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揭秘工业机器人的十大特性

揭秘工业机器人的十大特性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这一定义出发,森政弘又提出了用自动性、智能性、个体性、半机械半人性、作业性、通用性、信息性、柔性、有限性、移动性10个特性来表示机器人的形象。日本工业机器人协会对工业机器人的定义为:工业机器人是一种装备有记忆装置和末端执行器的、能够转动并通过自动完成各种移动来代替人类劳动的通用机器。

揭秘工业机器人的十大特性

1967年,在日本召开的第一届机器人学术会议上,提出了两个有代表性的定义。一个是由森政弘与合田周平提出的:“机器人是具有移动性、个体性、智能性、通用性、半机械人性、自动性、奴隶性七个特征的柔性机器。”从这一定义出发,森政弘又提出了用自动性、智能性、个体性、半机械半人性、作业性、通用性、信息性、柔性、有限性、移动性10个特性来表示机器人的形象。另一个定义是由加藤一郎提出的,他认为具有如下3个条件的机器可称为机器人:

1)具有脑、手、脚三要素的个体。

2)具有非接触传感器(用眼、耳接受远方信息)和接触传感器。

3)具有平衡感和固有感的传感器。

该定义强调了机器人应当具有仿人的特点,即它靠手进行作业,靠脚实现移动,由脑来完成统一指挥。非接触传感器和接触传感器相当于人的五官,使机器人能够识别外界环境,而平衡感和固有感则是机器人感知本身状态所不可缺少的传感器。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给出的机器人定义较为全面和准确,其含义为:

1)机器人的动作机构具有类似于人或其他生物体某些器官(肢体、感官等)的功能。(www.daowen.com)

2)机器人具有通用性,工作种类多样,动作程序灵活易变。

3)机器人具有不同程度的智能性,如记忆、感知、推理决策和学习等。

4)机器人具有独立性,完整的机器人系统在工作中可以不依赖于人类的干预。

美国机器人工业协会(RIA)对工业机器人的定义为:机器人是一种用于移动各种材料、零件、工具,或专用装置的、通过可编程序动作来执行各种任务的并具有编程能力的多功能机械手

日本工业机器人协会(JIRA)对工业机器人的定义为:工业机器人是一种装备有记忆装置和末端执行器的、能够转动并通过自动完成各种移动来代替人类劳动的通用机器。

我国科学家对机器人的定义为:机器人是一种自动化的机器,所不同的是这种机器具备一些与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如感知能力、规划能力、动作能力和协同能力,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