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5.38 搅拌装置示意图
(1)搅拌装置及实验物系
实验所用搅拌装置如图5.38 所示。搅拌槽为内径T=0.48 m 的透明平底圆柱形有机玻璃槽,搅拌槽内部均匀分布着4 块宽度为0.048 m(T/10),厚度为0.009 m 的挡板。液位H =0.80 m,底层桨叶位置高度为0. 16 m(T/3),上下层桨叶之间的距离T =0.48 m。搅拌槽底部环形气体分布器的直径为0.195 m,安装位置与搅拌槽底部间的距离为0.08 m(T/6)。环形气体分布器上开有20 个分布对称、朝向向下的出气小孔,每个小孔直径为0.004 m。气液分散实验中的液相为自来水,其密度为1 000 kg/m3,黏度为1 mPa·s;气相为空气,其密度为1.293 kg/m3。
(2)实验桨型
实验所用搅拌桨为双层桨,分别为双层六直叶-六斜叶涡轮刚性桨(Dual rigid RT impellerrigid six-bladed pitched blade disc turbine impeller,DR-RT-PBDT),双层六直叶-六斜叶涡轮刚柔组合桨(Dual rigid-flexible RT impeller-rigid-flexible six-bladed pitched blade disc turbine impeller,DRF-RT-PBDT),六直叶-六斜叶涡轮穿流刚柔组合桨(Dual punched rigid-flexible RT impeller-punched rigid-flexible six-bladed pitched blade disc turbine impeller,DPRF-RT-PBDT)。如图5.39 所示,刚柔组合桨和穿流刚柔组合桨的柔性部分材质为硅橡胶。实验所用3 种桨型的尺寸相同,涡轮搅拌桨直径D 为0. 26 m,桨叶叶片长度为0. 05m、宽度为0. 04 m、厚度为0.002 m。
图5.39 实验桨型示意图
(3)实验方法
1)局部气含率测量方法
实验过程中采用双电导电极探针(BVW-2,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产)对搅拌槽内径向位置r/R=0.75,轴向位置Z/T 为0.208,0.417,0.625,0.833,1.04,1.25,1.46 和1.67 处的局部气含率进行测量。其测量原理是根据气液两相间电导率的差异。探针的测试部分是由两根直径为0.2 mm 的不锈钢针头组成,两针头间的距离为0.34 mm,如图5.40 所示。当气泡被探针尖端刺破时,测试电路打开输出高电压信号;相反,探针处于液相时,测试电路关闭输出低电压信号。经检波、放大、电平调整、转换等电路后形成如图5.41 所示的电压信号并由计算机采集。
局部气含率ϕ 定义为气相所占的体积分数。局部气含率ϕ 可由式(5.14)所示的平均时间间隔计算为
式中,t1i为第i 个气泡经过探针1 的时间;t2i为第i 个气泡经过探针2 的时间;n 为气泡的采样数量;t 为总采样时间。
实验中电导探针采集数据频率为10 kHz,每组实验共采集不少于500 个气泡。
(www.daowen.com)
图5.40 电导探针结构示意图
图5.41 电导探针信号
2)气泡尺寸测量方法
气泡弦长lb 为电导探针刺破气泡过程中所通过的距离,两探针间垂直距离l =0.34 mm,由图5.41 可知,气泡的上升速度vb 为
气泡弦长lb 为
式中,Δt=t2i -t1i为气泡通过探针2 和1 之间的延迟时间。
将测量的气泡弦长分为F 组,气泡在i 组的特征弦长为di,测量的气泡个数ni,则气泡在该测量点的Sauter 平均气泡尺寸d32为
3)搅拌功耗测量方法
搅拌功率是气液分散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常用相对功率消耗(RPD)来表示通气前后搅拌功率的变化情况。RPD =Pg/P0(P0 为通气前的搅拌功耗,Pg 为通气后的搅拌功耗),其值越接近1,表示通气前后的搅拌功率相差越小,越有利于气液分散过程。如前所述,实验过程中采用扭矩传感器测量搅拌过程中的扭矩M,采用激光测速仪测量搅拌转速N,计算搅拌功率P。
4)最大Lyapunov 指数
本节通过LabVLEW 采集气液分散过程中的压力脉动信号,并利用Matlab 计算获取气液分散体系的最大Lyapunov 指数,表征气液分散体系的混沌特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