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绢纺圆型精梳机:优化棒绵加工与减少人工劳动强度

绢纺圆型精梳机:优化棒绵加工与减少人工劳动强度

时间:2023-06-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绢纺圆型精梳机加工的是棒绵,是将定长切断后的纤维进行细致缓和的梳理,梳出的精绵绵结、杂质少,纤维伸直平行度好。由于圆梳工艺是逐级反复提取精绵,工艺流程长,圆梳机产量、梳折(梳成率)和精绵质量逐道迅速下降。并且圆梳工艺机器自动化程度低,工人劳动强度高。锡林与前、后梳理滚筒隔距的确定一般应考虑以下因素。精绵中绵结多,杂质多的主要原因是由梳理不良造成的。

绢纺圆型精梳机:优化棒绵加工与减少人工劳动强度

绢纺圆型精梳机加工的是棒绵,是将定长切断后的纤维进行细致缓和的梳理,梳出的精绵绵结、杂质少,纤维伸直平行度好。Ⅰ号精绵质量好,尤其适合纺细特绢丝。由于圆梳工艺是逐级反复提取精绵,工艺流程长,圆梳机产量、梳折(梳成率)和精绵质量逐道迅速下降。同时在夹绵板夹持区内,集束短纤维较多,易形成绢丝纱疵。并且圆梳工艺机器自动化程度低,工人劳动强度高。

(一)组成与工作过程(见动画视频12-2)

圆梳机由装有若干块“夹绵板”6的大锡林1和包有弹性针布的前、后梳理滚筒2、3与毛刷辊4等组成,如图12-5所示,夹绵板的启合由弹簧加压装置控制。操作工在操作位5将棒绵嵌入夹绵板使夹持纤维露出一定长度,在夹绵板夹持下受前后梳理滚筒两面梳理,然后将棒绵翻转,已梳理好的一端嵌入夹绵板,对另一端再梳理,梳理后得到精绵,被前后梳理滚筒梳下的纤维,靠毛刷压入滚筒针根部,定时剥取,以保持针面清洁。

(二)主要工艺参数作用及其选择

1.棒绵重量 棒绵形状如图12-6所示。棒绵重量重,产量高,但单位重量纤维受针数减少,梳理质量可能会下降。同时棒绵倾角随绵层增厚而增大,嵌绵高度难以控制。组成棒绵的纤维长度是逐道减短的,纤维短,棒绵厚度厚,倾角大。因此,棒绵重量随梳理道数增加而减轻。棒绵重量范围见表12-5。

图12-5 圆梳机工艺简图

图12-6 形状

表12-5 棒绵重量范围 ______________单位:g

图12-7 嵌、翻绵高度

2.嵌绵高度和翻绵高度 从棒绵结构分析可知,棒绵中纤维大都带弯钩,弯钩多集中在大头端,尾端稀薄,较平行顺直。棒绵中纤维排列如图12-7所示,绵高度为嵌绵时的夹持线至弯钩的最小距离H,翻绵高度为翻绵时的夹持线至嵌绵夹持线间距离h。由图12-7可知,嵌绵高度适当降低,受夹绵板积极握持的纤维数增多,则梳理时落绵减少,制成率提高,但精绵平均长度会有所减短。一般嵌绵高度应随纤维长度降低而有所降低。翻绵高度低,夹绵板握持纤维数量多,制成率高,但纤维平均纤维长度短,集束短纤多,绵结增多。翻绵高度也随纤维长度减短而降低。一般翻绵高度、嵌绵高度范围见表12-6。

表12-6 嵌绵高度和翻绵高度

3.隔距

(1)锡林与梳理滚筒间隔距也称梳理死区,锡林与前、后梳理滚筒隔距小,棒绵受梳理弧长长,受梳时间长,纤维受针数多,梳理质量好,但纤维受到的梳理力大,易引起纤维损伤或拉坏针布。

锡林与前、后梳理滚筒隔距的确定一般应考虑以下因素。

①针布新旧:新针布底布硬,弹性差,梳理力大,为避免纤维损伤,隔距应偏大。

②前滚筒与后滚筒:前滚筒首先对棒绵梳理,此时棒绵定量重,纤维缠结重,梳理力大,隔距应偏大。后滚筒是在前滚筒梳理后再对棒绵梳理,棒绵定量轻,纤维平行顺直度较好,为加强梳理,隔距应偏小。

