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水量非常丰富,我国总水量也很多,但与人类生活、生产关系极为密切的水资源量受到气候、自然地理及人口分布、经济社会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作用,表现为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和经济社会活动占有量分配的不均匀性。
一、世界水资源概况
地球上的水总储量有13.86亿km3,71%的地球表面被水体覆盖,若将这些水均匀地分布在地球表面,则平均水深将达到2718m,全球人均占有水量2.31亿m3。
地球水的97.47%是海洋水、矿化地下水以及咸水湖中的咸水。全球淡水储量0.35亿km3,占地球水总储量的2.53%。绝大部分淡水被固定在两极冰盖、高山冰川、永久冻土底冰以及深层地下含水层中,其余约占全球水量的0.3%,但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最密切,可以利用的河流、湖泊、土壤水和积极交替带中的地下淡水,从可更新和可恢复的角度看,只占这块淡水中的1%,也就是作为水资源的量只有全球总水量的3/10万,全球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不足10000m3。因此,可被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量是很有限的,加之还受时空、地域、经济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能被人类直接开发利用的水量就更有限了。全球水体的储量及存在形态见表1-1。
表1-1 地球水储量
虽然地球上的水储量丰富,但绝大部分不能作为水资源量被人类利用,正如以上论述表明,能作为水资源量被人类利用的仅占全球水量的3/10万,数量极其有限,分布也很不均匀。世界各大洲水资源量见表1-2。
表1-2 世界水资源分布
注 除澳大利亚大陆在外,包括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岛和伊里安岛等岛屿。
世界上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是南美洲,其中以赤道地区水资源最为丰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水资源量约占总量的1%。中亚南部、阿富汗、阿拉伯和撒哈拉等地水资源较为缺乏。澳大利亚的水资源并不丰富,总量不多。
二、我国水资源概况
(一)水资源量及其分布
我国多年平均年水资源总量为28124亿m3,其中多年平均年地表水资源量为27115亿m3,多年平均年地下水资源量为8288亿m3。由于受降水资源地域分布和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全国水资源分布极不平衡,北方5片流域(东北诸河、海滦河、淮河和山东半岛、黄河、内陆诸河)多年平均年水资源总量为5358亿m3,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9%,南方4片流域(长江、华南诸河、东南诸河、西南诸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2766亿m3,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81%。全国及各流域片水资源量见表1-3中国水资源量及分布。
表1-3 中国水资源量及分布
注 内陆诸河区包括额尔齐斯河;表中数据摘自水利电力部水文局,《中国水资源评价》,水利电力出版社,1987年。
(二)水质基本状况
经过多年坚持不懈地努力,我国水环境持续严重污染恶化的局势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部分地区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是,由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给水资源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仍很突出,全国污染物排放量还很大,水污染程度仍处在相当高的水平。据近年对全国江河湖库水质监测评价,九大水系干流中,只有60.2%的河段水质达到或优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质标准,另有16.8%的河段水质处于超Ⅴ类水质标准。各大淡水湖泊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一些湖泊呈富营养化状态。水库水质状况亦不容乐观,营养化程度加剧。沿河口地区和城市附近海域污染发生频次增加,面积扩大,20世纪60年代前,在我国海域很少见到赤潮出现,但现在赤潮的发生不仅次数频繁,面积辽阔,而且时间拉长。
我国近年废污水排放及江河污染状况见表1-4。
表1-4 近年废污水排放及江河污染状况评价
(www.daowen.com)
注 1.工业废水不包括火电直流冷却水。
2.表中数据来自历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水资源公报。
3.水质评价标准:1997~1999年采用GB3838—8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2002年采用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目前,我国江河湖库的水质基本状况,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00年《水资源公报》得到较全面的反映。
根据2000年水质监测资料,对全国河流、湖泊、水库的水质状况进行了评价,主要结果如下:
河流水质在11.4万km评价河长中,Ⅰ类水河长占4.9%,Ⅱ类水河长占24.0%,Ⅲ类水河长占29.8%,Ⅳ类水河长占16.1%,Ⅴ类水河长占8.1%,超Ⅴ类水河长占17.1%。全国符合和优于Ⅲ类水的河长占评价河长的58.7%,比上年减少了3.7个百分点。
各流域片的水质状况是:内陆河片、西南诸河片、东南诸河片、长江片和珠江片水质良好或尚可,符合和优于Ⅲ类水的河长分别占90.7%、83.2%、74.1%、74.0%、63.1%;黄河片、海河片、松辽河片、淮河片水质较差,符合和优于Ⅲ类水的河长分别占46.7%、34.9%、33.7%、26.2%。与1999年相比,符合和优于Ⅲ类水河长占评价河长百分数上升5个百分点以上的是淮河片,下降明显的是珠江片。
