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碳氮共渗与氮碳共渗的区别与应用

碳氮共渗与氮碳共渗的区别与应用

时间:2023-06-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碳氮共渗和氮碳共渗是在金属工件表层同时渗入碳、氮两种元素的化学热处理工艺,碳氮共渗以渗碳为主,氮碳共渗以渗氮为主。厚度为0.6~1.0mm的碳氮共渗层的强度、耐磨性与厚度为1.0~1.5mm的渗碳层相当。为减少变形,中等载荷齿轮等可用低于870℃的碳氮共渗代替在930℃进行的渗碳。

碳氮共渗与氮碳共渗的区别与应用

碳氮共渗和氮碳共渗是在金属工件表层同时渗入碳、氮两种元素的化学热处理工艺,碳氮共渗以渗碳为主,氮碳共渗以渗氮为主。

1.碳氮共渗

碳氮共渗是以渗碳为主,同时渗入氮的化学热处理工艺。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渗氮层硬度虽高但渗层较浅,而渗碳层虽硬化深度大,但表面硬度较低的缺点。近年来,日益广泛地采用碳氮共渗来强化各种零件,与渗碳相比,碳氮共渗的温度低,在700~880℃,可以直接淬火,而且变形小,由于氮的渗入,提高了渗层的碳浓度,并使其具有较高的耐磨性

应用较广泛的只有气体法和盐浴法。气体碳氮共渗介质是渗碳剂和渗氮剂的混合气,例如滴煤油(或乙醇丙酮)、通氨;吸热型或放热型气体中酌加高碳势富化气并通氨;三乙醇胺或溶入尿素的醇连续滴注。[C]、[N]原子的产生机制除与渗碳、渗氮相同外,还有共渗剂之间的合成和分解:

碳氮共渗并淬火、回火后的组织为含氮马氏体、碳氮化合物和残留奥氏体。厚度为0.6~1.0mm的碳氮共渗层的强度、耐磨性与厚度为1.0~1.5mm的渗碳层相当。为减少变形,中等载荷齿轮等可用低于870℃的碳氮共渗代替在930℃进行的渗碳。

2.氮碳共渗

氮碳共渗是以渗氮为主,同时渗入碳的化学热处理工艺。工业生产中已广泛应用的氮碳共渗有气体法和熔盐法。(www.daowen.com)

(1)气体氮碳共渗 常用氮碳共渗介质有:50%氨+50%吸热式气体(Ni- temper法),35%~50%氨+50%~60%放热式气体(Nitroc法)和通氨时滴注乙醇等数种,可在500~650℃共渗1~8h,但通常在550~580℃共渗1.5~4.5h。

(2)熔盐氮碳共渗 熔盐氮碳共渗能实现少、无污染作业,介质由基盐、再生盐和氧化盐组成。由于主要活性成分CNO-可控制在最佳值±1.5%,且气流搅动促使温度均匀化,不仅处理周期比气体法短40%~50%,而且强化效果优良、稳定。

氮碳共渗层由表及里分别为:Fe2~3(N,C)或(Fe,M)2~3(N,C)为主的化合物层;有Fe2~3(N,C)和Fe4N弥散析出的主扩散层;增氮铁素体a(N)的过渡层。氮碳共渗的优点是:工件尺寸变化微小且渗层兼有良好的耐磨、抗疲劳和减摩性能;在水、海水等介质中耐蚀;能处理回火温度高于520℃的任何牌号的钢铁零件以及刃具、模具,故应用日益广泛。

3.离子氮碳共渗

离子氮碳共渗技术是通过在渗氮过程中添加含碳介质的方法,加快渗层的形成速率,有效地缩短渗氮周期,提高资源利用率。

离子氮碳共渗工艺是一种环境清洁的、经济的、能赋予工件表面良好性能的工艺方法,从而避免环境污染、降低生产成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