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社会网络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典社会学家,其中的代表为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Emile Durkheim)。尽管其没有明确提出社会网络的概念,但他特别重视对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的研究。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中明确提出,劳动分工与社会分化导致了社会的团结形式由“机械团结”到“有机团结”的变革,这其实就是人们的社会关系形式的变化。他在书中说道:“有了分工,个人才会摆脱孤立的状态从而形成相互间的联系。分工会使人们形成牢固的关系,且这种功能不是暂时的,而是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网络”(Network)一词最早出现在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G.Simmel)的《群体联系的网络》一书中,齐美尔把社会想象为互相交织的关系网络,着重研究社会关系的形式。他认为社会是一种过程,社会的本质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而其中交往的形式是研究的重点,他将人与人的交往比作“网络”,不同的网络同时也会影响个人的发展。他在《群体联系的网络》一书中进一步分析了社会结构网络的改变如何影响其中的个体。
英国人类学家布朗(Radcliffe Brown)继承了涂尔干的社会结构分析和功能主义观点,他在《社会人类学方法》一书中提出:“社会结构是由制度即社会上已确立的行为规范或模式所规定或支配的关系,是个体的不断配置组合。”他非常强调社会结构形式的研究,而不单纯是社会结构的研究,并提出了三种研究此“结构形式”的理论分支:社会形态学、社会生理学以及社会结构变迁研究。社会形态学着重于对各种体系结构形式的比较和分类;社会生理学研究的是“社会的这种结构形式怎样维持和生存?其中的内在机制是什么?”;除此之外,还应注重各种社会现象诸如法律、道德、礼仪等构成的机制的变化,这些变化会导致社会结构的变迁。他在20世纪40年代初就使用“社会关系网络”(Network of Social Relations)概念来说明社会结构,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所有关系网络就是社会结构的组成部分,并根据社会角色的差异来分析个人和阶级性质。值得注意的是,布朗提出的社会关系网络只是一个思想上的概念。与后来社会网络分析学家提出的分析层面上的概念是有所差别的。(www.daowen.com)
从上述社会网络的概念起源中可以看出,早期社会网络分析领域的理论是从诸如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中延伸出来的,其结构比较松散,只存在较为模糊的想法,并没有相应的体系构架和研究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