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探析多彩贵州品牌的研发现状

探析多彩贵州品牌的研发现状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此后,“多彩贵州”品牌获得了快速发展。在第十一届深圳文博会上,以“多彩贵州”为龙头品牌的贵州文化旅游业、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轻工制造业等产业签约大项目达18个,总金额达75.2亿元。依据“多彩贵州”品牌的多项措施,有助于让祖祖辈辈深居山沟、田野、穷乡僻壤的贵州各族人民的文化珍品、绝品,昂首阔步地进入现代文明的大雅殿堂,并使这些瑰宝成为我们打造贵州名片的重要元素。这必将为“多彩贵州”

探析多彩贵州品牌的研发现状

“多彩贵州”注册成功至今,已在特色产业、服务平台、演艺活动和基地项目四大类别十多家企业中使用,直接推动了贵州演艺、传媒、金融白酒茶叶房产等产业的发展,拉动投资40亿元以上,初步形成了以文化品牌统合多方产业的特色文化产业集群。2005年,“多彩贵州”歌唱大赛举办期间,其官方域名网站点击率多达3500多万次。当大赛进入决赛阶段时,贵州电视台直播时段的收视到达率曾飚升到39%,创下该台历年来收视到达率之最。如此人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贵州确属罕见。[2]2006年,“国酒茅台杯”“多彩贵州”旅游形象大使选拔大赛突出“民族风情”、“走进原生态”主题,足迹遍布上海、广州、香港、北京。同年推出的大型民族歌舞诗“多彩贵州风”展开全国巡演,并赴俄罗斯、英国等国家演出,把贵州风、贵州魂、贵州民族神韵淋漓尽致地展现于海内外。有关数据统计,该年贵州省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51.8%和54.1%。不仅如此,自“多彩贵州风”2005年公演以来,这个本土原创精品已代表贵州先后赴28个国内大中城市巡演并出访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演出2000余场,观众逾180万人次,创造了贵州演出市场前所未有的业绩。在2007年,“黄果树杯”“多彩贵州”舞蹈大赛首创“贵州原生态舞蹈”类别,参赛各类舞种皆以贵州元素来展示艺术魅力和文化张力,充满了浓郁的“贵州味”。此次大赛约有10万民众参与,创造了中国舞蹈史上的“吉尼斯之最”,而10万群众也借此舞动了“多彩贵州”,树起了一座舞蹈艺术群众化的丰碑[3]此后,“多彩贵州”品牌获得了快速发展。例如,在2008年,“中天城投杯”“多彩贵州”歌唱大赛延续创新思路,从不同视角和层面出发,深刻剖析了“多彩贵州”品牌的文化内涵。在2009年,中国舞蹈家协会参与“中天城投杯”“多彩贵州”舞蹈大赛主办,依托大赛推陈出新,贵州省代表队在“荷花奖”比赛中收获了2金2银3铜、第五届央视舞蹈大赛上收获1金l银的好成绩,实现了贵州舞蹈节目的历史性突破。在2010年,“中天城投杯”“多彩贵州”小品大赛充分展示了贵州样式的地方戏曲,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整个西部地区戏剧艺术的发展和繁荣。在2011年,“中天城投杯”“多彩贵州”歌唱大赛在黔中大地如火如荼进行,而“多彩贵州”也荣获了中国元素国际创意大赛文化贡献奖和中国最佳品牌建设优秀案例奖两项大奖。在2012年,“中天城投杯”“多彩贵州”舞蹈大赛首次在全国设立5个海选点,并获得国家广电总局发出的唯一省级卫视全国舞蹈选秀类节目通行证,使得这一地方性赛事“升格”为全国赛事。在第十一届深圳文博会(2015年)上,以“多彩贵州”为龙头品牌的贵州文化旅游业、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轻工制造业等产业签约大项目达18个,总金额达75.2亿元。[4]

回首各类大赛和会展,侧重点虽各有不同,对贵州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开挖的深度广度有差别,参与者与观众的心理状态也有变化,但对创造贵州高原文明的历史主人产生的前所未有的尊重与崇敬却始终如一。依据“多彩贵州”品牌的多项措施,有助于让祖祖辈辈深居山沟、田野、穷乡僻壤的贵州各族人民的文化珍品、绝品,昂首阔步地进入现代文明的大雅殿堂,并使这些瑰宝成为我们打造贵州名片的重要元素。[5]

近年来,面对推动贵州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要求和国际文化交流的新形势,贵州始终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广泛参与,努力搭建文化“走出去”的政策和服务平台,坚持“多出进好”,为推动“多彩贵州”文化更好地“走出去”营造了良好环境。通过深度挖掘省内丰富的文化资源,打造了一批具有本土文化特色和适应国际文化交流需要的品牌项目。随着一批反映贵州人文精神和反映贵州经济社会转变的典型人物、文艺作品、影视剧目、理论成果等不断推出,以及全方位文化沟通交流活动的开展,贵州走向世界、世界走进贵州的步伐更加矫健。曾经封闭、落后的贵州,带着绚烂的多民族文化推开山门,将优美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悠久的历史文化带到海外,在推动贵州文化走向世界的同时,更把一个多彩、开放、自信的贵州展现给了世界。(www.daowen.com)

在“多彩贵州”品牌的研发中,贵州紧紧抓住“作品——产品——商品”的价值转换这一关键,力促文化与经济交融、决策与操作互动,使得文化品牌通过文化产业化释放出了巨大的能量。以“多彩贵州风”为例,截至2012年,它历经6次刷新和打造,总计在海内外演出2000余场,观众多达200万人次,[6]且先后创作了《绝地逢生》、《杀出绝地》等20多部影视剧,以及《天地文通》、《天禅地傩》等10多部舞台剧,在影视、歌舞创作方面先后获得数十个国家级奖项。同时,贵州还成立了“多彩贵州”文化产业发展中心,制定出台了《“多彩贵州”商标管理使用办法》,已全面注册的“多彩贵州”商标,涵盖45个类别的460个项目。此外,贵州卫视在省内外的覆盖面不断扩大,仅在2010年全国覆盖人口已达7.86亿,居全国省级卫视第9位。上述诸多案例,初步彰显了贵州文化产业的巨大潜力和强劲的发展势头,而包括文化产业强劲的势头在内的诸多优势,也势必会为经济发展贡献重要力量。2010年全省文化产业收入达321.65亿元(含旅游收入126.29亿元),占GDP的2.44%。[7]这些数据表明,贵州已经具备了较好的文化产业氛围,为推动文化“走出去”打下了坚实基础,并将持续推动贵州整体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以旅游为核心,以避暑产业和文化产业为支撑的“多彩贵州”城已于2011年在贵阳市龙洞堡国际机场旁开建,目前项目进展顺利。项目作为贵州面向未来,吸引国际国内游客的重要平台和展示贵州形象的窗口,包括“多彩贵州”、避暑天堂、多彩产业和集散中心四大功能板块。“多彩贵州”板块是整个项目的核心启动区,规划有八大功能(旅游集散、演艺、多彩民族文化园、主题小镇、温泉酒店、总部基地、度假小镇、博物馆)、五大业态(旅游集散、旅游、商业、酒店、度假)及十大产品(和谐广场、多彩剧场、多彩民族文化园、节庆街、文化产业基地、温泉酒店、文化地标、展示中心、“多彩贵州”博物馆、度假小镇)。这必将为“多彩贵州”品牌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