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证电气安全的两大措施
保证电气安全主要有组织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两种。
组织管理措施又分管理措施、组织措施和急救措施三种。其中管理措施主要有安全机构及人员设置,制定安全措施计划,进行安全检查、事故分析处理、安全督察、安全技术教育培训,制定规章制度、安全标志以及电工管理、资料档案管理等。
组织措施主要是针对电气作业、电工值班、巡回检查等进行组织实施而制定的制度。
急救措施主要是针对电气伤害进行抢救而设置的医疗机构、救护人员以及交通工具等,并经常进行紧急救护的演习和训练。
技术措施包括直接触电防护措施、间接触电防护措施以及与其配套的电气作业安全措施、电气安全装置、电气安全操作规程、电气作业安全用具、电气火灾消防技术等。
组织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是密切相关、统一而不可分割的。电气事故的原因很多,有时也很复杂,如设备质量低劣、安装调试不符合标准规范要求、绝缘破坏而漏电、作业人员误操作或违章作业、安全技术措施不完善、制度不严密、管理混乱等都会造成事故发生,这里面有组织管理的因素,也有技术的因素。经验证明,虽然有完善先进的技术措施,但没有或欠缺组织管理措施,也将发生事故;反过来,只有组织管理措施,而没有或缺少技术措施,事故也是要发生的。没有组织管理措施,技术措施将实施不了,且得不到可靠的保证;没有技术措施,组织管理措施只是一纸空文,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只有两者统一起来,电气安全才能得到保障。因此,电气安全工作中,一手要抓技术,使技术手段完备,一手要抓组织管理,使其周密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电气系统、设备和人身的安全。
2.电气安全组织管理的任务
1)有计划且经常组织员工,特别是单位领导干部学习国家对劳动保护、安全用电方面的方针、政策、法规以及当地供电部门、本行业的法规、条例等,并及时有力地贯彻执行。
2)经常组织电气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电工作业人员及针对用电人员、电器操作人员,进行电气安全技术管理和电气安全技术的学习培训。
3)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电气安全专业性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和因素,同时对电气系统、电气管理和电气作业人员、电气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违章及误操作进行监督检查并及时纠正。
4)对电气工程的设计、安装调试进行电气安全督察,及时纠正和消除电气工程中的不安全因素,特别是电气设备元件本身的安全可靠性能,是安全督察的重点。
5)制定电气安全措施计划,搞好技改工作,改善员工劳动条件,治理尘、毒、噪声、电磁危害、静电、火灾爆炸等行业性职业危害,保障用电安全。
6)制定和修订电气安全的规章制度及组织措施中的电气作业、电工值班、巡回检查等制度以及电气安全操作规程等,并组织实施。
7)做好触电急救工作,及时处理电气事故,并适时进行演练,以确保战之能胜。同时做好电气安全资料档案管理工作。
8)做好电气作业人员(电工)的管理工作,如上岗培训、专业技术培训考核、安全技术考核、档案管理等。
9)制定安全标志,并做好安装、维护、检查、宣传等。
10)配合单位的安全工作,做好综合管理工作,全力保证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
3.电气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1)岗位责任制,主要内容是各级电气人员、电器操作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和任务。
2)交接班制度,主要内容是安装调试人员、运行人员、维修人员、电器操作人员交班、接班的要求和注意事项,以及必须交代说明的有关内容。
3)巡视检查制度,主要内容是运行维护人员在工作中巡视检查电气设备、线路、元件的时间、路线、部位、要求及标准、记录、处理意见等有关内容。
4)试验切换制度,主要内容是试验或调试人员对运行的设备、线路进行试验时,回路切换的有关规定。
5)缺陷管理制度,主要内容是运行中的电气设备及线路虽没有妨碍正常运行的缺陷,但必须随时严密监视缺陷的有关项目、要求、标准并记录等有关规定。
6)作业验收制度,主要内容是在电气设备、线路安装或检修后对其合格与否进行验收的有关规定,如签字、认可等。
7)运行分析制度,主要内容是对运行的电气设备、线路根据其运行状况和记录数据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分析,以便判断其是否正常或带病运行,为设备检修提供可靠的依据。(www.daowen.com)
8)技术培训制度,主要内容是对电气工作人员学习新技术、新设备进行培训以及提高理论水平而制定的,根据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时期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业余和专业的学习培训。
9)保卫制度,主要内容是针对电气设备、线路、电气数据以及其他电气装置的安全保密而制定的制度,如出入、上下班、审核、保险柜、电网等。
10)电气设备、线路运行和操作规程,主要内容是各种电气作业正确的操作方法(包括检修)和注意事项。
11)设备检修制度,主要内容是各种电气设备检修的周期、检修项目、检修标准,以及检修程序、申请报批、批复签字等。
12)设备分析制度,基本同运行分析制度。
13)临时线路安装审批制度,主要内容是临时电气线路安装前申报程序、申请报批签字以及临时线路安装的条件,如图样、路径、容量、电压等级、用途、架设方式等。
14)安全责任制,主要内容是各级电气人员、电器操作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方面的职责和任务。
15)电气设备及线路安装、试验和质量标准,参照国家标准制定的企业标准。
16)设备交接验收制度,主要内容是电气设备到货交接、安装调试完毕交接等有关程序、验收项目及其标准、签证等。
17)安全措施编制和实施制度,主要内容是针对工程具体情况编制新的安全措施并付诸实施。
18)安全施工检查制度,主要内容是对施工过程进行安全检查的制度以及纠正不安全因素的措施等。
19)值班制度,主要内容是对运行或试运行的电气设备、线路值班监视运行,如巡视项目标准、记录数据、事故处理程序等。
20)作业票制度,有关在电气设备上作业必须履行书面命令的规定及程序等。
21)作业许可制度,进入电气作业前验证各种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的规定及程序等。
22)作业监护制度,有关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能完全受到监护人严密的监督和监护,并及时纠正不安全动作及错误作业,在靠近带电部位时受到提醒,以确保作业人员安全及作业方法正确的规定等。
23)作业间断制度,作业间断是作业因时间、气候及其他原因中断,到复工时重新检查所有安全措施且得到许可后才能作业的制度。
24)作业转移制度,作业地点转移后对安全措施、注意事项、带电范围交接检查的制度。
25)作业终结制度,作业完毕清点现场,验收检查试验,签发时间、签名的制度。
26)查活及交底制度,对作业内容、范围、标准、安全措施、注意事项等详细交底的制度。
27)送电制度,对检修作业完毕、新工程或线路竣工、停电后等送电作业的规序、安全检查、注意事项、签发命令、试验结果、投切顺序而制定的制度。
28)调度管理制度,对电气系统的运行、电气作业及检修、故障处理等进行控制、管理、签发命令、接受或发布命令等制定的有关程序、内容及要求。
29)事故处理制度,为处理各种电气事故制定的程序、方法、安全措施、注意事项、质量要求、处理条件等。
30)其他有关安全用电及电气作业的制度,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的各种制度。
上述管理制度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其中,最关键的是制度的执行状态及电气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及作业行为规范,这是管理者不容忽视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