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产业扶贫保增收,稳定脱贫效果

产业扶贫保增收,稳定脱贫效果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济学的观点认为,发展意味着消除贫困。之所以选择产业扶贫,是因为产业扶贫可以帮助贫困地区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因此国家扶贫资金到了地方上要求将其中70%左右用于产业扶贫。甘肃革命老区是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革命做出了突出贡献。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产业要素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提高配套水平。

产业扶贫保增收,稳定脱贫效果

经济学的观点认为,发展意味着消除贫困。之所以选择产业扶贫,是因为产业扶贫可以帮助贫困地区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革命老区靠传统农业始终没有解决贫困问题,救济式扶贫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产业扶贫可以使老区的贫困人群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因此国家扶贫资金到了地方上要求将其中70%左右用于产业扶贫。

(一)红色旅游产业前景好,绿色发展促转型

甘肃省革命老区,以庆阳南梁为中心的陕甘革命根据地(西北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根据地、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两点一存”)。作为伟大长征的会合点,会宁和出发点瑞金、转折点遵义、落脚点庆阳一道,成为中国革命历史上的红色圣地。甘肃革命老区是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革命做出了突出贡献。在火热的革命斗争中,锻造了以“面向群众、坚守信念、顾全大局、求实开拓”为主要内容的南梁精神和会师精神。留下了蕴含生动的革命斗争故事和厚重革命历史的遗址遗迹,孕育了光辉灿烂的红色革命文化。这些都是党的革命精神和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老区旅游事业发展的深厚资源。

1.甘肃革命老区红色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旅游景区的基础配套设施跟不上

甘肃革命老区地处兰州、西安、银川三大省会城市辐射圈交汇的边缘地区,面临进一步边缘化的危险;同时由于远离沿海发达地区,资源分散,交通不便,基础设施成本高,交通等基础设施滞后等,这些都是影响甘肃老区红色旅游业发展的“瓶颈”。而这些现实情况已经严重地影响了旅游经济的发展。

(2)红色资源开发层次低,行业经济效益低

甘肃老区拥有有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等资源,但红色旅游资源没有很好地与当地的这些资源相结合,影响了游客参观和红色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同时地域的分割也增加了不同区域间资源整合的难度,影响了红色旅游资源的聚集效应。甘肃老区的红色旅游产业开发晚,其经营方式仍然较保守,旅游管理机制和经济运行机制还比较落后,管理经验匮乏,市场化程度低,缺乏活力和竞争力,难以适应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需求。

井冈山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相比较,甘肃老区红色旅游景区多以橱窗、实物展示等静态的方式呈现。对于旅游者而言缺乏吸引力,使游客与资源互动时往往是一种被动地接受,难以引起旅游者的兴趣和共鸣,无法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不能满足游客消费的多样性。

(3)红色旅游营销层次低,红色旅游品牌建设水平不够

甘肃老区旅游业发展起步较晚,形象不突出,营销力度小,市场知名度低,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凸显出自身特色发展,缺少新意,也没有树立独有的旅游品牌和精品路线。相关的宣传促销活动也做得很少,使本市红色旅游产业缺乏市场竞争力、震撼力、和感染力。现有保护方式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很多富有价值的红色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利用。

(4)红色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素质较低

甘肃老区红色旅游还资源开发层次较低,全是红色旅游规划、设计、营销方面的专业人员极度缺乏。未得到充分的开发,许多领域都还处于空白状态,同时在本地区缺少高素质的红色旅游人员。而许多导游员和解说员的解说词缺少针对性,不能充分反映景区的红色文化内涵,泛泛而谈,令人感到枯燥乏味,不易带动消费。

2.创新发展老区红色旅游产业,打造红色旅游样板区域

全面开发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彰显“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之源、硕果仅存根据地、长征落脚点、抗日出发点”四大特点和南梁精神和会师精神,打造“红色南梁”和“会师圣地”旅游品牌,是甘肃老区红色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深厚基础。

