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全球视角下的新兴技术创新位势跃迁

全球视角下的新兴技术创新位势跃迁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应该前瞻性地实施拓展战略主导的创新政策,以促进国内新兴技术企业全球创新位势跃迁,实现弯道超车。事实上,技术能力的战略价值,仅局限为“鱼”的层面,揭示不了技术构筑企业竞争优势的理论根源。相比之下,国内新兴技术企业则处于相对外围的位置,创新成果处于相对劣势地位。在揭示全球创新位势动态演化机制基础上,提出本土新兴技术企业全球创新位势跃迁路径,包括决策内容、影响因素和典型路径选择。

全球视角下的新兴技术创新位势跃迁

本书针对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既有范式存在的局限性,提出全球创新位势概念作为创新全球化情境下国内新兴技术企业创新战略的新思维。全球创新位势,是创新组织的创新活动在知识立体地图中的定位,具有平面维度的创新位和海拔维度的创新势两个维度。全球创新活动按照过程和模块两个逻辑解构,同时采用科层和网络两种方式建构,形成全球创新位势演化的组织载体,创新主体的跨国双元学习和“鱼/渔”效应,构成全球创新位势的演化机制。国内创新企业全球创新位势跃迁总体上存在两大典型的战略:突破战略和开拓战略。技术范式特征、市场特征和本土/全球创新位势落差等三大关键因素影响了国内企业全球创新位势跃迁的路径选择。应该前瞻性地实施拓展战略主导的创新政策,以促进国内新兴技术企业全球创新位势跃迁,实现弯道超车。

1.由技术能力到创新位势:创新战略的范式转变

全球创新格局正在发生新一轮动态演化,国内新兴技术企业的创新活动迎来崭新格局。经过数十年发展,国内新兴技术企业已经积累了强大的技术能力,并借此在国内外市场上建立了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然而,随着国际产业竞争加剧和资源环境约束等多方面压力的增加,基于技术能力的市场扩张战略已经面临瓶颈,构筑创新能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成为大势所趋。既有的技术能力范式,只衡量了企业所具备的技术能力这一结果。事实上,技术能力的战略价值,仅局限为“鱼”的层面,揭示不了技术构筑企业竞争优势的理论根源。与技术能力作为“鱼”的属性不同,创新能力更进一步具有“渔”的属性,揭示“技术从何而来”。从而更加深刻地揭示了技术竞争优势的根源问题。毫无疑问,创新能力构建是国内新兴技术企业的战略选择,理论上也取代技术能力成为国内新兴技术企业创新发展的主流范式。不论是技术能力还是创新能力,这两种传统技术研究的基本范式,都缺乏全球视角下的跨国比较,特别是与旗舰企业之间的比较一直以来未被足够重视。在创新全球化和国内新兴技术企业寻求创新驱动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的战略背景下,从全球视角来审视国内新兴技术企业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相对位置、全球创新高地中的相对优势,范式突破尤为紧迫、理论创新势在必行

因此,针对传统技术能力与创新能力两种范式的局限性,本书基于全球化创新、与旗舰创新企业比较的视角,借鉴位势思想,整合技术结构范式与知识位势等理论成果,提出并构建全球创新位势这一新的研究范式和理论概念,来审视全球创新格局中国内企业与旗舰创新企业在全球创新版图中所处的相对位置,在全球创新高地中所具有的相对优势。现实中,发达国家旗舰创新企业的创新活动,往往占据创新位的核心位置,且在核心位置具有显著的成果优势,表现为占据创新势的领先地位。相比之下,国内新兴技术企业则处于相对外围的位置,创新成果处于相对劣势地位。国内企业的创新战略取向,正是在创新位上向核心位置迁移,并取得创新势的攀升。

基于技术系统的迭代性、立体性和全球性,知识立体地图全面地刻画全球知识系统的基本格局。创新组织和企业所开展的创新活动,正是发生于这一知识立体地图之中,具有水平维度的创新位和海拔维度的创新势两个空间参数,由此形成全球创新位势的理论概念。全球创新位势是动态演化的,其机制在于创新活动的动态组织和创新主体的学习与创新行为。在揭示全球创新位势动态演化机制基础上,提出本土新兴技术企业全球创新位势跃迁路径,包括决策内容、影响因素和典型路径选择。全球创新位势研究,是创新战略研究的新思维,理论上拓展创新能力研究的全球化视角和分析范式,实践中对本土新兴技术企业创新发展路径选择具有启示意义。

