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脉冲反射诊断技术的基础知识

脉冲反射诊断技术的基础知识

时间:2023-06-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它可具体地分为低压脉冲反射法、脉冲反射电压取样法和脉冲反射电流取样法三大类。低压脉冲反射法又称雷达法。但低压脉冲法不能测试高阻及泄漏性和闪络性故障。脉冲反射电压取样法对各种电缆故障均适用。脉冲反射电流取样法与脉冲反射电压取样法大致相同。当在电缆线路上利用脉冲反射测试技术进行故障诊断时,情况就发生变化了。

脉冲反射诊断技术的基础知识

7.2.2.1 脉冲反射法基本概念及特征参数

(1)脉冲反射法的分类。

脉冲反射法又称行波法。它可具体地分为低压脉冲反射法(简称低压脉冲法)、脉冲反射电压取样法和脉冲反射电流取样法三大类。后两类又可细分为直闪法和冲闪法。下面就分别介绍它们的技术特点和应用范围。

1)低压脉冲反射法。低压脉冲反射法又称雷达法。它是通过观察发射脉冲和故障点反射脉冲之间的时间差T(μs)来测取故障距离,如果设脉冲电波在电缆中的传播速度为V(m/μs),则电缆故障距离Lx(m)可由下式计算

低压脉冲反射法的优点是简单,不需要掌握电缆线路的原始资料,如导体截面、长度电阻率等,无需高压脉冲产生设备,整个测试过程均在低压下进行,更为安全、简便。但低压脉冲法不能测试高阻及泄漏性和闪络性故障。

低压脉冲反射法的适用范围是:①低阻短路或接地性故障。

②断线性故障。

③测量电缆全长。

④测量电波在电缆中的传播速度。

在电缆故障测试工作中,无论遇到哪种性质的故障,一般都先用低压脉冲法测量故障电缆的长度L,若测得的故障距离Lx大于L,显然不合逻辑;若电缆线路图纸标长Lt与L相差较大,则需要消除这一系统误差。我们可以通过式(7-2-2-2)将测试故障距离Lx换算成图纸上的故障距离Lxt

【例7-2-2-1】 一条故障电缆的图纸标长1250m,实测全长1200m,而测得的故障距离是850m,试问该故障点在图纸上的何处?

已知:Lt=1250,L=1200,Lx=850。

求:Lxt

解:根据式(7-2-2-2)得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当电缆线路较长,而且图纸标长与测长相差较大时,这一系统误差可能导致几十米的绝对误差,因而必须引起测试者的注意并加以消除。当选用先进的智能测试设备时,可以利用低压脉冲法的电波测速的功能。即以图纸标长为基准,测出电波在电缆中的传播速度,然后再利用这一速度测故障距离。这样就从根本上消除了系统误差,无需再进行换算。

2)脉冲反射电压取样法。脉冲反射电压取样法又称闪测法,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高阻和泄漏性、闪络性故障的测试方法。它首先使电缆故障点在直流高压(直闪法)或冲击高压(冲闪法)信号的作用下击穿,即发生闪络放电,该闪络则在电缆中产生一个电压跃变(即脉冲),于是,这个跃变的电压脉冲就以电波的形式在测试端与故障点之间来回反射,然后在电缆终端记录该电波的波形,从波形上可以确定脉冲电压在测试端与故障点之间往返一次所需的时间,再根据电波在电缆中的传播速度,就可以由式(7-2-2-1)算出故障点的距离。

脉冲反射电压取样法的重要优点是不必将高阻故障和泄漏性、闪络性故障“烧穿”降阻而直接测试,并且测试速度快、误差小、操作简单等。但是,脉冲反射电压取样法需要通过电容、电阻分压器测量电压脉冲信号,仪器与高压回路有电耦合,致使测试仪的安全程度不够理想。另外,在冲闪法时,由于高压电容器对脉冲信号呈短路状态,所以需要一隔离电感或电阻,从而降低了电容放电时加到故障电缆上的电压,使故障点不易击穿。

脉冲反射电压取样法对各种电缆故障均适用。其中直闪法对闪络性高阻故障最有效,冲闪法最适合测试泄漏性高阻故障,并对其他各种性质的电缆故障均适用。

3)脉冲反射电流取样法。脉冲反射电流取样法与脉冲反射电压取样法大致相同。它们的区别只在于:脉冲反射电流取样法是通过记录故障点击穿时产生的电流行波信号在测试端与故障点之间往返一次所需的时间来计算故障点距离。也就是说:电流取样法测取的是电流行波信号,电压取样法测取的是电压行波信号,除此以外,它们的测试方法,距离计算公式及其各自的适用范围都完全相同。

