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西南地区的地质背景简述

西南地区的地质背景简述

时间:2023-06-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南地区位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碰撞汇聚接触带的东侧附近,在大地构造上地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造山带东段弧形转折部位,形成了不同性质和规模的陆块相间拼合的构造格局。区内活动断裂发育,新构造活动强烈,地震频发。西南地区水文地质可概略划分为青藏高原区、云贵高原区、四川盆地区等三个大的水文地质单元。

西南地区的地质背景简述

西南地区地形比较复杂,多以高原、山地和丘陵为主,地貌类型多样,高低悬殊,有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玛峰,海拔大于7000m的山峰有66座;呈现西高东低的特征。较为显著地分为三个地形单元:①巴蜀盆地及其周边山地,主要范围包括四川省中东部、贵州省中北部、云南省东北部和重庆大部;②云贵高原中高山山地丘陵区,主要范围包括贵州省全境与云南省的中南部和中东部;③青藏高原高山山地区,主要范围包括西藏全境,四川省北部、西部、西南部和云南省的西北部。

西南地区地层出露齐全,自元古到第四系均有出露,第四系主要有各种成因的覆盖层;第三系主要为一套红色碎屑岩,砂砾岩;白垩系主要为紫红色砂岩、粉砂岩、泥岩等;侏罗系主要为紫红色泥岩、砂页岩、砂砾岩等;三叠系主要为砂岩、砾岩、页岩、碳酸盐岩等;二叠系主要为灰岩、硅质岩等;石炭系主要为灰岩、白云质灰岩、砂岩等;泥盆系主要为碳酸盐岩为主夹页岩、板岩等;志留系主要为砂岩、粉砂岩、页岩、泥灰岩、碳酸盐岩等;奥陶系主要为页岩、砂岩、页岩、碳酸盐岩等;寒武系主要为碳酸盐岩、页岩、砂岩等;震旦系主要为碳酸盐岩、碎屑岩、变质岩等。

西南地区位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碰撞汇聚接触带的东侧附近,在大地构造上地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造山带东段弧形转折部位,形成了不同性质和规模的陆块相间拼合的构造格局。

中生代以来发展的构造显示,西部构造线主要为北西向和北北西向;古生代以来中国地质构造发展表明,在青藏高原,从祁连山到喜马拉雅山,自东北向西南依次形成祁连加里东褶皱带、昆仑秦岭华力西褶皱带、巴颜喀拉印支褶皱带、唐古拉山及拉萨燕山褶皱带及喜马拉雅带。(www.daowen.com)

近期以来,由于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的强烈推挤,致使青藏高原急剧抬升的同时,岩石圈物质向东及南东方向侧向挤出。西南地区构造格架主要为:北部川西北三角形断块、中部川滇菱形断块、南部滇西南构造区及东部川中断块。断块边界断裂主要有龙门山断裂、鲜水河断裂、安宁河断裂、则木河断裂、小江断裂和金沙江断裂等。区内活动断裂发育,新构造活动强烈,地震频发。

西南地区水文地质可概略划分为青藏高原区、云贵高原区、四川盆地区等三个大的水文地质单元。青藏高原区可进一步划分为高原冻土水文地质亚区、高山峡谷水文地质亚区和“一江两河”河谷平原水文地质亚区;云贵高原区可进一步划分为岩溶石山水文地质亚区、断陷盆地水文地质亚区和碎屑岩—火成岩—变质岩山地水文地质亚区;四川盆地区可进一步划分为成都平原水文地质亚区、盆地红层水文地质亚区和盆周山地水文地质亚区。

西南地区是我国水能资源的富集地区,是当前和未来水电建设的重点所在,但该区域地形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地震烈度高(不少达Ⅷ~Ⅸ度),断裂构造发育(四川省著名的有龙门山断裂带、鲜水河断裂带、安宁河断裂带等,西藏地区主中央断裂、主边界断裂等),岩石条件差异较大,变形岩体广布、地应力高、水文地质条件十分复杂、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