层。随着污染物的逐步去除,织物应力逐渐释放,上下两片纳什失织物遂展开。上侧缀合的织金锦为两片接合,通长29.7cm,宽7.3cm,左侧残片下边与刺绣部分完全相接,长10.6cm,不见扣边;右侧织金锦残片长19.3cm,左侧下边14.7cm与刺绣右上边缀合,扣边保留较完整,宽0.4cm。刺绣下侧缀合的织金锦为三片接合,通长28.3cm,宽7.5cm,右侧最宽处8.1cm。左侧残片上边与刺绣部分缀合,上边残长2.6cm,下边残长7.6cm;居中织金锦保留完整,上边与刺绣完全缀合,上边长7.5cm,下边长6.5cm;右侧织金锦残片残损严重,通长15cm,左侧上边12.7cm与刺绣右下边缀合,下边残长14.2cm,上边左起2.2cm处有横长3.8cm的破损一处,上边左起8.5cm处有纵向贯穿织金锦残片的断裂一处。三片织金锦皆保留较完整的扣边,宽0.4cm。织物在水中剥离丝绵的过程中闪现部分织金痕迹,故可知为织金锦纳什失材质。(www.daowen.com)

刺绣人物残片的图案在逐步的揭展过程中显现,经修复整理后得到较完整的庭院人物图刺绣,通长24.4cm,右侧保存较完整宽7.6cm,左侧残损严重宽8cm。从得到的刺绣图案看,庭院人物图刺绣上、下、右三边皆用“砌山子”[4]刺绣作边栏,均宽1.1cm。推测左侧散失部分也应有类似边栏。其中人物分散布局于刺绣缠枝花卉纹样之间,左起0.5cm下侧有一老者与一妇人抱子刺绣,人物高仅0.6cm;中央有一长12cm,宽5.8cm的巨大海棠形开光,从左至右分别有“降笔扶鸾”“树下宴饮”“亭中老者”三段人物刺绣。海棠形开光右下侧有三点景人物,右上侧有“亭中人物拜谒图”,人物均高仅0.6cm,可谓精绣毫端(图3)。

图3 庭院人物图刺绣原件与纹饰绘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