实际上,脉冲反射电流取样法和电压取样法,在具体的测试工作中,由于提取的试样不同而使接线方式迥异,尽管它们在同样的测试方法下,所测得的波形也完全不同,从而波形的分析也相差很大。脉冲反射电流取样法与电压取样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①仪器与高压回路没有电的联系,是磁耦合,提高了仪器的安全程度。

②脉冲电流耦合波形比较简单,易于理解与掌握。

③无需在电缆端头与放电间隙之间串联电感或电阻以产生电压信号,从而减小了测试电路的能量损耗和复杂性。

(2)电力电缆的长线等效线路。

1)长线与短线。

电力电缆是电力传输线路的一种,传输线路本身几何长度L大于它所传输电流的波长λ(波长λ=传输速度V/电波频率f),或二者可以相比拟时,则称该传输线路为长线,否则为短线。当传输的电波为脉冲波时,波长等于脉冲宽度τ。可见,长线或短线是相对于电波波长λ或脉冲宽度τ的相对概念。

在微波技术中,波长的计量单位是米或厘米。因此,长线的几何长度并不一定要很长,有时只不过几厘米或几米就足够了。对于电力传输线路而言,即使线路长度达千米以上,它比起工频信号的波长(6000km)要小得多,因此不能称之为长线。

当在电缆线路上利用脉冲反射测试技术进行故障诊断时,情况就发生变化了。一般来说,低压脉冲的宽度τ=0.2~2μs,脉冲电压、电流波的宽度不足1μs,而电波在电缆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超过200m/μs。因此,低压脉冲的波长λ=40~400m,而脉冲电压、电流波的波长不大于200m。可见,当电缆线路长度在几十米以上时就可以等效为长线。

2)长线等效电路。

电力电缆被看做长线时,就不再是简单的导体(线芯)——绝缘——对地(外护套)回路,而是由许许多多的等效电阻、电导、电感、电容构成,这些参数沿整个电缆线路均匀分布,故称之为分布参数。电缆等效长线分布参数电路如图7-2-2-1所示。

图7-2-2-1 电缆等效长线分布参数电路

r0—电缆线路单位长度的电阻;g0—电缆线路单位长度的电导;L0—电缆线路单位长度的电感;C0—电缆线路单位长度的电容

当信号电流流过每一单位长度电缆线路上的电阻和电感时,都会产生电压降,并会通过电导和电容分流而中途返回。当电缆传输高频电波时,可以忽略电阻和电导的损耗,即认为r0=g0=0,这种电路被称为无损耗电路。如无特别说明,所讨论的电缆等效电路均指这种无损耗电路。电缆无损耗等效长线分布参数电路如图7-2-2-2所示。

图7-2-2-2 电缆无损耗等效长线分布参数电路

(3)电波在电缆中的传播速度。如图7-2-2-3所示,在电缆的一端施加电压后,电缆的另一端并不能立即得到电压,这是由于L0和C0的惰性所致。由于电感L0中的电流不能立即产生,电容C0上的电压不能马上建立,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在L0和C0中逐一(由始端向终端)产生和建立起电流和电压,最后到达电缆另一端(即终端)。可见,电压波从电缆的始端到达终端需要经历一定的时间,即电波在电缆中是以一定的速度传播的。

若一电波从长度为L的电缆始端传到终端需要经过的时间为T,则该电波在电缆中的传播速度V为式中 C0——光速,C0=3×108,m/s。

由式(7-2-2-5)可知,电缆中电波的传播速度只与电缆绝缘材料的相对介电系数和相对导磁系数有关,而与电缆的长度、结构、导体材料等无关。由于不同绝缘材料的介电系数差别较大,所以电波在不同绝缘材料电缆中的传播速度也互不相等。但对于同种绝缘材料电缆中的电波传播速度却是恒定的常数。

采用脉冲反射法测试电缆故障距离时,测取量是电波在故障电缆的测试端到故障点之间往返一次的传播时间T,而故障距离Lx是由式(7-2-2-1)计算而得,式中电波在电缆中的传播速度V,需要预先掌握。现将常用电力电缆的电波传播速度计算值与推荐使用值列于表7-2-2-1中,以便读者参考。

