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质量成本:COPQ的定义和重要性

质量成本:COPQ的定义和重要性

时间:2023-06-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17.6质量成本的组成运行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支付的一切费用以及因质量故障所造成的损失费用之和。为了编制质量成本计划,就必须首先对质量成本进行预测。图17.7质量成本特征曲线质量成本计划。

质量成本:COPQ的定义和重要性

ISO9000 系列国际标准对质量成本的定义是:将产品质量保持在规定的质量水平上所需的有关费用,是企业生产总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将企业中质量预防和鉴定成本费用与产品质量不符合企业自身和顾客要求所造成的损失一并考虑,形成质量成本报告,为企业高层管理者了解质量问题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进行质量管理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1. 质量成本的组成

质量成本就是企业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因未达到产品质量标准,不能满足用户和消费者需要而产生的一切损失。质量成本一般由运行质量成本和外部质量保证成本两部分组成,如图17.6 所示。

图17.6 质量成本的组成

运行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支付的一切费用以及因质量故障所造成的损失费用之和。它又分为4 类,即企业内部损失成本、鉴定成本、预防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等。

(1)企业内部损失成本,又称内部故障成本。企业内部损失成本是指产品出厂前因不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而支付的费用。主要包括:废品损失费用、返修损失费用和复试复验费用、停工损失费用、处理质量缺陷费用、减产损失及产品降级损失费用等。

(2)鉴定成本是指评定产品是否满足规定的质量水平所需要的费用。主要包括:进货检验费用、工序检验费用、成品检验费用、质量审核费用、保持检验和试验设备精确性的费用、试验和检验损耗费用、存货复试复验费用、质量分级费用、检验仪器折旧费以及计量工具购置费等。

(3)预防成本是指用于预防产生不合格品与故障等所需的各种费用。主要包括:质量计划工作费用、质量教育培训费用、新产品评审费用、工序控制费用、质量改进措施费用、质量审核费用、质量管理活动费用、质量奖励费、专职质量管理人员的工资及其附加费等。

(4)外部损失成本是指成品出厂后因不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导致索赔、修理、更换或信誉损失等而支付的费用。主要包括:申诉受理费用、保修费用、退换产品的损失费用、折旧损失费用和产品责任损失费用等。

2)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外部质量保证成本是指为用户提供所要求的客观证据所支付的费用。主要包括:

(1)为提供特殊附加的质量保证措施、程序、数据所支付的费用。

(2)产品的验证试验和评定费用。

(3)为满足用户要求,进行质量体系认证所发生的费用。

2. 质量成本的特点

质量成本属于企业生产总成本的范畴,但它又不同于其他诸如材料成本、运输成本、设计成本、车间成本等生产成本。概括起来质量成本具有以下特点:

(1)质量成本只是针对产品制造过程的符合性质量而言的。即是在设计已经完成、标准和规范已经确定的条件下,才开始进入质量成本计算。因此,它不包括重新设计和改进设计及用于提高质量等级或质量水平而支付的费用。

(2)质量成本是那些与制造过程中出现不合格品密切相关的费用。例如,预防成本就是预防出现不合格品的费用。

(3)质量成本并不包括制造过程中与质量有关的全部费用,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这部分费用是制造过程中与质量水平(合格品率或不合格品率)最直接、最密切相关的那一部分费用。

3. 质量成本的管理

质量成本管理一般包括4 个方面:产品开发系统的质量成本管理、生产过程的质量成本管理、销售过程的质量成本管理、质量成本的日常控制。

通常质量成本诸要素之间客观上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比如,随着产品质量的提高,预防鉴定成本会随之增加,而内/外部损失成本则减少。如果预防鉴定成本过少,将导致内/外部损失成本剧增,利润急剧下降。质量成本特征曲线如图17.7 所示。

1)质量成本的预测和计划

(1)质量成本的预测。

为了编制质量成本计划,就必须首先对质量成本进行预测。质量成本的预测是指根据企业的历史资料、质量方针目标、国内外同行的质量成本水平以及产品的质量要求和用户的特殊要求等,通过分析各种质量要素与质量成本的变化关系,对计划期的质量成本所作出的推测和估计。