(1)做好红色旅游产品开发,提升红色旅游竞争优势

开发具有特色的红色旅游产品是实现红色旅游产业发展和旅游产业集群战略的必由之路,也是提升红色旅游产业竞争优势的有效方法。红色旅游产业要获得快速发展,必须拥有能够承载红色文化的旅游产品。以旅游产品为传播媒介,可以迅速壮大红色旅游产业,加速庆阳红色旅游品牌化进度,提升老区红色旅游竞争优势。

(2)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以区域红色旅游协同发展推动老区红色旅游快速发展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红色旅游景点的配套设施。要进一步改善通往红色旅游景区景点的交通条件,提升可进入性和通达性。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产业要素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提高配套水平。并不断提高参观游览的安全度、娱乐度、舒适度。最后,要点、线、面相结合,整合红色旅游资源。旅游要做大,光靠点是不够的,走的是线,感受的是面。一个区域、一个景区总会有不同于其他地方的风格,比如某个景区是自然风光山区、湖区,或者古镇,走的是线,虽然整个线路是自然风光,但每天都不同,都有新鲜感。每个景点都会有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感觉。所以应该积极主动地搞好区域间的协调配合工作,在项目上统筹兼顾,形成合理分工和相互促进的格局,形成红色产业链。政府搭台,企业跟进,市场运作,共同打造红色旅游精品路线。将已有的精品路线加以利用,如:兰州—定西—会宁—静宁六盘山—银川线,西安—洛川—延安—子长—榆林—绥德线等。打破行政区域界限,着力建设市内县区相连接,并与周边省市贯通红色旅游网络,充分发挥区域联动优势,融入以延安为中心的革命红色旅游网络。在旅游线路、游客市场等方面实现区域共赢。

(3)遵循现代旅游消费多样性的特点,推进红色旅游整体效益的发挥

精心塑造红色旅游文化的特色和魅力。红色旅游要有亮点、视点、兴奋点,感染力、震撼力、冲击力。做到这“三点”、“三力”即可以拉动老区红色产业的发展。要以当时的红色历史为主线。对红色历史的遗址、红色历史的经典画面、红色历史的文化特征及其反映当时历史的歌曲、舞蹈、服装、民俗等进行打造,以形成具有陇东特色的红色文化产业。许多红色旅游景点可以通过模拟再现当年革命斗争的历史情景和画面增加生动感。还可以在当年爆发游击战的地方再现当年的战争情景,讲解员可以穿上红军制服,模拟当年的游击战。让“枪声”响起来,游客参与作战游戏,再现当年战争情景。触景生情,历史画面再现,使游客受到洗礼,体验到激情,会觉得到陇东不枉此行。所以单凭讲解员讲解是不够生动的,要让游客参与进来,这样不仅能增加娱乐性同时也带动了旅游经济发展。

打造独特的红色旅游品牌,加强宣传力度,拓宽宣传渠道,适应市场需求。按照市场需求以红色为主体,精心策划和推出旅游产品。除了每年常规的推介外,要抓住每年纪念日前夕开展纪念或庆祝活动的机会。通过邀请记者采访,媒体宣传,举办文化活动如红歌会、红博会、红色旅游交易会等以推销红色旅游产品;同时,借助相关题材的电影电视、诗词、歌曲等文艺作品,对老区的红色旅游进行宣传以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制作庆阳市和会宁红色旅游的专题网页,分重点、分类别的进行网上宣传,在网上全面、详细的介绍老区红色旅游各方面的情况。对主要红色旅游景点,如南梁革命纪念馆、陕甘宁省政府旧址、山城堡战役遗址、习仲勋旧居、会师纪念馆等应建立独立的主页,以方便旅游者的信息查询。同时,将庆阳市红色旅游网与中国红色旅游网(中红网)、庆阳市旅游网及搜狐新浪等门户网实现友情链接,扩大宣传覆盖面。编制宣传册以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由于红色旅游是一种“眼球经济”,它的客源市场受政治性因素和市场化因素影响较明显。一般的时段受市场调节,而较大的纪念活动主要受政治性因素的影响较多。所以庆阳、会宁作为红色旅游胜地,要充分的利用中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周年纪念日以及一些重大的革命纪念日、国庆节、建党节及建军节等节日,带动消费经济的发展。

