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贵州多彩:商标化发展现状

贵州多彩:商标化发展现状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至此,“多彩贵州”商标成为全国首个省级文化品牌商标,并且进入了品牌化、市场化运营的新阶段。“多彩贵州”在强势的宣传和推广中已具有了较高的无形资产价值。“多彩贵州”品牌全面注册后,形成了“品牌入股、商标有偿使用”的产业化发展模式。目前,“多彩贵州”品牌整合演艺、会展、工艺、金融等产业,在市场上不断发展,拉动投资百亿元以上,初步形成了产业集群,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和延伸。

贵州多彩:商标化发展现状

为了“多彩贵州”商标的申请,贵州省多彩贵州文化产业发展中心在2008年1月向国家商标局提交了系统化的商标注册申请,并于2010年11月成功注册,商标注册证涵盖了45个类别和460个商品(服务),“多彩贵州”商标广泛用于白酒、饮料、网站、金融、会展、地产、演出、茶叶、民族工艺品等多个行业中。至此,“多彩贵州”商标成为全国首个省级文化品牌商标,并且进入了品牌化、市场化运营的新阶段。

1.商标传递“多彩”信息

“‘多彩’一词,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贵州文化的‘魂’”[14],“多彩贵州”品牌名称中含有的“多彩”一词,实质上直接体现了贵州在资源上的特点,即文化资源的多样性(原生态民族文化、史前文明、夜郎文化、沙滩文化、屯堡文化、阳明文化、水西文化、红色长征文化、酒文化、生态文化等)、旅游资源的多样性(黄果树瀑布、织金洞、梵净山、荔波小七孔等)、物产资源的多样性(波波糖、冲冲糕、威宁荞酥、茅台酒天麻杜仲、毛尖茶、灵芝)、民族特色资源的多样性(蜡染苗族刺绣挑花、芦笙、大方瓷器等)等。而“多彩贵州”品牌的商标将这些多样化的资源通过商标的色彩形象地传递出来,比如,绿色传递的信息是贵州的气候资源、森林资源和种植物资源,如避暑天堂贵阳、中国最美的森林——黔南荔波、遵义赤水的竹海桫椤等;紫色传递的是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白色则是指包括黄果树、草海等湖泊、瀑布和温泉在内的贵州水系文化,以及因水而形成的以茅台为领军者的贵州特有的绝色“白酒文化”;黄色是收获的颜色,代表着贵州丰富的物产资源,意味着贵州人们永远收获幸福与快乐……

正是这种多彩的颜色传递出来的信息符合“多彩贵州”品牌的核心价值——“原生态”,以及品牌内涵——“多元、和谐、原生态”,才使得其富有强大的包容性和扩张力,才能为“多彩贵州”品牌增值,扩大品牌的产业链,提升品牌的竞争力。

2.“多彩贵州”商标是一种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是指由特定主体所拥有,无一定形态,不具实体,但可构成竞争优势或对生产经营发挥作用的非货币性资产,如知识产权、品牌、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都可以算做无形资产。无形资产虽不具有实物形态,但能为所有者和经营者带来效益,如果经营运作出色,它比有形资产价值高几倍,甚至几十倍。

2005年以来的“多彩贵州”系列活动在全省掀起了贵州文化自觉、自醒、自信的全民文化热潮,“多彩贵州”已成为享誉国内外的文化品牌,其所体现的是贵州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神奇的原生态自然资源和历史人文景观。“多彩贵州”在强势的宣传和推广中已具有了较高的无形资产价值。如2006年,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在拍卖会上以900万元成功夺得当年“多彩贵州旅游形象大使选拔大赛”的总冠名权,贵阳三联乳业有限公司、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贵州宏福实业开发有限总公司获得协办权,贵州铭都酒店成为大赛指定酒店。其原因就是看中了“多彩贵州”的无形资产价值,既极好地宣传推广了企业品牌,也为打造“多彩贵州”这个公共品牌添一点力尽一点责。“多彩贵州”品牌全面注册后,形成了“品牌入股、商标有偿使用”的产业化发展模式。目前,“多彩贵州”品牌整合演艺、会展、工艺、金融等产业,在市场上不断发展,拉动投资百亿元以上,初步形成了产业集群,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和延伸。

【注释】

[1]杨筱堃:《我省跻身全国革命遗址资源大省行列》,载《贵州日报》2011年4月1日。

[2]参见贵州省旅游局统计数据。

[3]“五个100工程”是贵州省委、省政府2013年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贵州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战略支撑点和发展增长点,是推动发展的大平台、政府工作的大擂台。其具体内容包括:重点打造100个产业园区、100个高效农业示范园区、100个旅游景区、100个示范小城镇、100个城市综合体。

[4]柳路:《多彩贵州在创建文化强省中奋进》,载《光明日报》2012年2月12日。(www.daowen.com)

[5]李屹:《贵州:民营机构抢滩演艺市场》,载《中国文化报》2008年4月15日。

[6]参见《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成功举办八年硕果累累》,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国贵州省委国防工业工作委员会网站,http://www.gzjxw.gov.cn/zwgk/jxdt/201401/t20140113_1170.html.

[7]参见《打造三个平台助推文化产业——我省组团参加深圳文博会助推文化产业发展实例》,多彩贵州网,http://news.gog.com.cn/system/2015/05/08/014288919.shtml.

[8]曹雯:《文化旅游深度融合贵州组团惹人眼》,载《贵州日报》2015年5月16日。

[9]多彩贵州·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组委会:《多彩贵州·第六届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蜂鸟网,http://image.fengniao.com/391/3919679.html.

[10]叶丹:《多彩贵州的品牌之路》,载《贵阳日报》2012年1月26日。

[11]参见《贵阳市2014年服务业经济运行报告》,http://fgw.gygov.gov.cn/gysfgw/363950443421761536/20150402/384065.html.

[12]陈亚丹:《“多彩贵州”:品牌化商标化产业化》,载《中国艺术报》2011年8月22日。

[13]廖克成,张文:《从“多彩贵州”看本土艺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载《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7年第2期。

[14]李波:《“多彩贵州风”与“多彩贵州”文化品牌塑造》,载《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1年第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