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陕甘宁边区时期甘肃革命老区反贫困政策与合作扶贫经验

陕甘宁边区时期甘肃革命老区反贫困政策与合作扶贫经验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陕甘宁边区时期,以反贫困为目的农业开发政策,对于当前的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经验和启示。陕甘宁边区时期甘肃革命老区经济和发展取得了极大的成果,但也付出极其惨重的生态环境代价。这是陕甘宁边区时期革命老区合作社事业对目前精准扶贫工作的又一重要启示。

陕甘宁边区时期甘肃革命老区反贫困政策与合作扶贫经验

陕甘宁边区时期,以反贫困为目的农业开发政策,对于当前的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经验和启示。甘肃革命老区的互助合作运动是以合作的方法,组织广大群众,集中力量发展各种事业,推动经济建设,满足抗战的需要。这种互助合作运动积累的宝贵经验,对今天进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和农村扶贫仍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脱贫基本出路在于推动扶贫产业发展,发展必须注重生态保护

贫困的老区要脱贫,发展经济是第一要务。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支撑。一个地方经济的发展必须以产业作为支撑。这是解放前老区脱贫致富和经济发展留给今天老区精准扶贫的最大启示。在当时社会生产力较低、人民文化素质普遍较差、政治和社会环境极其恶劣的形势下,老区基本解决了农民生活温饱问题,维持了社会稳定,保证了抗战的物质需求,在此过程中,培育、扶持各种产业是最重要的原因。

革命老区当前的精准扶贫工作,必须坚持发展优势脱贫产业为脱贫之本的理念。扶贫产业发展必须因地制宜,不能盲目跟风。在当时条件下,革命老区结合地方资源优势,准确把握市场需求,科学选择产业发展方向,成功实现了改变贫困面貌、保证抗战需求的目标。这一点也和当前甘肃革命老区扶贫产业发展不顾市场需求特点、盲目跟风的现实形成了对照。

扶贫发展绝对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陕甘宁边区时期甘肃革命老区经济和发展取得了极大的成果,但也付出极其惨重的生态环境代价。这是当前革命老区精准扶贫必须汲取的教训。甘肃革命老区生态环境脆弱,要发展经济,首先要把恢复和保护生态作为前提。在建设活力迸发的经济生态的同时,也要把建设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作为重要目标。

(二)一切扶贫工作从实际出发,扶贫组织形式多样化

当时革命老区的农村互助合作,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在广泛动员的基础上逐渐开展的。当时农业生产条件落后,生产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在这种局面下,互助合作发展根据各地的生产力水平发展实际,组织形式和经营规模各不相同,不搞一种整齐划一的模式。

当时的合作社发展提出的“反对包办代替”和“民办官助”原则对今天的老区扶贫工作,有很大的启示作用和借鉴意义。今天的扶贫工作,干部的付出有时并不能令农民完全满意,有时甚至还会抱怨。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干部在扶贫中是“替民做主”代替了“让民做主”。少数双联扶贫干部习惯包办代替地解决问题,结果是“好心办坏事”。甘肃革命老区的扶贫产业过程经常催生一些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反思陕甘边时期革命老区的扶贫工作经验,面向群众,尊重群众在脱贫中的主体地位应该是最重要的经验。

尊重困难群众的脱贫主体地位,就是要坚决实施“精准扶贫”。扶贫措施和方案必须具体到户、到人,尊重农民的差异化需求,扶贫产业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根据扶贫对象致贫的不同原因,针对性地帮助其选择脱贫产业。

(三)培养干部,加强领导是实现脱贫目标的关键

陕甘宁边区时期甘肃革命老区合作社干部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有多年合作社工作经验,对合作社有明确认识,但工作方法较为保守的“老干部”。第二类是政府委派、善于领会和执行政府政策和法令,但合作社工作经验威信不够的干部。第三类是有工商工作经验但成分复杂、对合作社认识不足的干部。

为保证合作社事业的成功,当时针对三类不同类型的干部,政府采取了差异化的培养方案。第一类干部主要提高综合素质,克服保守作风,培养工作骨干;第二类干部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培养合作社干部领导核心;第三类干部侧重其业务素质的培养,加强政治立场的引导,保障合作社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培养大批政治坚定、观念新锐、作风优良、吃苦耐劳、真抓能干的扶贫干部队伍是革命老区精准扶贫工作获得成功的关键。这是陕甘宁边区时期革命老区合作社事业对目前精准扶贫工作的又一重要启示。

甘肃革命老区扶贫需要的是接地气、讲正气的扶贫干部。精准扶贫要靠干部组织实施,引导贫困户自力更生,干部的引导作用十分重要。不接地气的干部找不准“穷根”,只热衷于大上项目、造声势,扶贫采取撒胡椒面的做法。这种干部对于革命老区精准脱贫绩效会带来严重的制约作用,也会严重浪费宝贵的扶贫资源。接地气就是能够深入群众,建立密切的帮扶关系,了解困难群众真实想法,能够拿出切实可行的扶贫对策和措施。讲正气要求双联扶贫干部真正深入困难群众,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基层问题,全心全意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克服不情愿的消极应付和浮夸冒报的工作作风

甘肃革命老区在从陕甘边时期到解放前的斗争和生产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扶贫经验,形成了“面向群众、顾全大局”的“南梁精神”。回顾总结这一时期的扶贫工作经验,对今天革命老区从事精准扶贫工作的干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把老区优良的党群、干群关系薪火相传

本章参考文献(www.daowen.com)

1.徐晓军,胡倩.反贫困的理论[EB/OL].中国经济新闻网http://www.cet.com.cn/ycpd/sdyd/773939.shtml。

2.张伟宾,汪三贵.扶贫政策、收入分配与中国农村减贫[J].农业经济问题.2013.02:66.

3.李小云唐丽霞许汉泽.论我国的扶贫治理:

基于扶贫资源瞄准和传递的分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04:90.

4.谭琳琳,帅传敏,张先锋.农村扶贫开发模式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207.06:100.

5.秦燕.陕甘宁边区时期农业开发政策的环境效应[J].开发研究.2006.04:125.

6.陈淑丽.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开荒[J].魅力中国.2011(17):280.

7.左健之.从物价高涨说到抗战中的民生问题[J].解放.1940.1.30:第97期.

8.吴焕焕.陕甘宁边区乡村互助合作研究[D].中国知网.学位论文库http://xueshu.baidu.com/s?wd=paperuri%3A%289004c7a8c2ed38 d73a466b6d5b3021b6%29&filter=sc_long_sign&tn=SE_xueshusource_2kduw22v&sc_vurl=http%3A%2F%2Fcdmd.cnki.com.cn% 2FArticle%2FCDMD-10719-1011285715.htm&ie=utf-8。

9.《任弼时选集》[M],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0.黄承伟,覃志敏.论精准扶贫与国家扶贫治理体系建构[J].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5.1:131.

11.李鵾,叶兴建.农村精准扶贫:理论基础与实践情势探析[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5.2:26.

【注释】

[1]庆阳老区光荣的革命历史.西北革命历史网http://www.htqly.org/Detail.aspx?Id=945。

[2]两家在农具、更牛甚至是劳动力方面互助合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