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与红色旅游资源相结合。对于庆阳市而言,旅游资源丰富,它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并且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光荣的革命传统。这里有灿烂辉煌的农耕文化;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欣欣向荣的长庆油田;绚丽多姿的民间艺术,皮影、剪纸、刺绣、陇东道情堪称四绝。所以,庆阳市旅游业发展要实行政府主导,品牌带动,可持续发展大战略。围绕“一点二地”主题定位,设计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旧址红色景区。对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南梁革命纪念馆景区、抗大七分校校部旧址、军民大生产旧址等四处景区景点进行精品打造,将其建设成为华池和陇东的重点红色旅游产品。同时依托小凤川、大凤川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大力发展自然生态旅游,构建高品位的生态旅游景区,形成红色旅游和绿色旅游协调发展的格局。充分挖掘该地其他旅游资源,加强红色旅游资源与文化旅游资源、黑色旅游资源、黄色旅游资源的整合发展,力求使产品类型多样化。同时把发展红色旅游与交通、餐饮、住宿密切结合起来,形成经济型、综合型、交融型旅游网络,发挥红色旅游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效应,通过红色旅游业的发展,推动各项建设全面发展。实行优势互补,打造综合型和复合型的旅游产品。完善红色旅游区产品结构,增强其综合吸引力,用红色感召市场,其他特色拓展市场,扩大客源市场范围。进一步加快以革命遗址为主的红色旅游开发,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经济全面快速发展。

积极开发红色旅游商品。要搞好红色文献资源的搜集整理和艺术创作,充分挖掘丰富的文化内涵。加强红色文化景观开发,主要是革命遗址、遗迹、文物开发中红色内涵的提炼与景观化表现。老区红色旅游商品可着重从红色手工艺品、红色旅游特色邮品、红色旅游出版物三方面进行开发设计。

提高红色旅游工作人员和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把红色旅游教育培训作为发展红色旅游的基础工程来抓,广泛吸收社会各界有志人士加入红色旅游的服务队伍中来,定期在全行业广泛开展红色旅游专题培训,号召从业人员关注红色旅游,鼓励自我学习和提高。同时聘请知名专家到老区讲学,做老区红色旅游发展顾问。加强旅游从业人员、景区管理人员和导游员的思想素质和专业技能培训,规范、丰富解说内容,提高导游讲解能力,实现红色旅游服务的专业化、规范化、艺术化和人性化发展。而且,应该采用游客意见反馈、对导游员进行打分并提出相关建议和意见。这样,有助于及时的改正不足之处,便于长期发展。

(二)发展生态旅游,促进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

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Hetzer提出生态性旅游发展思路以来,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可持续的旅游发展模式,一直备受各国推崇,成为全球旅游产业发展的热点。对于我国来说,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旅游也是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较之于传统旅游模式,生态旅游是以既有生态资源为依托,以维持生态资源持续利用为目标,培养生态伦理与道德的旅游模式(唐晓梅2014)。

1.老区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子午岭横跨庆阳市的正宁、宁县、合水、华池四县的24个乡镇,主脊长达250多公里,面积4900多平方公里,是黄土高原上独一无二的原始森林,这些高原自然风光独有的魅力,蕴藏着巨大的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平凉市崆峒山、六盘山等森林资源,是发展生态旅游的绝佳资源。但是,受制于经济发展滞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等因素,陇东生态旅游还存在以下问题。

(1)没有凝练出主题

没有对庆阳旅游资源进行深入的研究,仔细的分析梳理,按照旅游价值和开发潜力进行归类收集,凝练出旅游资源的主题,进行景点规划和旅游营销工作。到目前为止,老区的生态旅游没有明确的主题,也没有吸引游客的明确特色,影响了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

