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挑战与美感:旗袍的结构工艺

挑战与美感:旗袍的结构工艺

时间:2023-06-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旗袍作为社会产物,对社会实际生活的折射作用是不可避免的,高开衩的出现是这一综合文化和审美的实际写照。说到日常穿着,高开衩反倒好解决,其实真正让很多人放弃旗袍的却是旗袍的立领。

挑战与美感:旗袍的结构工艺

立领、偏襟、纽襻、小冒袖、开衩,在服装结构上做到高度提炼,这种提炼最大程度地将女性的脖颈、肩部、身体进行了归纳,这种近乎符号化的简洁处理,使旗袍世界服装类别中保持着自己独特的魅力。这也是很多人对旗袍一直执迷的原因。然而,现今的旗袍他们看不懂了,如装袖线条过挺、领口过散、假偏襟与后拉链、紧身程度与高开衩等。

当年制作旗袍的老艺人掀布于空,铺展于平案之上,剪一刀则转眼幻化成一件旗袍,这旗袍结构上是宽松连袖便于行动的低开衩,要的是人体与面料之间存有一定空隙,使穿着者在行动时,身体若隐若现,体现的是当时当境女性所普遍认同的一种含蓄美。现今,女性的社会角色变得非常丰富,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空间也会有不同的形象定位。她们对身体结构、面部妆容、发饰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些形象的塑造绝非难事。丰富的女性形象预示着女性审美的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这种强烈而独立的自身定位,在面对服饰时,审美主体是女性本身,而不是服饰。旗袍也不例外

所以,当今旗袍在围度上的加放量控制在3~4cm,如果用弹力面料都还要负加放时,让很多人反感的高开衩也就理直气壮地出现了。这是审美主体对自己健康曲线的展示,另一方面功能上也就必须放开了。这种尺寸甚至攀爬到超短裙位置的高开衩,有人认为是对旗袍的亵渎,离经叛道。而旗袍作为社会产物,对社会实际生活的折射作用是不可避免的,高开衩的出现是这一综合文化和审美的实际写照。相反,按图索骥回归到以前的位置,在旗袍日常穿着的推广上,反倒起到了抑制作用,毕竟旗袍不是现今生活的基本服饰。说到日常穿着,高开衩反倒好解决(这毕竟是依据个人品位,工艺处理相对简单),其实真正让很多人放弃旗袍的却是旗袍的立领。因为,脖子粗、脖子短、立领的紧束感都使很多人望而却步,设计人员与其纠结开衩的上升与下落,不如就旗袍市场化后,旗袍立领的内外领轮廓线与领口线的协调多做研究,使旗袍立领对穿着者脸型的修正,脖子的曲线设定与舒适度,季节要求等有更大的适应性。

说到适应性,也就提到了现在占主流消费市场的量产旗袍,这些量产旗袍所呈现的特点,恰恰也就是之前我们提到很多人对现今旗袍有很多看不懂的“缺点”。现今的量产旗袍以国标尺寸作为依据,结合各自品牌的消费客户信息,做适当调整,当然仍难免在结构造型上因人而异,就连南方产的旗袍在北方都会有很大的号型差异。量产本身这个适应大多数的模糊值和旗袍结构上要求的精度值必然出现落差。落差虽然存在,但量产旗袍也使旗袍第一时间出现在消费者面前,它本身紧密结合目前飞速发展的纺织行业,使新的面料花型,富含纺织工艺的材质与消费者见面,加之融入针对品牌定位和审美情趣的专业设计。现今的旗袍就像很多现代化产品一样,符合现代消费节奏,并且在快速而大量的和消费者对话过程中,完善自身审美结构,塑造新的旗袍审美方向。(www.daowen.com)

那么旗袍的精致度呢?其实,旗袍比照之前,在结构上的要求更加精细了。很多人对现今旗袍的审美标准是相当于第二层皮肤。消费主体不论拥有什么样的体型状况,在面对旗袍时,都想拥有线条美,贴体度高,规避体型缺陷,在穿着旗袍时最大限度地达到内心对旗袍完美意向的指标。旗袍定制模式的大量出现,一方面弥补了量产旗袍的模糊值,满足了现代人对现今旗袍的精致审美要求。更重要的是,旗袍定制模式使现代人找到了和传统旗袍文化深入接触的途径。现今的人不管是对旗袍传统文化了解也好,还是内心对旗袍之美臆想也罢,在定制过程中,其实是在和定制设计师共同对传统服饰之美的一次继承,也是对现今旗袍之美的一次定位。未来旗袍的审美形式,其实是现代人和现代生产模式共同锻造的。

换言之,我们对传统旗袍之美,对传统旗袍结构工艺之美的继承、理解、创造该持有开放的态度,用现代化的,工业化的,信息化的现代模式和传统旗袍对话,最大限度的将其纳入到生活中,在实践中体会旗袍之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