表7-2-2-1 常用电缆电波传播速度参考值

注 1.各种绝缘材料的导磁系数均为近似值。
2.计算值是按纯净绝缘材料计算而得。
3.推荐值是经过大量实测统计而得。

(4)电缆的特性阻抗

当电缆被等效地看做长线时,可以用一个特性参数来描述电缆中电压与电流的对应关系。这个特性参数就是特性阻抗,又称波阻抗。一般地,电缆中的电压波和电流波是互相伴随着向前传播的。我们把从电缆始端推进的入射电压波U+与入射电流波I+之比定义为电缆的特性阻抗Zc,则Zc可表示为

式中 L0——电缆线路单位长度的电感;

C0——电缆线路单位长度的电容。

式(7-2-2-6)中的L0、C0除了与电缆所用的绝缘材料的介电系数和导磁系数有关外,还与电缆的几何结构(如电缆的截面结构、绝缘层厚度、线芯与外护层间的距离等)有关。因此,不同种类、不同规格的电缆,其特性阻抗不同,而且电缆线芯的截面积越大,其特性阻抗值越小。例如:10kV240mm2电缆的特性阻抗大约为10Ω,10kV35mm2电缆的特性阻抗大约为40Ω。

反射电压波U-和反射电流波I-的比值也等于电缆的特性阻抗Zc,只是由于我们把I-的方向假设与I+一致,而实际传播方向相反,所以它们的关系是

线路上电流行波的流动方向是电压行波前进的方向,规定电流的正方向与距离的正方向一致,假设电压行波极性为正,显然,正向电流行波的流动方向与距离方向一致,为正极性;而反向电流行波的流动方向与距离方向相反,为负极性。

如上所述,电缆的特性阻抗为一纯电阻,其基本单位为Ω。其数值的大小只与电缆的几何结构和绝缘介质有关,而与电缆的长度、导体材料、所传播电波的频率等无关。电缆的特性阻抗是电缆中一对正向或反向电压、电流波之间的幅值比,而不是任意点电压、电流瞬时值之比。因为,电缆任意点电压、电流的瞬时值是经过该点的许多个正、反向电压、电流波的叠加。

电缆等效长线结构如图7-2-2-1和图7-2-2-2所示。通过分析推导可得其特性阻抗的计算公式。

同轴线特性阻抗计算公式为

式中 D——两导线中心距离;

d——导线直径。

(5)电缆中电波的反射。

电缆中电波的传播情况是由电缆线路阻抗决定的。两条特性阻抗不同的电缆连接时,连接点处将出现阻抗失配;当电缆线路中出现低阻或断线故障时,故障点的等效阻抗与特性阻抗不相等,也将出现阻抗失配现象;当电缆中间头结构较电缆本体改变较大或材料特性差异较大时,该电缆中间头部位的阻抗也就产生了较大的改变,形成阻抗失配。当电波到达这些阻抗失配点时,会产生部分或全部的反射,即行波回送。在低阻故障(但故障电阻不为零)时,还会有电波透射现象,即有一部分电波越过故障点继续往前运动

电波的反射强度可用发生反射的阻抗失配点的反射电压(电流)与入射电压(电流)之比来表示,这个比值称为反射系数P。

如图7-2-2-3所示,设入射波由A端推入,终端(或故障点)B的等效阻抗为Zx,入射波到达终端(或故障点)而产生反射时,其B端电压、电流分别为Ux、Ix,则它们应为入射电压(电流)和反射电压(电流)之和。即

图7-2-2-3 反射系数推导电路

另外,Ux与Ix的比值等于B端的等效阻抗Zx,即

将式(7-2-2-7)、式(7-2-2-10)、式(7-2-2-11)、式(7-2-2-12)联解,不难求出电压反射系数Pu和电流反射系数Pi,即

根据式(7-2-2-13)和式(7-2-2-14),讨论以下几种特殊情况:

1)Zx=Zc时,Pu=Pi=0,即反射系数为零,这时无反射波产生,这种现象称为匹配。终端匹配时,入射波到达终端后,长线上的电压和电流就不再发生变化了,也不发生反射,而是被Zx全部吸收。这样,长线终端得到和始端相同的电压和电流,只是在时间上略有延迟。