图17.7 质量成本特征曲线(www.daowen.com)

(2)质量成本计划。

质量成本计划是指在质量成本预测的基础上,针对质量与成本的依存关系,用货币形式确定生产符合性产品质量要求时,在质量上所需的费用计划。

(3)质量成本计划编制。

质量成本计划通常由财会部门直接编制;或者由车间(科室)分别编制,交由财会部门会审和归总后,提交计划部门下达。编制成本计划的依据是:企业的历史资料和企业的方针目标,同时参考国内外同行的质量成本资料等。

2)质量成本分析和报告

(1)质量成本分析。

质量成本分析的目的是:通过质量成本核算所提供的数据信息,对质量成本的形成及变动原因进行分析和评价,找出影响质量成本的关键因素和管理上的薄弱环节。

(2)质量成本报告。

质量成本报告是指根据质量成本分析的结果,向领导及有关部门汇报时所作的书面陈述,它可以作为制定质量方针目标、评价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和进行质量改进的依据。它也是企业质量管理部门和财会部门对质量成本管理活动或某一典型事件进行调查、分析和建议的总结性文件。

短期质量成本报告:用来反映当期标准或目标的进展情况。

多期趋势质量成本报告:用来反映从质量改进项目实施起的进展情况。

长期质量成本报告:用来反映长期标准或目标的进展情况。

3)质量成本的支出

质量成本支出可以分为三个方面:预防性支出、评估性支出和补救性支出。

预防性支出是企业的计划性支出,专门用来确保在产品交付和服务的各个环节不出现失误。交付环节是指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与运输。预防性支出项目包括教育与培训、持续的质量改善工作、质量管理人员投入、流程控制、市场调查、实地检测以及预防性维护。

评估性支出是指在交付和服务环节上对产品或服务进行检查、监测或评估的支出。这类支出项目包括进货检查、内部产品审核、产品检查、库存清点、质量管理人员薪金、供货商评估与审核报告。

补救性支出是指当产品交付或服务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导致产品的维修与更换或重复服务时,企业所需支付的支出。补救性支出还可以细分为两类:内部补救支出与外部补救支出。内部补救支出是指产品在送达客户之前发现问题的补救支出,涉及的方面包括废品、返工、库存、维修点、重新设计、运输救援、补救行动汇报,以及因产品或服务不合要求导致的延误。外部补救支出则是指因客户发现问题而由企业承担的补救性支出,包括的项目有保修、接待客户投诉、产品更换、产品回收、运费、担保数据分析、客户跟踪调查和区域服务机构。

4)质量成本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1)全员参与质量成本管理。

根据财务成本和全面质量管理全员参与的要求及大质量的管理理念,要以“全员参与质量成本管理,全力进行质量成本优化,全过程落实质量成本控制,全方位实现质量成本效益”为内容开展质量成本管理活动,才能有效落实质量成本管理的目标规划,才能实现有效管理。

(2)以寻求适宜的质量成本为目的。

企业的质量成本应与其产品结构、生产能力、设备条件及人员素质等相适应,也就是说要根据本企业的特点,建立质量成本管理体系,寻求适宜的质量成本目标并有效地控制它。

(3)以真实可靠的质量记录、数据为依据。

实施质量成本管理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记录、数据务必真实、可靠。只有这样,才可能做到核算准确、分析透彻、考核真实、控制有效。否则,势必流于形式,无法获取效益。

(4)把质量成本管理的职责明文列入各相关职能部门。

质量成本管理是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管理,因此涉及各相关职能部门,如:财务、检验、生产、售后服务、货仓等部门。只有把质量成本的统计及分析纳入其质量职能中,才能坚持不懈的开展这项工作。否则,仅靠质量部门是开展不了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

(5)建立完善的成本决算体系。

要对成本进行控制,就要对成本的核算有统一的口径,应该对人工的工时、成品的加工成本、损失成本、生产定额等有统一的核算和计价标准,这样对于质量成本的计算才能快速、及时、准确,并且可以减少相关职能部门统计数据的主观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