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带式电工检修仪表主要有绝缘电阻表、万用表、钳形电流表、接地电阻测试仪、点式温度计及验电器等。
(1)绝缘电阻表 俗称兆欧表、摇表,目前使用的绝缘电阻表有两类,一类是传统的手摇发电机式,另一类是半导体电子式。它的主要功能是用来测量线路或导线电缆、电器或电气设备、绝缘材料的绝缘电阻的,因为绝缘电阻的单位是MΩ,因此通常称之为兆欧表或兆欧计。
(2)万用表 目前使用的万用表主要有指针式和数字式两种,其主要功能是测量交直流的电压、电流、直流电阻,有的万用表还可用来测量电容、电感、晶体管放大倍数、电平、温度、频率等参数,因为测量功能较多,俗称万用表。
(3)钳形电流表 目前使用的钳形电流表有指针式和数字式两种,主要功能是在不断开回路的条件下测量交流回路的电流,有的还能测量交流电压。它是由可开口的电流互感器和表头组成的,如图3-1所示。
(4)接地电阻测试仪 俗称接地摇表,目前使用较多的接地摇表有手摇发电机式和半导体电子式。它的主要功能是用来测量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或者测量土壤电阻率以及数值较小的电阻的阻值。
图3-1 钳形电流表外形
(5)半导体点式温度计 它是一种常用的携带式测温仪表,主要由半导体热敏电阻、测量电路及数字显示机构组成,主要用来测量开关触头、接线点、电气设备外壳、导线以及有关电器的工作温度,一般测量范围为0~150℃。使用方法简单,只需将探测头置于被测点并用保温物包裹好,打开电源开关,表头即显示温度的数值。使用时,被测物有电时应先将电源断开,然后立即测量,热惯性一般不会影响数值的准确。
(6)高压验电器 高压验电器的结构示意如图3-2所示,其中指示装置是用绝缘材料制成的空心管,管的一端为金属制成的触头,管内装有氖灯和一组电容器,末端是一金属接头,以便和支持装置连接。支持装置用绝缘材料制成,并分为绝缘部分和手握部分,中间有隔离环。
图3-2 高压验电器结构示意图
1—工作触头 2—氖灯 3—电容器 4—接地螺钉 5—支持器 6—隔离环
使用时,应使触头逐渐靠近带电体,直至灯亮或发出声响信号为止,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不得使工作触头与带电体接触,以免触电。使用时,接地螺钉一般不接地,如必须接地时,应注意防止由接地引线引起的短路故障。使用时要用绝缘杆。
目前有一种新型高压验电器,它是由传感器、屏蔽导线、数显装置组成。使用时,用高压拉杆将传感器挂好去接近高压带电体,如果有电,数显装置将显示电压的数值,否则无电。
高压验电器在使用前,应在配电间的高压母线上进行试验,以保证其可靠性。高压验电器有10kV和35kV之分。
(7)低压验电器 即试电笔,由触头、碳精电阻、氖灯、弹簧及绝缘笔形外套组成,如图3-3所示。低压验电器使用时必须使触头与带电体接触,同时手握住握柄并触及其金属部分,这样即形成对地的回路,有氖灯发红光,否则不发光。试电笔只能用在低压范围,并且使用前应在配电间低压母线间上进行试验,以免发生错误。试电笔严禁在高压上使用。
除了上述的七种常用仪表外,近几年来一些新型的测试仪表和检测装置纷纷上市,大都为进口产品,也有国内研制的新产品,这里作一简单介绍,供读者参考。
1)新型绝缘检测装置见表3-1。
图3-3 低压验电器结构示意图
1—工作触头 2—碳精电阻 3—氖灯 4—握柄 5—弹簧(www.daowen.com)
表3-1新型绝缘检测装置
(续)
2)简易式绝缘检测仪。实质是高压直流发生器,除测定绝缘电阻外,还可测量局部放电。其体积较小,质量不大于15kg,便于携带。
3)钳形漏电流表。实际是一高灵敏度的零序电流互感器,既可带电测出低压漏电流大小,又可测出漏电流中的有功分量IR以及绝缘电阻R的值,形似钳形电流表,便于携带。
4)电缆带电tanδ检测仪。运用小型高阻计的测试原理测量电缆tanδ值,便于携带。
5)绝缘子劣化带电检测仪。由高输入电阻、放大器和微安表组成,可直接带电测量绝缘子绝缘状况,小巧可携带。
6)绝缘油试验器。可现场进行绝缘油试验。
7)携带式保护继电器试验仪。可对电流继电器、接地方向继电器、电压继电器进行试验,并可进行耐压试验。
8)保护继电器自动试验仪。利用微处理器实现对电磁式继电器的自动测试。
9)带电测温计。测温探头受热而使回路中的阻值发生变化,经桥式回路放大后使指示仪表指针动作,仅适用于低压。
10)红外线热敏测温计。一种用高灵敏度热敏感应辐射元件检测出由被测物发射出来的红外线而进行测量温度的仪表,便于携带,适用于高压。
11)6kV绝缘电阻表。试验电压6000V,可检测绝缘老化情况。
12)波阻抗计。通过波阻抗的测量来衡量接地电阻。
13)漏电流表。基本同3)。
14)漏电检测器。可测漏电流、绝缘电阻,测试漏电保护断路器的性能,便于携带。
15)回路电阻测试仪。
16)介质损耗测试仪等。
上述各类仪表的使用方法应阅读产品说明书,并遵照执行,由于篇幅的关系这里不详细讲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