2)Zx→∞时,Pu=1,Pi=-1,这种状态为开路状态。开路状态造成电压的全反射。电压反射波与入射波极性相同。开路端的实际电压是入射电压和反射电压之和,因此出现电压加倍现象。由于Pi=-1,反射电流与入射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开路端的实际电流是二者之和,因此为零。

3)Zx→0时,Pu=-1,Pi=1,这种状态为短路状态,短路点的反射电压与入射电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其合成电压为零。由于短路点电流反射系数Pi=1,反射电流与入射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因此,短路点出现电流加倍现象。

(6)故障点的闪络机理。

用一个放电间隙Js和一个故障电阻Rs组成故障点的等效电路,如图7-2-1-2-1所示,图中Ug为故障点的击穿电压。

如前所述,故障点的形式多种多样,故障点的阻值也是千变万化的,十分复杂。电缆故障点的闪络机理是脉冲反射法最根本的理论依据。如果故障点不发生闪络击穿,则故障波形就不可能产生。

电缆故障,除金属性接地故障(Rs=0)不放电以外,其余情况下,由于绝缘介质被破坏,其介电强度下降,在不同的加压方式(直流电压或冲击电压)下,只要外加电压达到或超过绝缘介质的耐电强度,故障点就会发生介质的闪络击穿,其机理简述如下:(www.daowen.com)

在强电场下,固体导带中因冷发射或热发射而存在一些电子,这些电子一面在外电场作用下被加速获得动能,一面与晶格相互作用而激发晶格振动,把电场的能量传递给晶格,当这两个过程在一定的条件下(电场强度和温度)平衡时,固体介质就具有稳定的电导;当电子从电场中得到的能量大于损失给晶格振动的能量时,电子所具有的能量就会越来越大,当电子的能量增大到一定值时,电子与晶格的相互作用便导致介质的碰撞电离,从而产生新的电子,而这些新产生的电子同样重复上述过程。这样就使介质中的自由电子数量迅速增加。即形成“电子雪崩”。因此介质的电导打破原来的稳定状态而急剧增加,于是击穿开始发生,使故障点被强大的电子流瞬间短路。

介质发生雪崩击穿,需要一定的时间,这种现象称为延迟效应。电缆故障点在闪络击穿过程中,由于电流和损耗的存在,而伴随着热效应的作用,从而导致故障点绝缘状态进一步恶化,故障电阻不断降低,进而加速故障点的击穿进程。

7.2.2.2 脉冲反射法基本原理

(1)低压脉冲反射法。

低压脉冲反射法,又称雷达法。它是根据传输线理论,在被测电缆上送入一脉冲电压,当发射脉冲在电缆线路上遇到故障点、电缆终端或中间接头时,由于该处阻抗的改变,而产生向测试端运动的反射脉冲,利用仪器记录下发射脉冲与反射脉冲的时间差T,即发射脉冲在测试端与故障点之间往返一次所需的时间。则故障距离Lx可由下式求得

式中 V——电波在电缆中的传播速度,m/μs;

T——电波在故障点与测试端之间往返一次所需的时间,μs;

Lx——故障距离,m。

低压脉冲反射法只适用于低阻短路或接地及断线性故障的测试。对于高阻故障,由于故障点的等效阻抗几乎等于电缆的特性阻抗,造成故障点阻抗突变不明显,反射系数近似为零,产生的反射脉冲相当微弱。因此,低压脉冲反射法不能有效地测试高阻故障,这时需要采用下面介绍的直流高压闪络法或冲击高压闪络法进行测试。

(2)脉冲反射电压取样法。

脉冲反射电压取样法又称闪络测距法,简称闪测法。闪测法具有直流高压闪络(直闪)方式和冲击高压闪络(冲闪)方式之分别。它们的测试原理是:根据电缆故障性质的不同,在故障电缆上施加直流电压(直闪方式)或冲击电压(冲闪方式),使故障点击穿放电,即发生闪络。根据传输线理论,该闪络将在电缆中产生一个电压跃变(即脉冲),这个跃变的电压将以电波的形式在电缆的测试端与故障点之间来回反射。这时,如果在测试端记录下电波的波形,则可以从电波波形上测出电波来回反射一次的时间T,再根据电波在电缆中的传播速度V,就可以利用式(7-2-2-15)求出故障距离Lx。这就是脉冲反射电压取样直闪或冲闪法的基本原理。