2.全球创新位势

(1)知识立体地图。技术系统具有迭代性、立体性和全球性。特定领域的技术,基于技术之间的逻辑联结和因果关系,构成具有特定立体结构和范式特征的技术系统。第一,技术系统的迭代性。技术系统具有迭代属性,迭代是从哲学视角、技术本位层面,按照技术的内在逻辑对技术系统的解构。技术系统包括两大核心要件:异质性知识与迭代规则。其中,异质性知识包含三大范畴,即“科学知识(Science)——技术知识(Technology)——产品知识(Product)”。迭代规则:单一的科学知识粒子本身并不具备解决现实问题的技术功能,多个科学知识粒子通过一定的逻辑架构,聚合在一起才能具备特定的功能含义,形成技术知识。如基础科学领域的生物化学知识,需要与特定病理知识按照一定的因果逻辑关系进行聚合,才能达成药品某一方面的技术知识,这一因果逻辑即为“科学→技术”的迭代规则。同理,单一的技术知识只具备医药产品的某一方面性能,只有多个技术知识按照一定的接口标准和因果逻辑关系进行聚合,通过第二次“技术→产品”的迭代,形成技术系统才能达成完整的产品核心功能。第二,技术系统的立体性。考察技术系统的因果关系框架,技术系统中异质性知识的作用是不同的,部分知识是技术系统的枢纽性知识,在因果逻辑关系网络中处于核心地带,具有较高的网络中心性和知识引用率,是其他知识的逻辑前提,或者影响甚至决定着其他知识的生成与功效,往往具有复杂性、隐蔽性和动态性,需要在长期积累、检验和再生的基础上实现优化升级。另有部分知识是技术系统的辅助性知识,处于因果逻辑关系网络的外围地带。放置在经济和商业环境下考察技术系统,不同知识及其引发的技术系统革新,其经济价值具有显著差异。具有高经济价值和影响的知识,则处于技术系统更加核心的地带。知识的因果网络中心性和经济价值差异性,决定了特定知识处在知识地图中的何种位置,即“知识位”。显然,知识位揭示了知识所处的平面位置,但是并未揭示知识的海拔水平。处于核心位置的知识,并不必然地意味着高水平。因此,技术系统的知识地图,具有立体性。第三,技术系统的全球性。伴随着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历史趋势,创新活动的全球化也是大势所趋,从全球范围内考察技术系统是技术研究所必需的时空视野。

(2)全球创新位势。创新是技术系统的革新,包括异质性知识的再创造和范式特征的再创造。创新位势,即特定创新活动在技术系统的立体结构中所处的特定空间位置。按照技术系统的立体性,创新位势具有水平的创新位和海拔的创新势两个维度(见图7-3)。

平面维度:创新位。特定创新活动,基于对其他创新活动的影响和创新所引发的经济价值,决定其在创新地图中的位置。部分创新活动处于技术系统的中心地带,这类创新活动具有连锁反应,会按照技术系统的知识逻辑强势地产生新的创新活动,或者影响其他创新活动。同时,这类创新活动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与商业意义。

图7-3 创新位势立体地图图

海拔维度:创新势。创新势衡量创新所取得的水平高度。按照对技术系统的变革力度,创新势总体上具有显著差异的层次,即基于既有技术范式、在技术系统中实现关键技术的创新,如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技术对传统自然吸气技术的突破性创新;基于新的技术范式重构、对既有的技术系统实现颠覆式创新,如新能源汽车发动机技术对传统汽车发动机技术范式的颠覆性创新。

从创新位势的平面和海拔两个维度来考察全球范围的创新活动,可以绘制出全球创新位势立体地图。在全球创新位势立体地图中,不同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动占据一定立体空间,创新竞赛的本质正是对这种立体空间的争夺。

(3)构筑全球创新位势:国内新兴技术创新的战略新思维。历经数十年技术引进、吸收与追赶,国内企业已经具备了相当的技术能力。然而,获得丰富的技术能力之“鱼”,并未从根本上增强国内企业在全球范围的技术竞争力,甚至一定程度上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尴尬困局。伴随着国内企业在技术能力上的提升,构筑创新能力、学会创新之“渔”成为国内企业转型升级战略的主流观点。但主流观点多集中于创新能力构建本身,揭示“何为创新能力”“如何构建创新能力”等微观策略问题,而忽略了“在哪里创新”的关键战略问题。创新位势,不是关注“如何构筑创新能力”的问题,而是关注“在哪里构筑创新能力”的问题。因此,突破传统技术能力与创新能力两种范式的局限性,需要基于全球创新位势地图来构筑全球创新位势。

