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细分市场
要科学合理规划,尤其是在“多彩贵州”城市营销规划、设计、发展理念方面应该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并始终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和竞争者的实力来划分市场。换言之,生产者通过市场细分来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便很有可能赢得市场。
在具体策略方面,首先在旅游景点上要对旅游资源进行细分。例如,可尝试性地实行古典与现代相结合——安顺屯堡文化、夜郎文化、苗乡风俗与游客在贵阳避暑休息的相关活动相互搭配;推出一日游——白天可以试着乡村游,感受贵州乡村人民的纯朴、热情、民族风情或者感受大自然的返璞归真,晚上则回到贵阳,体验快捷都市和时尚生活。
其次,应在“多彩贵州”品牌中找准市场定位并可试着利用“多彩贵州”的“多彩”标志推出一揽子高、中端“多彩”产品。如可成立多彩集团,设计研发多彩酒、多彩茶、多彩酒店、多彩超市、多彩基金、多彩避暑休闲中心、多彩教育培训中心等。这些“多彩”有利于加深人们的印象,也起到了无形中广而告之的作用。
最后,还应在相关产业中实施产业细分策略。如在旅游景点方面,可推出铜仁梵净山与威宁草海游,并可将途中经过的遵义会址进行有机的连接,以将其建构成为成功人士的象征和该类人士的必需品、奢侈品;可以把都匀毛尖定位为高端产品,把茅台酒定位为成功人士的享受,瞄准高端消费群体,并将其与相对尊贵的自然游有机连接起来。例如,在农产品方面,可以将其细分为奢侈品、高端产品、中等产品,如把印江绿茶定位于女性专享茶等。通过此类措施,可根据不同性别、年龄、文化教育、风俗习惯等因素推出不同产品,以通过市场细分来有效满足各类型消费者需求,并推动贵州社会的整体发展。
2.创新营销模式
创新引领市场和时尚,要打造出“多彩贵州”的高质量品牌,关键靠永不停息的创新。贵州相关行业可根据总体规划,突出“多彩”,强调“多彩”,打造出多彩化的“多彩贵州”城市营销品牌,并通过创新来对其不断完善和提升。
首先,要创新宣传方式。可尝试着大力实施全员营销活动战略,可创新性地在国内范围内举办一些“多彩贵州”相关的作文大赛、琴棋书画大赛、关于“多彩贵州”的趣味性知识大赛和其他相关娱乐活动;也可创新性地实施对全国未满18周岁的青少年在贵州的所有旅游景点免门票费的措施,以促进贵州旅游形象的建构和相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提升。这是因为,对于未满18岁的孩子来说,他们可能同他们的父母或朋友一起来这里旅游。此外,若降低儿童的门票价格,也会产生消费者剩余,并会带动其他方面的相关消费。
其次,要对贵州景点进行创新开发。在具体措施方面,可以让选择3个旅游景点以上的人们免费获得一张在贵州新的旅游景点的门票。当然,也可以采取设计旅游路线、景点打折等方式来创新性地诱导消费者进行相关消费活动。
最后,应通过相关创新措施,使相关产业民族化、特色化。相关产业应该避免走同质化路线,并在产品开发中把少数民族的特色美食与科技活力相互结合,并进而使其运营以更为科学的标准化、产业化方式进行。通过此举,既保护了少数民族的文化,又发展了当地经济。此类措施的实施,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这是因为,少数民族有许多传家之宝不仅富有商业开发价值,而且有利于旅游资源的创新开发。例如,在铜仁松桃苗族人有一种被称为传家之宝的药,非常神奇——据说几百年来当地老百姓流血、摔伤、骨折、动手术就是用这种药,治疗过程简单,治疗效果非常好。如果能把这些少数民族的传家宝开发出来,并在“多彩贵州”的品牌基础上进行开发创新,便既开发了民族医药,又保护了这里的民族几百年来独特的文化。
3.实施同一品牌产业化策略
所谓同一品牌产业化策略,主要是指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与“多彩贵州”品牌相结合并实施产业化经营。此策略表现在农业方面,可考虑推出原生态乡村游,把贵州农业变成旅游景点,同时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金融、旅游市场,实施订单农业、期货农业,将相关生产、加工、销售环节在贵州进行并可尝试运用“多彩贵州”同一品牌进行销售。在第二产业方面,可尝试性地设立“多彩贵州”工业园,构建一个专门吸引外资的平台,加强贵州资源综合开发,形成产业化、集群化运作。此外,贵州煤炭资源丰富。以有“江南煤海”之称的六盘水为例,便可实施以煤发电、西电东输,以煤建立钢铁厂、铝厂、水泥厂,还可以试着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立体开发产业网,更可以成立江南煤海大学、江南煤研究机构、江南煤海集团,实施煤化工生产、煤变成氢气、石油、煤气等。在第三产业方面,“多彩贵州”更要全面展开,形成产业化效应。例如,成立“多彩贵州”集团,开发出“多彩贵州”酒店、“多彩贵州”快餐连锁店、“多彩贵州”购物超市、“多彩贵州”民族药店、“多彩贵州”基金、“多彩贵州”乡村游、“多彩贵州”物流公司等上百个“多彩”行业,形成以“多彩贵州”旅游为中心的多个“多彩”系列产品。通过诸如上述“多彩贵州”同一品牌战略的实施,有助于相关产业化战略的实施,同时也有利于“多彩贵州”城市品牌的全面营销。