脉冲反射电压取样法适用于低阻、高阻、泄漏性、闪络性等所有故障。其中直闪方式对闪络性故障最有效;冲闪方式对泄漏性故障最有效,并对其他所有故障均十分有效。

脉冲反射电压取样法在脉冲反射诊断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多年的应用实践,对它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也发现了它的不足之处。脉冲反射电压取样法是通过电容、电阻分压器测量电压脉冲信号的,仪器与高压回路有电耦合,安全性不够理想;耦合出的电压信号波形上升不够尖锐,有时识别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在特殊波形的分析中,需要有较好的基础理论与实践经验。在采用冲闪方式测距时,由于高压电容器对脉冲信号呈短路状态,所以需要一隔离电感或电阻,这样就增加了接线的复杂性,而且降低了电容器放电时加到故障电缆上的电压,使故障点不容易被击穿,这些不足,有的可以通过测试仪器性能的不断提高与完善加以消除或削弱。

(3)脉冲反射电流取样法。

脉冲反射电流取样法与脉冲反射电压取样法都是利用行波技术,只是脉冲反射电流取样法所利用的是电流行波信号,而脉冲反射电压取样法利用的是电压行波信号。

脉冲反射电流取样法同样也可以分为直流高压闪络(直闪)方式和冲击高压闪络(冲闪)方式。它们都是根据电缆故障性质的不同,在故障电缆上施加直流电压(直闪方式)或冲击电压(冲闪方式),使故障点击穿放电,即发生闪络。然后通过记录测量故障点击穿时产生的电流行波信号在测试端与故障点之间往返一次所需的时间T,再根据电波在电缆中的传播速度V,就可以利用式(7-2-2-15)求得故障距离Lx。可见脉冲反射电流取样法与电压取样法的基本原理完全相同。

脉冲反射电流取样法的电流脉冲信号,是利用线性电流耦合器(LinearCoupler)来测量流入充电电容的脉冲电流信号。当放电脉冲电压(或故障点反射电压)信号到达测试端时,高压电容器呈短路状态,产生很强的脉冲电流信号,被仪器记录下来的就是线性耦合器输出的、与高压回路电流成正比的尖锐脉冲电流信号。

脉冲反射电流取样法的应用范围与脉冲反射电压取样法完全相同。其中电流取样直闪法也是最适合于闪络性故障的测试,电流取样冲闪法对泄漏性故障及其他性质的故障均十分有效。

7.2.2.3 HW2000型电力电缆故障智能测试仪[1]简介

(1)仪器组成。

本仪器由HW2000型电力电缆故障同步定位系统数据采集器、笔记本电脑、HW2000同步定点仪、HW2000路径仪四部分组成。

HW2000型电力电缆故障同步定位系统数据采集器和笔记本电脑构成系统主机,用于电缆故障诊断的粗测。可根据电缆故障的性质,采用低压脉冲测试法、直流高压闪络法或冲击高压闪络法,测出故障的大概距离。

HW2000同步定点仪,用于故障点的精确定位。在主机测试出大概位置后,利用定点仪在粗测的范围内,沿电缆的路径精确地探测出故障点所在的具体位置。

HW2000路径仪和HW2000同步定点仪配合使用,可确定地下电缆的精确走向和埋设深度。可以解决实测中电缆埋设方向、深度与图纸不符时造成的各种困难。

(2)主要技术指标。

1)测试距离:脉冲法测试距离≤10km;闪络法测试距离≤15km。

2)测试精度:精测误差≤±0.2m。

3)采样频率:30MHz。

4)最小测试盲区 ≤2V/f(m)。

其中:V——电波在电缆中传播速度;f——实际采样频率。最小盲区<10m。

5)读数分辨率:V/2f(m)。读数分辨率<3.0m。

6)电源:交流220V±10%,50Hz。

7)应用温度:0~40℃。

8)同步定位系统数据采集器体积:280mm×230mm×60mm。

9)同步定位系统数据采集器重量:3kg。

10)功耗:20W。

(3)技术特点。

1)采用同步定位技术(专利技术),使电缆故障定位非常精确,抗干扰能力极强。

2)集计算机技术、高速信号处理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一体,体积小、重量轻。

3)数据采集以笔记本电脑为平台,预装专家远程诊断系统和大量的典型故障波形,控制软件全部汉化,操作界面自动提示,使用极为简便。

4)故障距离可进行自动判断,也可手动判断,使故障判断更为准确方便。

5)故障距离自动显示,波形可双踪显示和比较,对故障判别极为有利。

6)具有波形压缩和扩展功能。扩展后可提高测试精度,压缩后可观察波形全貌。

7)采用远程数据通信技术,实现远程操作、控制和数据传输,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极易解决。

