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视合成孔径激光成像雷达包括线性调频的侧视合成孔径激光成像雷达和脉冲内相位编码侧视合成孔径激光成像雷达两种体系结构,它们都是由光学系统、数字图像处理系统和相位同步控制系统所构成。
国外合成孔径激光成像雷达技术的研究已经经历了基础性研究、实验室研究和机载试验验证3个阶段,在机载演示验证中实现了厘米级分辨率,验证了技术可行性,目前正处于向机载实际应用转化阶段,同时正在开展地基/星载应用的预先研究,如表1-2所示。
表1-2 国际上合成孔径激光成像雷达主要实验研究结果
(www.daowen.com)
(续表)
20世纪70年代国际上就开展了合成孔径激光成像雷达技术的基础性研究,前期主要是进行探测目标运动的合成孔径激光成像雷达方式和在顺轨向上合成的实验。1970年,美国的联合飞行器实验室(United Aircraft Research Laboratories,UARL)用10.6μm的连续CO2激光器在近红外波段首先实现了光学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实验[12,13];80年代末,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采用CO2激光器长编码脉冲,在20 cm的光学孔径下对200 km的距离目标实现了10 cm的分辨率[14]。相对CO2等气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在稳频性能、小型化和使用寿命等方面更适合于合成孔径激光成像雷达天基应用。林肯实验室于1994年最先报道了1.06μm波段Nd:YAG固体激光器合成孔径激光成像雷达的实验结果[15],激光器输出功率为10 mW,利用本振信号实现了外差相干接收,光电探测器为光敏面直径250μm的PIN光电二极管。除了美国军方,日本也在2000年开始报道相关的实验研究结果[16]。上述研究都是顺轨向一维合成,而且实验中雷达系统保持静止,由目标产生相对运动,等同于逆合成孔径激光成像雷达实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