3.全球创新位势演化机制

全球创新位势立体地图,描绘全球创新活动的静态图景。现实中的全球创新活动,存在十分丰富、跨越国界的竞争与合作,通过这种跨越国界的解构与建构,形成动态的全球创新格局。创新活动的全球化解构存在两种机制:过程解构模式和模块解构模式。创新主体之间进行的网络化建构与跨国研发并购两个机制,形成创新流动的全球化组织载体。国内创新正是嵌入在创新活动解构与建构的全球化情境中,且正在实现由技术能力蓄积到全球创新位势跃迁的转变。

(1)创新活动全球化解构的双重机制。第一,创新活动全球化的过程解构。对企业研发活动、生产制造、品牌营销等不同创新环节进行外包,通过差异化分工和网络协作来达成创新。其中研发活动的创新过程还进一步按照“科学发明→技术研究→产品开发”(缩写为STP)所构成的创新过程进行解构。对于粒子式的单体产品而言(如手机屏幕),其创新过程包括基础科学研究、产品核心技术发明、新产品开发和设计、生产制造工艺技术创新、品牌构建和市场营销以及顾客服务创新等方面(见图7-4)。在市场厚度和供应能力充分的条件下,单体产品的生产与创新过程会发生基于过程的解构和分工,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空间配置和网络治理,形成创新活动全球化解构的过程逻辑。就国内创新企业在全球流程重构中的地位而言,旗舰创新企业往往承担着核心技术发明、产品设计以及品牌营销等创新流程的高端环节,而国内模块创新企业承担着外围技术研发、产品制造等创新流程的低端环节。

图7-4 创新活动全球化的过程解构分工模式图

第二,创新活动全球化的模块解构。创新活动由架构产品向模块化产品解构,即以产品为载体的创新活动随着架构产品按照“模块—架构”的产业链纵向逻辑进行解构。伴随着复杂产品全球生产网络成为全球化生产协调的主要组织形态,20世纪90年代模块化理论开始兴起。模块化理论认为,在产品可分解性、界面标准化、市场厚度和供应基地等四个因素驱动下,产品内部会发生模块化分工。而技术创新便伴随着这一分工过程得以扩散,产业创新模式也会发生根本变化,原本以单一组织完成的创新活动解构为架构产品企业的架构产品创新和模块产品企业所开展的模块内部“胶囊式”创新,并通过标准化的界面规则进行模块和架构两个层面创新的协同治理。(www.daowen.com)

(2)全球创新网络建构机制。第一,跨国科层组织机制。在全球创新位势地图中,各创新组织占据一定的创新位势版图,创新位或在核心或在外围,创新势或高或低。在创新竞争格局下,创新组织制定创新战略,并谋划创新位势地图中的目标地域、绘制技术蓝图。为了高效地达成技术蓝图,通过外部获取与内部创造完成知识拼图,完善自身知识体系。创新在自造或者购买的决策中,按照与自有知识逻辑连接的复杂性、对稀缺知识的可控性,以及阻碍竞争对手获取知识的三维决策框架进行。如果知识在创新组织外部,且与自有知识的逻辑连接复杂,可控性差而且可能会被竞争对手获得,创新组织的最佳策略就是采用并购的手段,将创新活动纳入组织内部,通过科层化治理方式获得创新,从而进一步完善创新位势版图。近年来,全球创新位势地图中出现两个趋势:①国际旗舰创新企业在中国等新兴的创新经济体中设立研发机构或者进行跨国研发并购,更多环节的创新活动在创新后发国家落地;②中国本土创新企业为了获取发达国家创新资源,采用逆向研发并购(如吉利并购沃尔沃),或者在发达国家设立研发分支机构以期获得创新溢出的方式,从而实现全球创新位势的攀升。

第二,跨国网络缔结机制。创新活动在全球创新位势版图中的分布,涉及两种基本的企业角色,即模块企业和架构企业。在创新活动解构的基础上,这两类企业进行跨国的网络建构。按照创新过程解构的创新活动,形成两种网络联结:①模块间跨国联结,即“国际旗舰企业的模块创新→本土企业的模块创新”联结,如新松机器人为发那科(FANUC)提供工业机器人减速器的ODM业务;②架构间跨国联结,即“国际旗舰企业的架构创新→本土企业的架构创新”联结,如“ABB—上海新松”“德国大众—上海大众”“苹果富士康”等。按照创新模块解构的创新活动之间也存在两种典型联结:①跨国采购联结,即“旗舰模块创新→本土架构创新”所构成的跨国创新联结中,架构创新企业由于缺乏核心模块的关键技术,向旗舰模块创新企业购买架构产品的核心模块。在这种联结中,架构创新企业为购买者角色,而旗舰模块创新企业为供应商角色。②供应联结,即“旗舰架构创新→本土模块创新”所构成的跨国创新联结中,国内模块创新企业为旗舰架构创新企业提供模块化(或定制)的产品零部件,此时国内模块创新企业为跨国供应商角色,而旗舰架构创新企业为跨国购买者角色。