4.充分发挥多彩贵州文化产业发展中心在品牌运营中的独到作用
多彩贵州文化产业发展中心应加强工作的主动性,将前期支持者、配合者的角色转变为把关者、引导者及策划者的角色;对申请授权的文化活动,先从内容及形式方面进行把关,对于与品牌发展思路不相符的项目,可以通过改变其创意、包装等多种方式使其与品牌相契合。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品牌发展需求,主动策划一些公益类的活动,并协调政府及企业共同参与,以取得协同发展效应。
在具体实施方面,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第一,转变观念。贵州一些干部的思想观念相对比较落后,不但与中央各部委,而且与贵州外界的联系也相对较少,因而思维较为封闭和落后。在克服上述思维弱势的基础上,还应注重视野的高度,科学严谨地对相关项目进行策划,并要抓好具体项目的落实工作。
第二,做好贵州的旅游策划工作。要通过各种传播渠道,让全国人民对贵州旅游胜地有所熟悉,并要根据贵州本地气候好、青山绿水景色好、民族文化更丰富多彩等特色优势,建构起贵州夏季度假是全中国最好的品牌观念。
第三,学会灵活运用金融等各种相关手段,并促使其发挥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以黔东南为例,如果要对其进行开发,不妨放开格局,邀请中投公司等实力雄厚的知名集团参与合作,并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通过组建发展基金等措施,以提供贵州相关产业发展和腾飞所必需的资源。
第四,学会向中央要人才,争取外界最大限度的智力支持。以四川为例,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四川积极向中央要人才。事实也证明,四川得到了中央的大力支持——大量人才被聚集到四川,加快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于贵州而言,此举具有鲜明的借鉴意义。贵州要实现历史性跨越,就要聚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人才,让其为贵州的快速发展服务。仅从此角度来讲,我们便有向中央要人才的必要性,更要在此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第五,学会向国家要政策。贵州虽然在全国范围内处于相对落后位置,但其自身条件并非处于最差的境况。在国家相关优惠政策的助推下,贵州完全有可能实现腾飞,并借此摆脱目前尴尬的局面。但是,目前贵州享受到的优惠政策却不太乐观。以目前其他各省拿到的优惠政策为例,便可发现贵州对于国家发改委、财政、产业政策和交通等相关项目争取的力度还不够,甚至大不如其他省份。表现在资源税方面,便是贵州作为资源大省,但资源税改革范围并不包括贵州省,这不能不说是一件非常令人遗憾的事实。所以,贵州相关部门要详细了解省情,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等外在因素的有效沟通力度并设法得到它们的大力支持。
第六,全面贯彻“两个打造”的理念。王泽洲同志针对贵州文化发展的现实情况,在《加快贵州文化发展的两个打造与一个目标》一文中提出了两个打造的理念。他所谓的两个打造,一是指打造品牌一定要坚持自己的特色,二是指打造民族民间文化及民族旅游文化、科学旅游文化两张名片。[27]就前者而言,近些年“多彩贵州”已经形成了一个品牌,在全国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因而也有必要坚持和发展下去。就后者而言,第一张名片是民族民间文化,第二张名片是民族旅游文化和科学旅游文化。从第一张名片来看,贵州是民族民间文化的大省,有的民族民间文化已享誉全球,如侗族大歌等。因此,我们不必妄自菲薄,而要处理好对其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保护利用好我们的民族民间文化。从第二张名片来说,要集中优势,形成规模效应,树立起创作一批集中反映贵州精神面貌的文艺成果的宏大目标。换言之,要唱响一首歌——像云南的《彩云之南》等富有国际知名度并反映地方特色的歌曲,搭建一台戏——推出类似云南的《印象·丽江》那样的地方大戏,精益求精,利用印象系列等形式对贵州特色品牌进行创新展示。推出一部富有社会影响力的影片,或营造一个具有经济和社会双重效益且能集中体现贵州文化特色节日的文化盛宴。总之,要打造一系列意义重大的文化项目,开展一批可持续的、有影响力的、系列的、社会公认度很高的大型活动,并大力培养包括歌手、画家、艺术家等在内的一些具有国际或国内影响力的人才,凭借此类名人效应夯实并提升贵州的品牌效应。