(2)旅游基础设施薄弱,景点接待能力差

甘肃老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生态恢复效果显著,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很大。但是,由于老区经济发展缓慢,能够投入的资金有限而导致旅游景区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层次低,景点开发层次严重滞后,景点接待能力较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

(3)旅游资源营销层次低,品牌化层次低

由于生态旅游主题不明确,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层次低,甘肃老区生态旅游旅游营销工作层次低,生态旅游品牌建设与甘肃河西、陇南相比差距很大。除了崆峒山景区具有独特的品牌价值,其他生态旅游尚处于自发、低级的经营状态,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服务水平差是老区生态旅游基本现状。

(4)从业人员素质低,观念落后

旅游业对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有极高的要求。但甘肃老区旅游行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与要求相差甚远,缺乏主动开发市场的观念。对于政府实施的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计划,附近的群众被看作是荒唐无意义的,参与性不强,甚至出现反对意见,旅游资源的开发也因此受到约束。同时,高级旅游管理人才的缺乏等都严重制约了老区旅游业的发展。

2.老区生态旅游路径

生态旅游作为现代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不仅有助于保护生态文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还具有从业人员多、转变落后观念等作用,对于产业扶贫有重要作用。

(1)以生态经济发展为视角,做好生态旅游规划

通过打造地区生态和文化旅游品牌提高生态旅游行业市场竞争力,增加行业的就业创业机会,提高产业扶贫效果。一是站在现代旅游发展格局的高度,从大处着眼,体现规划的宏观性和超前性;二是明确生态旅游的产业定位。生态旅游作为现代旅游发展的趋势,应该成为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的支柱,引领其他产业发展;三是明确生态旅游的功能定位。生态旅游作为现代“绿色经济”的主导,应该明确自身的客户对象、客户需求、市场分布等,从而实现生态旅游的综合效益;四是明确生态旅游的品牌定位。

(2)以生态文明为基点,加强生态旅游管理

提高生态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增加行业吸纳就业能力,从而提高生态旅游产业扶贫能力,是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性任务。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当下,生态旅游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并非具有一致性,现实中依然存在生态保护、生态管理、生态机制等建设不到位之处。对此,我们应该从如下几方面予以完善:其一,加强生态文明与生态旅游的关联性。生态旅游建设应该坚持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等原则之下进行,合理开发生态资源,重视对稀有生态资源的保护,加强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有效推进生态文明的发展。其二,加强生态文明理念宣传,重视生态旅游专业性人才培养。生态旅游发展应该强调对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将生态文明切实融入生态旅游的建设过程中,从而促进地区生态制度建设。同时,重视对生态旅游专业性管理人才的培养,由专业人士管理、引导和监督生态旅游产业,从而保证生态旅游经济效益的实现。其三,重视地方政府对生态旅游的组织领导,加强生态旅游的管理制度建设。在生态旅游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地方政府对生态旅游的资金投入,促进地区生态文明的发展。

(三)增大科技含量,推动民俗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www.daowen.com)

甘肃革命老区主要分布在陇东地区,与陕甘宁三省交界。这里是黄土高原腹地,保留了黄土高原最大的残原,是北方旱作农业的发生地之一,保留了大量的原生态民间民俗文化。文化产业,特别是民俗文化产业,由于对农村劳动力需求量较大,对于促进就业和脱贫工作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1.老区文化民俗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1)老区民俗文化资源

目前,庆阳市申报获准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庆阳市5项、平凉市3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32项,庆阳市确定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1项。

2011年甘肃环县皮影、河北唐山皮影戏、浙江海宁皮影戏、陕西华阴皮影戏4个国家非位置文化遗产联合捆绑为“中国皮影戏”(综合),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获得批准。

获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格的有:庆阳剪纸、庆阳香包刺绣、窑洞营造技艺、庆阳唢呐、华亭曲子戏、西王母信仰、庄浪高台。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峰陶塑技艺、徒手秧歌、西峰泥塑、荷花舞、南梁说唱、合水石雕、合水面塑。

