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4.1 水库浸没研究预测及分区评价
(1)浸没预测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
1)先应对水库周围进行浸没的定性宏观判断(即浸没可能性预测)。本阶段的地质测绘比例尺一般为1∶10000~1∶50000。
2)针对水库区可能的浸没地段,进行1∶2000~1∶10000比例尺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测绘,并在此基础上,选取代表性剖面进行勘探和试验,了解岩土层结构及水文地质情况,地层分层特性,含水层均一性;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动态变化、水位、水质及补给量等,泉、池沼、沟的高程;岩土层的水文地质参数,如透水性、毛细管上升高度、给水度、含盐量等;建筑物地段的岩土力学性质。
3)调查并研究确定浸没标准。
4)根据勘测成果,进行地下水壅高计算或采用类比法,预测地下水壅水位。
5)进行浸没范围预测,即在地下水壅水位预测的基础上,对壅高后的地下水埋深值(h)与地下水临界深度(hcr)相比较,圈定出浸没的范围,做出与水库设计蓄水位和持续时间较长水位相对应的浸没范围和浸没程度预测图。当h<hcr时,会发生浸没;当h≥hcr时,不发生浸没。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地下水壅高值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常有出入,因此,圈定浸没范围时宜增加安全裕度,特别是对黄土易湿陷地区。
6)选择典型地段,从水库初次蓄水之前开始,进行地下水位和浸没范围的长期观测。并按已发生的浸没情况、计划的次年最高蓄水位和持续时间,预测浸没变化,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合理利用土地和减少损失。
(2)水库浸没分区评价方法。
1)确定时空范围研究区边界。依照已选取的研究范围,详细刻画边界,以备水位动态、浸没范围分析与图件绘制。
2)浸没时间。根据已测量的数据,分析年内或年际地下水位动态,确定浸没评价频率(丰/枯/平或逐月)。(www.daowen.com)
3)确定地下水临界深度。水库壅水浸没标准是指地下水对建筑、工矿、道路和各种农作物的安全埋藏深度,即发生浸没的地下水临界深度,或称为地下水的最小允许埋藏深度。如果壅水后的实际地下水位线达不到浸没水位,则不会产生浸没;超过上述水位的地区则会受到浸没影响,从而出现盐碱化甚至沼泽化等一系列浸没灾害。地下水临界深度影响因素较多,主要包括气温、土壤岩性、地下水矿化度、灌排条件和地下水动态等。
4.3.4.2 水库浸没的综合防治措施
(1)防治原则:
1)因害设防,因势利导,尽量恢复原有耕地立地条件或改变土地耕种条件,控制区域临界地下水位不影响农作物生长、库周建筑物安全和群众生活。
2)浸没防治应与防洪安全、工程建筑物安全(如渗透稳定)相结合考虑。
3)浸没防治措施应适合浸没区的工程地质特点,即结合浸没区的工程地质特点选取和布设浸没防治措施。
(2)防治措施:
1)降低地下水位。结合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和壅水预测结果,对浸没区布设排渗、减压或疏干工程。对于潜水型浸没一般采取排渗或疏干工程,对于承压水型浸没一般布设减压与排渗相结合的防治措施。如河北官厅水库,主要在浸没区内布设排水沟和渠系,形成浸没区排渗网络;山东聊城发电厂新厂引黄调蓄水库,在出现浸没坝段的坝址下游设置减压井,导出承压水,解决已出现的库外浸没现象,防止库外农田出现沼泽化和盐碱化。
2)采取工程措施与农业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方法,包括降低正常蓄水位,改变作物种类和耕作方法等。
3)地面垫高处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