8)配备多种接口,能打印波形及故障信息,便于建立电缆维修维护档案。

9)高分辨率液晶显示屏像素1024×640,显示极为清晰。

10)内存有多种常见故障波形,可随时键选显示与现场测到的波形对比,以便使用者参考与学习。

11)可测试各种型号的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铜、铝芯电力电缆,同轴通信电缆和其他电缆的开路、低阻故障及电力电缆的高阻闪络性故障和高阻泄漏性故障。

(4)同步定位系统数据采集器的组成。

同步定位系统数据采集器组成框图如图7-2-2-4所示。

图7-2-2-4 同步定位系统数据采集器组成框图

同步定位系统数据采集器工作在脉冲方式下时,会产生一脉冲信号加于被测电缆及输入电路,启动电路触发高速A/D转换器开始工作,当发射脉冲和反射脉冲信号经A/D转换变为数字信号存放于高速存储器中后,通知笔记本数据已经采集到,经处理后将同步定位系统数据采集器所采到的数据转化为波形显示出来。然后操作键盘,按相应的功能键可完成故障距离判断测试或打印输出。

若闪测仪在闪络工作方式下,高压发生器产生的冲击高压脉冲加到被测电缆的同时,也启动高速A/D转换器开始工作。故障点产生瞬时击穿放电所形成的闪络脉冲被录取下来的工作过程与低压脉冲方式下完全相同。

(5)HW2000型电力电缆故障智能测试仪操作流程。

HW2000型电力电缆故障智能测试仪的操作流程是基于该仪器操作界面的各种功能选项。依据各选项功能的不同,可分为基本测试操作流程和三个辅助功能操作流程,现分别作简要说明。

1)基本测试操作流程。基本测试操作流程如图7-2-2-5所示。

介质选择:HW2000型电力电缆故障智能测试仪提供四种常见电缆介质(油浸纸、不滴流、交联聚乙烯、聚氯乙烯)的电波传播速度可供选择。如果被测电缆不属于上述四种介质,可选择“自选”功能选项,输入被测电缆介质的电波传播速度。

图7-2-2-5 基本测试操作流程图

工作方式设置:如果采用的是低压脉冲测试法,工作方式应设置为“脉冲”;如果采用的是高压闪络测试法,工作方式应设置为“闪络”。

采样:点击“采样”选项后,将采集测试波形数据,延迟几秒钟后,采集波形将显示在屏幕上。

波形放大:采样波形是压缩波形,点击“波形放大”选项可放大波形。

移动定位游标:游标是故障点的基本坐标,可根据移动游标时屏幕的提示,选择鼠标左、右键,准确定位故障点的位置。

2)演示功能操作流程。演示功能提供了八种基本波形的故障测试方法。演示功能操作流程如图7-2-2-6所示。

图7-2-2-6 演示功能操作流程图

3)测速功能操作流程。输入被测电缆长度测速功能可对电缆的电波传播速度进行测试,接线方式使用低压脉冲法。测速功能操作流程如图7-2-2-7所示。

图7-2-2-7 测速功能操作流程图

图7-2-2-8 通信功能操作流程图

4)通信功能操作流程。通信功能可实现专家实时远程诊断,该功能选项可将现场操作权授予“专家”,实时进行故障测试。通信功能操作流程如图7-2-2-8所示。

将数据采集器与笔记本电脑通过RS232串口连接起来,接通数据采集器和笔记本电脑的电源,打开数据采集器后面板电源开关,前面板上红色电源指示灯亮,打开笔记本电脑,双击窗口上“HW2000电力电缆故障测试仪”,即运行系统控制软件,显示系统操作界面。系统控制软件操作界面如图7-2-2-9所示。下面逐一说明各功能键及使用方法。

1)介质选择。介质选择提供了四种常见电缆介质的电波传播速度及自选输入传播速度的功能,在选项处点击鼠标左键即设置选项。

2)工作方式。根据测试需要,在选项处点击鼠标左键即设置选项。

3)脉冲宽度。根据测试需要,在选项处点击鼠标左键即设置选项。

图7-2-2-9 系统控制软件操作界面图

4)演示。演示功能提供了八种基本波形的故障测试方法,在该选项处点击鼠标左键即获此功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