(2)老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一是政策支持体系较完备。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近年来平庆两市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的政策。庆阳市政府于2009年底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庆阳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意见》(2009[205]号)文件,对庆阳市香包民俗文化、红色旅游文化、广告创意文化、演艺文化、影视动漫文化、新闻出版产业、文化会展产业、书画艺术品产业等8大行业进行具体指导,提出了发展目标、任务重点和保障措施,2011年三月市政府又出台了《关于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2011【35号】)。为了进一步深入具体的贯彻这个《意见》精神,指导8县区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庆阳市文化出版局2010年年初下发《关于在庆阳市开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实践年活动的意见》、《关于加强全市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2010年全市香包民俗文化产品生产及对外展销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为促进庆阳市文化产业开发提供了政策依据。平凉市政府2016年5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2016【50号】),进一步强化了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二是已形成八大文化产业业态。产业要发展,企业是龙头。老区的文化产业要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使民俗文化产业产品生产规模化、企业化。目前,老区文化产业已形成香包民俗文化、文化旅游、演艺娱乐、影视剧制作、书画艺术品、广告创意设计、新闻出版、文化会展八大行业。

三是品牌创意亮点增多。目前,老区以开发庆阳黄土风情文化、周祖农耕文化、岐黄养生文化、香包民俗文化、崆峒山、古成纪、西王母、皇甫谧四大文化等文化产业品牌。

四是经济效益规模凸现。据统计,庆阳市文化产业已形成了260多家企业、20万从业人员,平凉市2014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6.24亿元,增速24.94%,到2015年6月底,会宁县文化产业法人机构数达到131个,从业人员增加到1859人,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5023万元。

2.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甘肃老区文化产业近年来取得了较大成绩,产业发展初具规模,但是和工业发展相比较,文化产业发展还相对滞后。

(1)科技含量较低

科技在老区文化创意产业领域运用程度低是制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现代科技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东部发达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其先进、发达的科技水平基础之上的。随着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普及,高科技与文化产品相结合的潮流席卷全球,而目前甘肃老区文化创意产业的科技水平,无论在舞台技术、印刷技术,还是图书销售、动漫制作等方面,都与国内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很多领域仍停留在传统的工艺水平和制作流程上,严重影响了庆阳文化创意产业整体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2)产业化程度低

首先,无论从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还是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地区GDP来看,老区平均产业化程度2.3%远低于2014年全国的平均值3.76%。[18]其次,就文化创意产业单位而言,存在着单位规模偏小,文化经营性企业单位负债经营较为普遍,文化事业单位的支出收入比偏高等情形。再次,文化创意产业集约化程度低。

(3)集约化程度低

甘肃老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约化程度低,生产要素配置过于分散,规模经济的影响力甚微。从发达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来看,具有雄厚的资本、技术和人才实力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在参与国际国内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带动本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甘肃老区已经组建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文化创意产业集团,但这些集团在规模上与发达地区还具有一定的差距,总体上产业集中度仍然较低。从地域角度看文化创意产业集约化,老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化的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

3.老区文化产业发展突破瓶颈,提高产业扶贫能力的策略选择

2014年甘肃老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2.3%,同期全国平均值为3%,而全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在2013年就已经达到5.26%。[19]在目前这种产业化程度较低,要提高产业吸纳就业人员的能力,实现文化产业扶贫目标,对于文化产业管理部门和双联干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1)立足原生态,主打特色牌

近年来,以庆阳香包刺绣、陇东民歌、民间剪纸、道情皮影为代表的“庆阳四绝”,已成为庆阳特色文化的知名品牌,带动了草编、根雕、面艺、喜剧服装道具、艺术壁挂等工艺美术门类的发展,推进了文艺创作和出版等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平凉市的崆峒旅游文化节和崆峒古镇带动了一系列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小商品的生产和销售,推动了许多风味小吃和餐饮行业的发展。会宁县先后完成了会师楼红色文化园、状元街历史文化园和会宁文化旅游产品研发加工交易基地为主的“两园一基地”规划和建设。当前,各县区政府应该在此基础上,通过提高规划层次,提高产品设计和开发科技水平,增加智力投资来提高文化产业产业化程度。具体方法有:采用聘请民俗专家举办专题讲座,增加产业特色和文化内涵;职业中专可以开设香包刺绣专业,刺绣能手带徒,提高产业从业人员职业技能;提高产学研合作层次,提高产品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通过不断提高文化产业的产业化程度,为更多的贫困农民提供就业和创业机会和平台。

