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关于缂丝服饰的记载很少。宋人庄绰在《鸡肋编》里谈及缂丝:“定州织刻丝,不用大机,以熟色丝经于木棦上,随所欲作花草禽兽状,以小梭织纬时,先留其处,方以杂色线缀于经纬之上,合以成文,若不相连。承空视之,如雕镂之象,故名刻丝。如妇人一衣,终岁可就,虽作百花,使不相类亦可,盖纬线非通梭所织也”[13]。庄绰,字季裕,生活在颖川(今河南许昌),他经历了北宋后期、南宋初期,曾经仕宦于今甘肃、河南、江西、湖北、广东等地,并长期奔走南北,求访古迹,见闻很广。
缂丝在西北地区出现以后,向北方少数民族地区传播,继续制作以服饰为主的实用品;而向东南传播时,宋代人则用这种外来的精巧工艺制作艺术品。宋代丝织业空前繁荣,绫、罗、纱、织锦等高档丝织物普遍用于服装的制作。另外宋代刺绣艺术精湛,广泛用于上流社会的服装用品上。缂丝和刺绣都是从设计到完成不需要太多繁杂的工序,甚至可以独立制作的工艺,因此花纹灵活性强,作品富于个性。缂丝的织造成本更高,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因此缂丝服装的数量远远少于刺绣,现存实物很难见到。或许热爱艺术的宋朝人觉得缂丝这种费工费时的工艺只适合制作艺术品,用于实用品可惜了。
宋代书画艺术空前繁荣,缂丝常用于装裱。明代弘治时人张习志提到从唐代开始缂丝用于书画的装裱:“克丝作盛于唐贞观开元间,人主崇尚文雅,书画皆以为标帙,今所谓包首锦者是也。宋仍之。靖康之难,多沦于民间,好事者见光彩绚烂,缋如精致,虽绘事所不逮,遂缉成卷册,以供清玩。[14]”(www.daowen.com)
周密《齐东野语》谈及南宋时绍兴御府书画式:“出等真迹法书两汉三国二王六朝隋唐君臣墨迹,用克丝作楼台锦褾……六朝名画横卷用克丝作楼台锦褾”[15]。元人陶宗仪看到宋代书画装裱材料:“唐贞观开元间,人主崇尚文雅,其书画皆用紫龙凤纟由绫为表,绿文纹绫为里……宋御府所藏青紫大绫为褾,文锦为带,玉及水晶檀香为轴。靖康之变,民间多有得者,高宗渡江后,和议既成榷场购求为多,装褫之法,已具名画记及绍兴定式……锦褾克丝作楼阁,克丝作龙水,克丝作百花攒龙,克丝作龙凤,紫宝阶地紫大花。[16]”这里提到的克丝作楼阁,龙水,百花攒龙,龙凤在国内外收藏的实物中得到验证。
宋代模仿绘画作品的艺术性缂丝空前繁荣,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同时装裱用缂丝也大为流行,从现存实物和文献记载可以得到证实。但是在服饰上很少使用,这一点与后来的元代的意识正好相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