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中国农村扶贫模式的研究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反贫困研究”课题组(1998)首次明确提出了“扶贫模式”的概念,认为扶贫模式与治理结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贫困是社会问题,反贫困需要组织和动员包括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在内的社会各方面资源,共同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和消除贫困的双重目标。汪三贵(1994)概括出了对贫困地区两种经济开发模式,即以资源为主体的资源依托型,以资金积累为主的资产积累型和以技术带动的技术驱动型模式。朱凤歧等(1996)对我国的5种扶贫模式,陈斌文(1998)提出重视因地制宜和扶贫攻坚模式,对扶贫工作产生了很大的指导作用,对于研究和实施精准扶贫也有积极作用。卢淑华(1999)在对3种常见的扶贫模式进行比较之后提出,“公司+农户”扶贫模式是农民摆脱贫困、走向市场的重要途径。国家统计局农调队(2000)从政府扶贫资源传递角度提出了贴息贷款、以工代赈和财政扶贫3种农村扶贫模式。赵昌文、郭晓鸣(2000)比较了不同的扶贫模式后认为,政府支持背景下的农户参与式扶贫模式是贫困地区扶贫活动的理想选择。何道峰(2001)认为,扶贫模式可以定义为扶贫方法与技巧的集合。曹洪民(2003)以系统理论为基础,把中国农村开发式扶贫模式分为决策、传递、接受、控制四个内部组织子系统,并对各子系统的主体结构和运行机制进行了分析。
(二)关于中国农村扶贫效率的研究
我国扶贫发生率的降低和脱贫速度的减缓,引起了人们对政府扶贫效率问题的关注和研究。徐德徽(1997)对贫困地区内部经济差异及其对扶贫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庞守林、陈宝峰(2000)对甘肃和宁夏“三西”地区的扶贫资金对农业产出的贡献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提高扶贫效率的建议。刘冬梅(2001)对1990—1997年国家级贫困县政府开发式扶贫资金的投放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帅传敏、孔祥智等(2005)对联合国WFP援华26年的“以工代赈”项目在中国农村扶贫开发中的作用和影响进行了研究,指出WFP援华项目使贫困地区3000多万人受益,对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精准扶贫”
黄承伟和覃志敏(2015)通过阐述精准扶贫的内涵、外延和理论基础,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现精准扶贫和大规模减贫所经历的扶贫治理体系变迁过程。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扶贫开发目标呈现多元化特点,扶贫治理体系围绕片区精准和个体精准建立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扶贫战略格局。(www.daowen.com)
公衍勇(2015)系统地总结了“精准扶贫”问题的提出过程,概括了精准扶贫的内涵。
李鹍和叶兴建(2015)从学术层面剖析精准扶贫的含义、理论基础和实践来源,并根据实地调查指出当前精准扶贫的工作重点和实施困境,探索完善和优化之策。
(四)关于双联问题的研究
目前开展“双联”工作的省份很多,关于“双联”行动的研究普遍是政府工作报告、总结,或者是地区、政府部门“双联”工作的问题调研。宋圭武(2015)从哲学、政治、经济、文化方总结了“双联行动”的理论价值和其在现实扶贫工作中的效果。中共甘肃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15)把双联行动探索和精准扶贫的路径联系起来,提出了结合“双联行动”施精准扶贫的路径。通过文献检索,对于双联行动系统全面的研究并不多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