(2)坚持政策扶持,搭好节会平台

开放开发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既要政府决策,又要靠广大群众自觉参与;既要借助外力推动,更要靠自己“造势”;既要形成开放开发的浓厚氛围,更要构建开放开发的广阔平台。老区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应该以特色文化搭台、绿色经贸唱戏、红色旅游促进发展为宗旨,以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商家出力、市场运作为模式的“香包文化节”、“农耕文化节”、“崆峒旅游文化节”、“红色纪念日庆典”等方式提升人气,凝聚财气、扩大名气,使老区特色文化产业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让节会、庆典活动成为老区与外界在工商、经贸、科技、文化、旅游等各个领域广泛合作交流的有效载体,成为招商引资、抓项目、促发展的良好平台,拉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种市场的双向互动,促成一批农产品加工、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旅游项目签约实施,使老区开放开发打到一个新水平,让特色文化产业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文化产业的扶贫能力和效果。

(3)培育市场主体,壮大龙头企业

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文化需求的主要途径,是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激发全社会文化创造力必然要求。充满活力的文化企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也需要市场的认可和企业集群的支撑。以香包刺绣、皮影工艺品制作等为主的特色文化产品生产,可以采用公司加农户、能人带动农户、零售运销、团体会展和网络销售等模式适应不同市场需求。对龙头企业培育,应坚持政府引导、社会支持、市场运作、规范管理,以市场整合文化资源,以节会培育文化品牌,以改革创新引领企业发展。采取技术指导、专业培训、信息服务、减免税费、资金帮扶、商标注册等多种形式,催生新办一批龙头企业,培育打造一批市场主体。这些龙头企业应向集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集群化、规模化发展。创造更多的销售量,让特色文化产品成为带动老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性产业。

(4)树立品牌意识,精心打造富有企业特色的文化产品

一个文化产业品牌凝聚和体现着一个地区的功能、理念、整体价值取向,它在给地区带来社会效益的同时,也推动着经济发展。老区文化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在特色文化建设方面做更多基础性的工作。一方面加强民俗文化宣传和发展,举办有地域特色的节日文化活动,引导市民群众积极参与。围绕重点发展的红色文化旅游产业、民族民间艺术品创作等主导文化产业,进行科学规划布局,建设一批富有特色和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基地。另一方面积极参与省内外的文化交流活动,进一步加大宣传和影响力度,提升其文化附加值,在挖掘和发扬自身丰富文化历史资源的同时,借鉴和吸收省内外优秀文化思想,形成具有老区特色的文化品牌。甘肃老区文化产业发展资源比较丰富,老区应该突出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条主线,从老区发展的全局上整合文化资源,树立品牌意识,打造“红色南梁、会师圣地、岐黄故里、崆峒文化、周祖圣地、西王母故里、庆阳香包”等品牌,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中医药养生保健、农耕文化节体验、民俗文化创意产业,使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来提升文化产业的综合竞争力,从而促进老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5)依靠信息化技术,提高文化产业科技含量

伴随着通讯、电脑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打造网络宣传和推介平台,开拓民俗文化产业市场,推动特色文化产业转向现代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现代通讯与网络技术,加大本土文化宣传与推介,例如建立相关主题的网站和交流交易系统,问本土文化走出去、和请进来建造一个良好的沟通聚到。比如,建立网上本土文化博物馆、展览馆、贸易交易平台等,从而有效地提高民间文化旅游服务、演出娱乐、展览等行业的竞争力。例如,用计算机技术制作出精美的企业香包文化产品动漫、视频、图样,并配以相关的场景和解说词,在互联网上传播,从而使得消费者可以通过这个全球化的智能网络,检索到感兴趣的产品,进行网上交易。

