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然,当年汉阳铁厂购置的炼钢炉,确实有两种型制,一是贝色麻炉(以下称贝炉),一是马丁炉。贝炉,系1855年英人亨利·贝色麻发明的,为酸性转炉,因不能去磷,只可适宜冶炼含磷较低的生铁;马丁炉,系1867年由德人西门子与法人马丁合作发明的平炉。当年汉厂所置实为碱性平炉(盖平炉与转炉均有酸性与碱性之分),则可去磷,适宜冶炼高磷生铁。大冶所产之铁矿石,多数(请注意并非全数)含磷较高,故用此种矿石所产生铁,只适用此马丁炉冶炼,所产之马丁钢则含磷低,不易脆裂,更宜于轧制钢轨。因此,当年汉厂购置的贝炉,不能去磷,确有缺陷,张之洞在未能完全弄清楚矿石品质的情况下,就去订购机炉,确是一个失误,值得后人引为鉴戒。但是当年实际情景,远非如叶景葵(揆初)于民国初年所描绘的那样。如说张氏面对承造机炉的英国厂家,竟“大言曰:中国之大,何所不有,岂必先觅煤铁而后购机炉,但照英国所用者,购办一份可耳”;又说英国厂家于是“故照英国所用酸法配置大炉,另以硷法制一小炉媵之;其意不过为敷衍主顾而已”。[6]此则材料,民国初年就曾披露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被几种大型史料书相继辑录,广为流传,多数论者均引以为据,对张氏大加揶揄贬斥。叶氏所云,全为虚妄之说。如所云对英厂订购机炉的那番言语,是经驻英公使薛福成转达的。但张氏订购机炉之时是在两广任内,其时驻英公使为刘瑞芬,而薛福成时尚在国内,故此事在薛氏《出使日记》中只字未载,而张氏文集文稿亦无迹可寻。又如所云英厂为张配一酸性大炉,另以一碱性小炉作陪衬来应付张氏,亦不尽然。已往论者之所以相信此则材料,除确实存在酸性炉不适宜大冶矿石品质此一层事实外,还有依据早年厂矿调查记载,当年汉厂的炼钢炉,一为容积8吨酸性贝炉两座,计为16吨;一为容积10吨碱性马炉一座,果合所谓一大一小之说的缘故。但据近年发现的更为原始的记载,证明此一大一小之说,亦非实情,甚或相反。如近年刊布的所谓盛宣传档案资料,内中即有张之洞向英国所置机器等设备清单一纸,明白记载:各5吨之贝钢炉两座,10吨之马丁炉一座。[7]即是说酸性与碱性两种钢炉,计各为10吨,无分大小。又据当年在汉厂充炼铁总管的卢森堡人欧仁·吕柏(亦作卢柏)所撰“回忆录”,则说:贝炉车间装有两台5.5吨炉子,马丁炉车间装有一台12吨的炉子。[8]按此说更为碱性炉的容积大于酸性炉的了。此两种史料所记,虽亦不尽同,但相差无几,且更为原始,当可信。这又足资证明叶氏所述之不实。
再进一步看,张之洞在铁厂开始筹建阶段,也并非对煤铁资源不闻不问、对炼钢炉型制完全一无所知。如早在广东期间,就有资料表明,他曾致电湖北巡抚奎斌,令他“详询”或“遣人密查”过大冶铁矿的情况,[9]至于奎斌如何查询回复张之洞的,尚不得知。但随后又有资料表明,张氏确曾同驻西欧的使臣讨论过炼钢炉型制问题。如驻德公使洪钧电告张氏:“炼钢二法:曰别色麻(即酸性炉),日托麦旋(指碱性炉),视铁质内磷之多寡,炉亦异制。”张当即复电说:“炉须兼能炼有磷者。”[10]笔者列举这些资料,并非要掩饰张之洞造成的事实上的失误,更非不需总结吸取历史教训,而只是说,对张之洞这一历史人物,要置于当年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客观地予以评析,不应过分苛责,更不可一味对他讥笑甚至攻讦。要知道,在当年关于选择炼钢方法或炼钢炉型制,是个较复杂较困难的问题,要选准,并不如想象的那样简单容易。(www.daowen.com)
顺便还要指出,关于汉阳铁厂当年存在酸碱二法问题,尚有一些疑窦,需进一步澄清。众所周知,汉厂炼钢炉型制的失误,是到盛宣怀招商承办八年之后,于1904年经当时汉厂总办李维格再度出洋考察,方查明“铁矿石与炉座凿枘之病”,从而对炼钢设备实行了“废贝炼马”的改造,即拆除贝色麻钢炉、增扩建了马丁钢炉,始得以彻底纠正过来。但问题是酸碱二法的提出,却非始自此时。正如上述,早于张之洞在广东时即已知有此二法,且还提出所订机炉“须兼能炼有磷者”,何以英国梯塞德厂仍配置了不能炼有磷的贝色麻炉?再者,当年负汉厂建设全责的首任总管(即总工程师)英人贺伯生及其继任比人白乃富、德人德培一干人等,何以均未发现此“凿枘”之病?何以未采取任何补救措施?及至盛宣怀接办之后,此酸碱二法更是铁厂华洋人员经常议论的话题,尤其在洋员中,有主碱法者,有主酸法者,也有主将酸碱二法“相并”使用者,还有主采酸法但需精选含磷低的矿石与焦炭者,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当年事实看,铁厂在一个较长时间仍主要采酸法贝炉炼钢,因此法较碱法平炉出钢快速,可应急需,只需在矿石与焦炭含磷上打些主意而已。此不过是一治标办法,所产钢材仍不能保证质量,故每将所产钢轨交验时,有的洋员竟大做手脚,另将用马丁钢轧制的样轨去充抵。可见当时已明知马丁钢优于贝色麻钢的事实,而并非如李维格所言,是等他日后出洋考察始知此“凿枘”之病的。举出这些,只想说明当年实情并不如想象的那样简单,此中更有一些值得我们今天深思总结之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