第三,跨国双元学习机制。跨国创新组织方式为创新企业跨国的知识学习构筑了组织载体,创新组织基于创新位势差距和企业家精神与学习才能,利用科层或者网络组织进行跨国的双元学习——跨国探索性学习和跨国利用性学习。国内创新企业采用三种方式进行跨国探索性学习:公共的科学知识系统、伙伴旗舰创新企业的创新溢出或者在发达国家设立研发机构。而核心零部件的跨国采购、跨国研发并购或者承接旗舰创新企业的创新转移,则是跨国利用性学习的三种主要方式。跨国双元学习成为全球创新位势各创新组织间,利用知识流动从而修正全球创新位势版图的关键行为。

第四,全球创新位势演化的“鱼/渔”效应。国内企业嵌入创新活动全球化情境中,全球创新位势立体地图的动态演化,对国内企业具有双重效应——基于技术能力积累的“鱼”效应和基于创新位势跃迁的“渔”效应。处于创新位势地图核心和高端的旗舰创新企业,在其主导的全球创新网络中进行技术转移,对本土创新企业来说,这种技术转移是作为创新成果的知识,具有“鱼”效应;近年来,随着新兴市场的崛起,国际旗舰创新企业为了更好地贴近市场,从发达国家向国内进行的创新转移成为新趋势,创新转移是将知识创造的研发过程进行转移,对国内创新企业来说具有“渔”效应。全球创新位势演化的由“鱼”至“渔”的双重效应,为国内创新组织的全球创新位势跃迁提供了战略机遇。

4.全球创新位势跃迁路径

全球市场中存在两种战略租金,基于技术能力的市场租金和基于创新位势跃迁的创新租金。这两种租金分别代表着两种发展路径:基于市场规模扩张、攫取市场租金的“平推型”路径和基于创新位势跃迁、攫取创新租金的“攀升型”路径。经过多年发展,国内制造企业积累了相当强的技术能力,虽然“平推型”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发展瓶颈已经十分突出。国内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战略导向,迎来生死攸关的枢纽战役:由基于技术能力提升的创新低位市场扩张战略向基于创新能力构建的创新位势跃迁战略转型。

(1)创新位势跃迁路径的决策内容。国内创新企业在全球创新位势立体地图中实现创新位势跃迁,存在三对需要权衡决策、相机抉择的矛盾情境(见图7-5)。

图7-5 创新位势跃迁路径选择图

第一,原始创新与吸收创新。在创新资源获取路径上,国内创新企业需要权衡原始创新与吸收创新两种源泉。采用原始创新路径,需要国内创新企业通过编织自我中心创新网络,特别是基础科学网络,基于坚实的基础科学研究和知识积累,围绕核心技术进行研究与开发。原始创新需建立在丰富的基础科学研究和知识积累基础上,尽管创新起点高、创新难度大,但是一旦取得突破,对国内创新企业的全球创新位势跃迁具有决定性作用。而吸收创新,则主要是通过蕴含核心技术的关键零部件跨国采购、与国际旗舰创新企业进行合作等方式,来获取发达国家创新资源,特别是知识,在此基础上吸收、整合和再创新。虽然吸收创新是全球创新位势跃迁的有效途径,但是面临着跨国旗舰创新企业的严密封锁和激烈竞争。

第二,创新位迁移与创新势跨越。在创新位势跃迁战略上,国内创新企业需要取舍创新位迁移和创新势跨越两种基本导向。创新位迁移,意味着国内创新企业在全球创新位势地图中进行平面移动,将创新的聚焦点从原来位置向更加核心的位置移动。这需要国内创新企业探索新的知识领域、进行目标位置的选择和定位。创新位迁移存在巨大不确定性,表现在目标位置战略价值的高度不确定性、目标位置的知识产权封锁,以及迁移过程中对异质性、丰富性与动态性的新知识获取和整合的难度上。一旦创新位迁移至更加核心的位置,其对租金攫取绩效,特别是对创新租金攫取绩效的贡献将是突破性的。而创新势跨越,则是在原有全球创新位势地图平面位置上进行创新和突破,通过更深入地研究和开发取得更高水平的创新成果。相比于创新位迁移面临的不确定性,创新势跨越则要求国内制造企业具有更强的科技攻坚和突破性创新能力。