(四)因地制宜,提高农村扶贫产业市场竞争力

全国多年的扶贫经验证明,产业扶贫是脱贫的必由之路。没有产业发展带动,很难脱贫;缺乏产业支撑的脱贫,也难以持续。给钱给物只能是救急解渴,兴办产业才能开流活源。推进产业扶贫,首先要明确其经济属性,必须坚持市场导向,遵循市场和产业发展规律,找准产业项目与贫困户增收的结合点(冯华2016)。

1.老区扶贫产业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甘肃革命老区扶贫产业中存在的最严重问题是产业选择盲目跟风,产业市场适应能力差。

(1)养殖产业培植市场调查不足

甘肃老区目前的扶贫养殖业基本上集中在猪、牛和羊三个畜类方面,在养殖产业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于销售渠道和市场需求缺乏准确调查。对于养殖达到一定规模的养殖户来讲,由于本地市场需求较小,而外地市场渠道建设层次较低,导致销售承受很大压力。甘肃老区的养殖业销售市场基本集中在本地市场,只有在市场整体需求旺盛时才有周边临近市县客商采购,更普遍的情况是销售依靠本地市场。这种情况严重影响着养殖产业扶贫效果。第二,对于扶贫对象的行业竞争能力缺乏准确评估。经过调查,老区双养殖扶贫时,对于扶贫对象在养殖技术、管理水平和市场知识等方面的评估不足,也未做相应的培训,导致扶贫对象面临更严峻的压力,甚至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

(2)特色种植业选择市场不考虑市场需求

甘肃老区目前扶贫产业中规模最大是苹果种植产业,也是困境最严重的产业。据统计2015年全国苹果种植面积超过了4000万亩,产量超过了3000万吨,是有纪录以来我国苹果生产历史上最高的一年。[20]照此计算,已经达到了全国人均22公斤的可怕程度。另一方面,2015年1-5月,全国苹果出口同比下降31%,而同期苹果进口同比增长366%,金额增长387%。产量持续增加,出口却在萎缩,更加令苹果销售面临窘境,这是目前苹果产业的宏观竞争环境。

甘肃苹果种植面积已经居全国第二位,省内苹果种植面积主要集中在平凉、庆阳、天水(含陇南的礼县、西和县)为主的陇东南黄土高原和中部黄河流域转移。[21]在严重饱和的市场需求形势下,去产能、供给侧改革对于老区苹果产业来讲也是绕不开的话题。

2.遵循市场规律,精准兴办农村扶贫产业

产业扶贫就是要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这种能力本质上是一种资源优化配置的内源型发展能力,核心是建立在准确分析要素禀赋基础之上的产业发展。产业发展既要调动当地潜能,又要吸引和嵌入外源性资源;既要发展比较优势,又要培育区域竞争优势;既要加强资源开发,又要注重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实现老区产业扶贫,一是依托老区资源比较优势,遵循需求弹性、技术、关联强度和动态比较优势原则选择主导产业,充分发展现代农业、特色旅游业、资源深加工等特色产业,健全良好的基础设施保障,继而推动关联产业及其本地化、多样化,抢占产业链条高端,逐步实现区域以产品、龙头企业等为中心的产业集聚,助推贫困人口就业与提高收入水平,实现减贫脱贫。比如老区的苹果产业,在已经形成的平凉“静宁金果”、“庆阳金果”的品牌基础上,有规划的在特定区县继续发展高端产品,走生态化、绿色化的路子,推进苹果产业供给侧改革。二是考虑通过有选择的产业承接方式,完善多层次网络状区域协调平台,选择环境友好、技术水平较高、带动能力较强的产业快速起步。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中草药种植、特色农产品加工都是甘肃老区可以大力发展的产业,扶贫带动效果明显,关键是要在科学地市场调查基础上,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产业发展区域和规模。三是注重完善贫困区域产业发展所需的科技推广、农村物流、金融支持、信息咨询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产业扶持力度,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