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工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与演化分析

工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与演化分析

时间:2023-06-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总之,对水文地质条件演化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因此,分析水电工程水文地质条件演化影响因素,总结水文地质条件演化特征,对水文地质条件的改变及伴生的问题进行预测评价是十分必要且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然而再先进的模型,也离不开水文地质原型的研究和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的建立。水文地质条件是概念模型的基础。水文地质模型概化遵循以下原则:1)实用性。水文地质模型概化步骤如下:图3.4水文地质模型概化1)确定研究范围。

工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与演化分析

水文地质条件演化是地下水系统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下发生在地下水与其赋存体所组成的地质空间内量与质的变化过程和结果(张宗祜,2000)。自然因素包括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气象与水文,即大气降水、蒸发和陆地水文条件等。这些因素要么本身属性的变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么具有周期性和多年均衡的特点。总之,对水文地质条件演化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人为因素主要为工程活动对水文地质条件演化的作用更为直接、有效,可以在短期内改变局部地下水动力场、化学场,迅速引发和加剧地质环境问题与地质灾害,使地质环境质量劣向发展,影响人们的生存环境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水电工程区地下水系统将发生明显的变化,表现在局部甚至区域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与水化学条件发生改变,区域地下水流场在很大范围内由水平径流为主转变为垂向渗透为主。为减少水文地质条件演化带来的不良影响,人工干预水文地质条件势必成为主要措施(徐军祥,2012)。因此,分析水电工程水文地质条件演化影响因素,总结水文地质条件演化特征,对水文地质条件的改变及伴生的问题进行预测评价是十分必要且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从野外勘查到数值模拟的技术方法都发生了显著变化,空间分析、随机模拟、三维可视化、地质统计学、环境遥感分析等技术已成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与处理的有力工具,使水文地质模拟的研究内容和建模方法得到了丰富和发展。然而再先进的模型,也离不开水文地质原型的研究和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的建立。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是把所研究的地下含水系统实际的边界性质、内部结构、水动力和水化学特征、相应参数的空间分布及补给排泄条件等概化为便于进行数值模拟或物理模拟的基本模式。

水文地质条件是概念模型的基础。通过工程区水文地质原型的研究,获取了研究区以往各类地质、水文地质、地形地貌、气象、水文、钻孔、水资源开发利用等资料,进而进行系统的分析与研究,明确研究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合理的概化,使概化模型达到既反映水文地质条件的实际情况,又能用先进的工具进行计算的目的,并最终提交概化的框图、平面图、剖面图及其文字说明。

(1)水文地质模型概化遵循以下原则:

1)实用性。地下水流模拟是实用性很强的技术,解决现实问题是它的根本目的。因此,建立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须与一定时期的科学技术水平以及研究区的水文地质调查研究程度相适应,能用于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地下水模拟与管理问题。

2)完整性。概念模型必须尽可能真实全面地反映实体系统的内部结构与动态特征,专业人员既要到现场进行调查,又要广泛收集有关的各种信息,必要时还要补充部分现场调查(包括观测、试验等)工作,详细分析系统的输入、输出、状态演变、功能作用以及它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等,以达到对于真实系统全面深入的掌握,保证模型在理论上的完整性,提高地下水流系统模拟的精度。

3)处理好简单与精度的矛盾。一味追求简单,要以牺牲精度为代价;一味追求精度,将导致模型复杂化,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经费;要根据需要将二者协调好。(www.daowen.com)

(2)水文地质模型概化步骤如下(图3.4):

图3.4 水文地质模型概化

1)确定研究范围。模型研究区应尽可能地选择研究程度较高的地区,选择天然地下水系统,尽量避免人为边界。

2)收集资料。收集研究区已有的地质、水文地质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资料。

3)边界概化。根据含水层、隔水层的分布、地质构造和边界上地下水流特征、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水力联系,将计算区边界概化为给定地下水水位(水头)的一类边界、给定侧向径流量的二类边界和给定地下水侧向流量与水位关系的三类边界。

4)内部结构概化。对研究区含水层组、含水介质、地下水运动状态以及水文地质参数的时空分布进行概化。

5)源汇项概化。确定含水系统的输入输出项。

6)完成模型概化图。根据模型概化结果,绘制模型概化平面图与模型概化剖面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