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考证元代半臂形制的起源与特点

考证元代半臂形制的起源与特点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元代起,半臂成为男女短袖服的通称,但女性穿着更为普遍。在洛阳道北元墓发掘的元代文物中,出土一侍女俑,该陶俑身穿的服饰就是对襟直领齐腰半臂袄,这是典型的隋唐服制形式。图29元代云头龙凤杂宝纹暗花绫半臂袍图片来源:张国伟,《元代半臂的形制与渊源》,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3,10:58。这是极富元代特色的蒙古式服饰形制。

元代服装,以长袍为主,样式较辽代的稍大。半臂的服用更加普遍、更加多样化,从宫廷至民间、从百官至普通民众,无论男女皆服用。自元代起,半臂成为男女短袖服的通称,但女性穿着更为普遍。妇女常在常服襦裙外套一件半臂,称为襦裙半臂。形制上也较前代有所变化,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制。

1.直领齐腰式半臂

这种款式基本延续了唐宋时期的短袖、直领、对襟、束带的半臂形制。元代这种款式半臂有不少出土实物。其中内蒙古元代集宁路古城遗址出土、内蒙古博物馆藏的棕色罗花鸟绣夹衫是目前所发现的元代彩绣服饰中的重要代表之作。这件服装短袖、对襟、直领,其中彩绣图案多达 99 个,题材为元代流行的春山秋水。在洛阳道北元墓发掘的元代文物中,出土一侍女俑,该陶俑身穿的服饰就是对襟直领齐腰半臂袄,这是典型的隋唐服制形式。除此之外,在西安曲江池西村,考古工作者发掘的文物中,也有女俑身着窄袖衣,外套形制为直领齐腰半臂短袄(图26)。元代壁画中也出现了大量此种形制的服饰,如陕西横山罗圪台村元墓壁画《墓主夫妇并坐图》,图中墓主夫妇6人坐于长塌上,男主人坐于中间,头戴深红色帽,内着红色窄袖长袍,外穿白色宽袖长袍。五位夫人发饰相同,均头梳双丫髻,内穿左衽袍,外罩各色直领齐腰半臂短袄(图27)。1982年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宁家营子村老哈河西岸“沙子山”西坡发现了元代壁画,壁画中有彩绘《墓主人对坐图》,其中女主人身穿左衽紫色长袍,外罩直领深蓝色齐腰式半袖袄。女主人身后站立的女仆身着窄袖左衽粉红袍,外罩直领、齐腰式半臂袄(图28)。

图26 陕西西安曲江元墓出土加彩女俑

图片来源:华梅,《中国服装史》,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255。

图27 陕西横山县元墓壁画《墓主夫妇并坐图》

图片来源:张宏瑜,《穹庐一曲本天成——蒙元时期内蒙古等地区墓室壁画中的女性形象研究》,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6:54。

图28 内蒙古赤峰市宁家营子元墓壁画《墓主人对坐图》(www.daowen.com)

图片来源:董新林,《北方地区蒙元墓葬初探》,考古,2015(9):117。

2.方领过腰式半臂

由于元朝高丽之间的政治联姻,元代宫廷内高丽式服饰盛行一时,对半臂的服饰形制也有所影响,其形制与比肩的衣袖很相似,但此衣是方领、过腰式。元代诗人张昱《宫中词》:“宫衣新尚高丽样,方领过腰半臂载。连夜内家争借看,为曾着过御前来”[7]。中国丝绸博物馆藏元代云头龙凤杂宝纹暗花绫半臂袍,领型为方形,对襟有七颗纽襻的半臂袍(图29)。

图29 元代云头龙凤杂宝纹暗花绫半臂袍(中国丝绸博物馆藏)

图片来源:张国伟,《元代半臂的形制与渊源》,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3,10(1):58。

3.交领过膝长袍式半臂

元代出现了一种与前代半臂形制迥异的交领、右衽、腰束带、两边开衩、袍长过膝的半袖长袍,一般穿在质孙服外。这是极富元代特色的蒙古式服饰形制。《元史·舆服志》载:“服银鼠,则冠银鼠暖帽,其上并加银鼠比肩。俗称曰襻子答忽。”[8]上文所叙述的衣服搭配形式是当时元朝统治者在每年冬季,所能够穿的十一种服装中的一种,在当时又被称之为答忽衣。这种蒙古族所着交领、右衽、袍长过膝的半臂就是元代流行的比肩。[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