湖泊水质在评价的24个湖泊中,9个湖泊水质符合或优于Ⅲ类水,4个湖泊部分水体受到污染,11个湖泊水污染严重。国家重点治理的“三湖”情况为:太湖Ⅱ、Ⅲ类水质断面占12%,Ⅳ类水质断面占64%,Ⅴ类水质断面占12%,超Ⅴ类水质断面占12%;中营养水平的水域占太湖总面积的16.5%,富营养水平的占83.5%,富营养程度比上年略有加重。云南滇池水质劣于Ⅴ类,处于富营养状态。巢湖东半湖水质为Ⅲ类,西半湖水质为Ⅴ类,东西半湖均处于富营养状态。
水库水质在评价的139座主要水库中,有118座水库水质良好,达到Ⅱ、Ⅲ类水质标准。在未达到地面水Ⅲ类水的水库中,水污染极为严重的超Ⅴ类水质水库有8座,分别是山西册田和关河水库,山东墙夼、雪野、黄前、尼山和田庄水库以及新疆柳沟水库。对93座水库进行了营养化程度评价,处于贫营养状态的水库14座,处于中营养状态的水库65座,处于富营养状态的水库14座。
2000年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620亿t(不包括火电直流冷却水),其中工业废水占66%,生活污水占34%。按流域片统计,长江片234亿t,珠江片129亿t,松辽河片63亿t,淮河片62亿t,海河片52亿t,东南诸河39亿t,黄河片27亿t,内陆河片8亿t。废污水年排放量大于20亿t的有12个省(自治区)。
(三)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我国位于亚洲东南部,太平洋西岸,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复杂多样。在气候上东南部季风强烈,西北部大陆性气候特别明显。年降水资源由丰沛的东南部向北向西递减,降水资源量年际年内变化较大,受其影响和控制,我国水资源呈现出如下特点:
1.水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
我国水资源总量在世界主要国家中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位居第6位。但我国人口众多,按目前人口统计,多年平均年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约2200m3,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4,约相当于日本人均占有量的1/2、美国的1/4、俄罗斯的1/12、巴西的1/20,加拿大的1/44,见表1-5。
表1-5 部分国家人均占有水资源量 单位:m3
2.降水及河川径流年际、年内变化大,北方更甚于南方
我国降水及河川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地区差异较大,年降水量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南方为2~3,北方为3~5,年径流量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在长江、珠江、松花江约为2~3、黄河约4,淮河达到15,海河高达20;不同地区的年径流量极差比相差可达10倍以上。
在年径流量多年时序变化方面,一些主要河流都曾出现过连续丰水年和连续枯水年的现象。例如,黄河1922~1932年是连续11年的枯水年,11年的平均年径流量比常年偏少24%,同样也出现过1943~1951年的连续9年的丰水年,9年平均年径流量比常年偏多19%;海河1980~1984年发生连续5年的枯水年,5年平均年径流量比常年偏少50%,其中北京市5年平均偏少51%;松花江在近80年中曾出现过连续11年和连续13年的枯水年。这种连续丰、枯水年现象,是造成水旱灾害频繁、生产供水保证率降低和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的重要原因,增加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难度和复杂性。
降水、径流年内分配不均,主要表现在年内降水、径流的发生主要集中在汛期。例如,我国华北和东北地区每年6~9月份的降水量一般占全年降水量的60%~80%,而10月至次年5月份才占到40%~20%。全国多数地区河流最大4个月(一般指6~9月)的径流量占全年的40%~70%。降水、径流年内集中分布,加大了拦蓄、调节水资源的难度,尤其是在当前对雨洪资源开发利用措施不多、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大量雨洪资源不能成为可利用的有效水资源而白白流掉,造成水资源评价量偏大。但是,也应看到我国的雨、热同期优势,为农业生产充分利用降水资源,提高农业产量创造了有利条件。
3.水资源地区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平衡
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很不均匀,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相差悬殊,与人口、耕地、经济的分布不相适应。长江以南地区,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38%,而河川径流却占全国的83%;淮河及其以北地区拥有全国62%的土地,却仅占全国年径流量的17%。据1999年的资料统计,松辽河、海河、淮河、黄河、内陆河5片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6.0%,耕地占全国的65.3%,国内生产总值(GDP)占全国的43.8%,但水资源量只占全国的15.4%;长江、珠江、东南诸河、西南诸河4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4.0%,耕地占全国的34.7%,国内生产总值(GDP)占全国的56.2%,而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4.6%;北方5片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760m3,南方4片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622m3,相差近5倍。虽然1999年气候异常,南涝北旱(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00年水资源公报),但反映出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与生产力布局的匹配差异悬殊较大。从1999年的全国总水资源量28196亿m3看,属平水年,该年各流域片的水土资源和社会经济情况见表1-6。
表1-6 1993/1999年流域片水土资源和社会经济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