③棒绵结构:棒绵定量重,纤维长,缠结重,隔距应偏大,反之,隔距应偏小。

机械状态:锡林夹绵板及前、后梳理滚筒圆整度好,隔距应偏小,否则隔距应偏大,具体隔距范围见表12-7。

表12-7 锡林与前、后梳理滚筒隔距

(2)锡林与毛刷辊。毛刷辊作用为清洁梳理滚筒针面,将锡林针面上纤维压入针根,同时使落绵绵张结构紧密。当毛刷辊插入锡林针隙过浅时,滚筒针面清洁作用差,影响梳理质量;当插入深度过深时,毛刷损耗大,一般插入深度为8mm。

4.锡林速度 锡林速度快,产量高,但圆梳机的翻嵌绵操作由人工进行,锡林速度直接受工人操作速度影响。头道圆梳机棒绵根数少,圆梳锡林速度可快些,三道圆梳棒绵根数多,锡林速度应慢些,锡林速度见表12-8。(www.daowen.com)

表12-8 锡林速度

5.前后梳理滚筒速度 前后梳理滚筒是对露出夹绵板外端的棒绵起梳理作用,去除未被夹持的短纤维、绵结及杂质。滚筒速度影响纤维受针数、纤维的梳理及去除绵结、杂质效果,亦影响到纤维的损伤。前梳理滚筒首先对棒绵进行梳理,为避免纤维过多损伤,速度应慢些,后梳理滚筒在前滚筒基础上对棒绵进行梳理。为提高梳理、除杂效果,速度应提高。随圆梳道数增加,棒绵较蓬松,其中绵结、杂质较多,滚筒速度应加快。一般前后梳理滚筒速度见表12-9。

表12-9 前后梳理滚筒速度

6.梳理道数 圆梳梳理方式导致圆梳机制成率较低,大量纤维成为落绵,为有效利用纤维,落绵应反复经圆梳梳理,以提取精绵。由于在梳理过程中,纤维强力低的、短的、含绵结纤维首先落下,因此,随梳理道数增加,精绵纤维平均长度、产量、梳折、短纤率上升,绵结数增多。圆梳梳理道数应考虑精绵质量、产量、落绵的利用等综合因素,一般为3~4道。

7.落绵门数 为保证梳理滚筒针面清洁,有良好梳理能力,当梳理滚筒针布内落绵达一定数量时,应及时落下。前梳理滚筒首先梳理纤维,其上落绵量较多,一般为二门一落;后滚筒上落绵较少,落绵周期可长些,其落绵定量为180~200g/张。

(三)精绵品质控制

(1)纤维长度。要求Ⅰ号绵≥63mm;Ⅱ号绵≥50mm;Ⅲ号绵≥40mm。

(2)短纤率。Ⅰ号绵≤11%;Ⅱ号绵≤17%;Ⅲ号绵≤24%。

精绵纤维长度短、短纤率高的主要原因为精干绵配绵时使用原料品级过低、性质差异大,开绵、切绵工序工艺参数配置不当,使棒绵结构不良,圆梳锡林与滚筒隔距过小,翻嵌高度过低,滚筒速度太快,针布不锋利,弹性差等。

(3)绵结数。Ⅰ号绵≤20只/0.1g,Ⅱ号绵≤28只/0.1g,Ⅲ号绵≤32只/0.1g。

(4)洁净度。Ⅰ号绵≥97分,Ⅱ号绵≥95分,Ⅲ号绵≥92分。

精绵中绵结多,杂质多的主要原因是由梳理不良造成的。原因为梳针状态不良,毛刷清洁作用差,翻绵高度过低,原料回潮率偏高,滚筒速度偏慢等。

(5)含油率。含油率一般≤0.5%。含油率超的原因为精干绵的残油率偏高或给湿时油量过多。

上述指标数值根据不同的调和球成分、比例及用途,控制标准有所不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