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自用于生产管理以来,经过不断发展和完善,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运作机制,形成了一些重要而且稳定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后工序领取。看板中记载着生产量、时间、方法、顺序以及运送量、运送时间、运送目的地、放置场所和搬运工具等信息,从装配工序逐次向前工序追溯。当工人使用了装配线上的某个零部件,就将该零部件上所带的看板取下,拿着该看板再去前工序领取。这样,看板成了生产以及运送的工作指令,通过后工序领取准则实现了适时、适量生产的要求。
2)适量运送。在看板管理中,规定看板必须按照既定的运用规则来使用。其中一条规则是:“没有看板,不能生产,也不能运送。”根据这一规则,看板数量增多了,则前道工序的生产量就相应增加;看板数量减少了,则前道工序的生产量也相应减少。由于看板所表示的只是必要的量,因此通过看板的运用,就能够做到自动防止过量生产,保证了适量运送。
3)根据看板进行现场管理。看板的另一条运用规则是:“看板必须在实物上存放,前工序按照看板取下的顺序进行生产”。根据这一规则,作业现场的管理人员对生产的优先顺序能够一目了然,易于管理,并且只要瞧一瞧看板,就可知道后工序的作业进展情况、库存情况等。看板成了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目视管理的有力工具。(www.daowen.com)
4)产量的调节功能。由于市场需求随时会发生变化,所以生产是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完全按计划进行的。总装配线就好比面向市场的最敏锐的神经末梢,它对市场的感应,对月生产量及日生产计划的修改,都通过看板来进行微调。看板相当于传递生产信息和运送信息的指令,好比工序之间、部门之间及物流之间的联络神经。
5)生产的改善功能。看板除了以上的生产管理功能外,还有一大功能,即改善功能。通过看板,可以发现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使其暴露,从而立即采取相应的改善对策。如果采用传统的生产方式,在一般情况下,若在制品库存较高,可以及时补充后道工序的要求,即使前一道工序的设备出现故障、不良品数目增加,也不会影响到后道工序的生产,所以容易把生产中的质量差、人员冗余和库存高等问题掩盖起来。如果减少各工序的看板数,各工序间在制品存储量就会降低,这样在高存储下掩盖的各种问题就会暴露出来,从而得到及时解决。
正是由于看板有这些作用,才得以实现拉动生产组织与控制方式下的生产与库存控制,同时也为精益生产提供了一个追求尽善尽美的工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