【注释】
[1]参见《“多彩贵州”品牌价值研究与品牌“十二五”发展规划报告》。
[2]参见《“多彩贵州”品牌价值研究与品牌“十二五”发展规划报告》。
[3]参见《“多彩贵州”品牌价值研究与品牌“十二五”发展规划报告》。(www.daowen.com)
[4]黄岚:《贵州中草药资源种类居全国第二》,载《贵州民族医药报》2010年2月11日。
[5]王斌:《打造中药材大省和中药民族药强省》,载《贵州日报》2015年2月26日。
[6]柯士雨:《贵阳药业产值十年涨五倍》,载《贵阳日报》2010年6月8日。
[7]参见《“多彩贵州”品牌价值研究与品牌“十二五”发展规划报告》。
[8]周静:《“多彩贵州”文化品牌效应解读》,载《贵州日报》2011年11月11日。
[9]何显春:《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永不落幕的民族民间工艺品盛宴》,载《贵州日报》2014年11月29日。
[10]罗华:《“两赛一会”升级》,载《贵州都市报》2015年4月27日。
[11]参见《Alix Partners:中国餐饮消费增加将拉动行业增长》,和讯新闻网,http://news.hexun.com/2010-05-20/123758128.html.
[12]参见《餐饮旅游:雪顿节西藏游价格涨三成,旺季提前到来》,新浪财经,http://www.cfi.net.cn/p20110811000789.html.
[13]参见《贵州旅游业目标:2015年接待旅游总人数2.2亿人次左右》,新华网贵州频道,http://news.163.com/10/0916/09/6GMOA0PA00014JB5.html.
[14]国家统计局:《2010年中国零售和餐饮连锁企业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年版,第738页。
[15]参见《历年贵州省统计年报(2006—2010)》,贵州省统计局网站,http://www.gz.stats.gov.cn/Web62/.
[16]马晓丹:《入黔游客猛增客房供不应求筑城酒店团购价涨了》,载《贵州商报》2007年4月6日。
[17]参见贵州旅游网,http://guizhou.cncn.com/hotel-list-1-4-1.html.
[18]参见《2011年1—6月份贵州省实现旅游收入统计情况》,中国行业研究网,http://www.chinairn.com/doc/4080/759913.html.
[19]参见《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70%的人处于亚健康》,健身114网,http://www.jianshen114.com/News.aspx/T-10961.
[20]参见《中国保健产业年均增长速度将达20%发展空间巨大》,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jk/jk-zcdt/news/2010/05-15/2284602.shtml.
[21]程国平,辛晓青:《蛇年九问食品:健康市场有多大?》,载《郑州晚报》2013年2月28日。
[22]韩小妮,李艳秋:《社会资本如何经营有机农业》,中国农业新闻网,http://www.farmer.com.cn/wlb/nmrb/nb7/200901130080.htm.
[23]《软件领军企业试水“数字有机农场”联创投6个亿种菜养猪》,载《江苏经济报》2011年1月15日。
[24]参见阿里巴巴商友圈,http://club.1688.com/threadview/45259512.html?forumId=6.
[25]吴佑夫:《品牌营销》,中国华侨出版社2007年版,第170~180页。
[26]贵州省委研究室:《贵州省情》,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4~98页。
[27]王泽洲:《加快贵州文化发展的两个打造与一个目标》,载《当代贵州》2011年第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