第三,创新租金与市场租金。租金攫取上,协同基于创新位势跃迁的创新租金和基于市场位势的市场租金两种价值。与创新位势原理相同,国内制造企业面临的市场也具有不同的市场范畴和市场梯度。国内制造企业全球创新位势跃迁战略,并非创新本位的技术突破,需要在系统的商业模式视角下将租金绩效纳入框架一并考量。在寻求全球创新位势跃迁获取创新租金的战略进程中,将全球创新位势跃迁成果转化为技术能力提升,并借此向价值更加丰富的核心市场迁移,向更加高端的市场梯度攀升,在全球创新位势和市场位势的协同中实现租金攫取。

(2)创新位势跃迁路径选择影响因素。国内创新企业全球创新位势跃迁,发生在多层次情境条件下。全球创新位势跃迁路径选择,是在跨时期的租金攫取绩效最大化假设下,基于多层次情境进行的路径比较和抉择。技术范式特征、市场特征和国内或全球创新位势落差等三大关键因素,会影响创新企业全球创新位势跃迁的路径选择。

第一,技术范式特征。技术范式复杂性是指基于技术本位的知识粒子及粒子之间二元因果关系的迭代次数。如果知识粒子之间的二元因果关系迭代次数多甚至导致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再明确,则技术范式具有高度复杂性;反之,则技术范式复杂性较低。譬如,大飞机技术是更加多元的知识之间经过几乎无数次的迭代之后所形成的复杂巨系统。而智能手机屏幕所涉及的知识粒子种类和数量则少得多,且迭代关系明确,则技术范式复杂性较低。技术范式动态性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时空范畴内现有技术范式进行突破和范式性创新的可能性。可能性越大往往意味着快速的范式更迭,动态性更高;反之,技术范式则具有稳定性和低度动态性。

第二,市场特征。基于需求视角的市场特征,指客户或者消费者所具有的厚度和梯度。首先,所谓市场厚度,指的是买方角度的规模和购买力。市场规模大、购买能力强,则市场具有高厚度;而市场规模小、购买能力弱,则市场具有低厚度。其次,买方需求的异质性和层次性造就市场梯度,譬如高端手机(Apple)和中低端智能手机(小米),Land Rover进口品牌越野车和Land Wind国产品牌越野车。事实上,正是基于市场厚度和梯度,才造就了在旗舰创新企业强势品牌与市场下国内制造企业宝贵的市场空间。

第三,国内/全球创新位势落差。国内创新企业和国际旗舰创新企业在全球创新位势地图中的位势落差,主要指国际旗舰创新企业和国内创新企业之间,在创新位势上的相对比较关系。在现实条件下,大部分旗舰创新企业在核心技术领域,相比于国内制造企业都具有显著的创新位势优势。国内/全球创新位势落差越大,这种优势越大。国内/全球创新位势落差具有自反馈效应,即在自发演化条件下体现为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但是,在建构主义条件下则可以实现弱者逆袭。

(3)全球创新位势跃迁路径选择。根据技术范式特征、市场特征和国内/全球创新位势落差等三大关键的情境因素,国内创新企业全球创新位势跃迁总体上存在两大典型的战略路径:突破战略和开拓战略。①突破战略。技术范式越复杂、成熟度越高、模块化程度越大,市场厚度和规模越大,且国内/全球创新位势落差越大,国内创新企业面临更加清晰和狭窄的战略情境,选择在全球创新位势平面地图中的原有位置,基于吸收创新、实现创新势跨越并攫取市场租金的突破战略路径,是理性的战略选择(如传统汽车产业)。②开拓战略。而技术范式越简单、成熟度越低、模块化程度越低,现实的市场厚度和规模越小,且国内/全球创新位势落差越小,国内创新企业面临更加模糊、动荡和宽广的战略情境,重新定位在全球创新位势中的位置,选择基于原始创新、实现创新位迁移并攫取创新租金的跨界战略,是正确的路径选择(譬如新能源汽车产业、人工智能等突破性新兴技术产业等)。跨界战略中蕴含着国内创新企业弯道超车的机会,将突破所谓“刘易斯拐点”,从根本上重塑全球创新位势立体地图。事实上,异质性国内创新企业所面临的全球创新位势战略路径,是由突破战略和开拓战略两个典型战略构成的连续谱,更多情况下是突破战略和开拓战略的均衡。就我国国内创新企业在全球创新位势中的追赶地位这一基本格局,前瞻性的创新和科技政策制定应针对不同产业创新的情境特征,在强化部分产业实施全球创新位势跃迁的突破战略基础上,更加注重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开拓战略,以逆转全球创新位势立体地图、实现国内产业创新位势跃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