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知识结构洞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分析

知识结构洞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分析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换句话说,知识结构洞的存在割断了知识节点之间的联结,遏制了知识多样性对新兴技术创新数量与质量的积极作用。反过来,当知识多样性程度高时,在同样的知识网络结构洞条件下,知识多样性除了自身对新兴创新绩效具有积极作用之外,还会遏制知识网络结构洞的消极作用。

知识结构洞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分析

具有特定多样性水平的知识资源,如何通过相匹配的知识网络结构进行组织,以最大化知识多样性对新兴技术创新绩效的积极作用?换句话来说,知识网络结构洞与知识网络中心势,对知识多样性与新兴技术创新绩效的倒U形关系,具有何种调节作用?知识多样性虽增加了新知识创造的可能性,但是也增加了知识的混沌,从而不利于新知识的创造。新兴技术创新需要采取与知识资源生态特征相匹配的知识组织方式,对组织内知识生态的系统秩序进行适度驾驭,知识网络结构洞与中心势正是这种关键的知识组织策略。知识动力机制刻画知识多样性与知识网络结构之间的匹配关系,形成知识动力影响新兴技术创新绩效的内在机制。

1.知识多样性与知识网络结构洞的交互效应

知识网络结构洞描述知识节点之间的联结状况,当两个节点之间需要通过第三方节点产生间接的联结时,第三方节点的自我中心网络便形成结构洞。以单个知识节点的自我中心网络为分析起点,考虑两种极端情况,一种为与节点A联结的所有节点之间不存在彼此联结,此时结构洞最大(见图3-7a);另一种为与A联结的所有节点之间两两相连,不存在结构洞(见图3-7b)。

图3-7 网络结构洞的两种简化情况图

当两种情况下知识元素之间的多样性都处于同一既定水平时,在结构洞最大的情况下,知识多样性与新兴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要低于无结构洞时的情形。知识网络结构洞最大时,与A相联结的知识节点之间不存在联结,意味着知识网络产生的新兴技术创新成果是基于知识节点A的逻辑演绎,其他节点更多的是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多样性知识的整合程度较低,每个节点潜在的创新功能未能发掘,多样性这一生态特征对新兴技术创新的积极功效未能发挥。相反,在无结构洞情况下,与节点A相联结的其他节点之间两两存在联结,这个联结改变了质量和数量两个方面:①创新的逻辑架构,不仅仅基于A知识节点,还基于三个同等重要的知识节点进行的创新,创新成果是按照所有知识节点构成的整合逻辑产生的,此时,这种整合效果充分考虑了每一个异质节点的多样性特征,从而充分发挥知识多样性促进创新的新奇性;②这一联结意味着知识整合可能性的增加,创造出不同知识组合的可能性增加,从而有助于促进创新数量。换句话说,知识结构洞的存在割断了知识节点之间的联结,遏制了知识多样性对新兴技术创新数量与质量的积极作用。反过来,当知识多样性程度高时,在同样的知识网络结构洞条件下,知识多样性除了自身对新兴创新绩效具有积极作用之外,还会遏制知识网络结构洞的消极作用。这一结论,可以由自我中心网络推演到整体网络。因此,可以提出假设:

假设4a:知识多样性与知识网络结构洞,在新兴技术创新中具有负向交互效应。(www.daowen.com)

2.知识多样性与知识网络中心势的交互效应

知识网络中心势,作为专业研发领域的确立,对新兴技术创新绩效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同时,知识网络中心势,会强化知识多样性与新兴技术创新绩效的倒U形关系。由于专业研发领域的确立,所以研发与创新活动才有了战略导向。在研发战略的导向下,多样性的知识元素具有明确指向,避免了多种知识元素的异质性导致的知识挖掘方向的消耗问题。新兴技术创新的过程,是对异质性知识元素潜在创新价值挖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元素的潜在价值理论上具有无穷多的可能,一旦缺乏研发战略的指引,多种异质性的知识元素难以形成合力,知识元素以分散的方向存在,难以对创新绩效起到积极作用,其结果可能是每个方向都有一定的创新含义,但是总体上却缺乏突出亮点和创新贡献。同样,以知识网络中心势的两种典型情况作为分析起点,以整体网络层面的知识网络中心势来刻画知识网络节点中心度的离差状况。考虑到两种典型情况,一种为知识网络所有节点之间两两相联,此时网络处于低中心势状态(见图3-8a);另一种为部分知识节点与所有节点相联结,而其他节点之间的联结不充分(见图3-8b),此时网络处于高中心势状态。

图3-8 网络结构洞的两种简化情况图

假设4b:知识多样性与知识网络中心势,在新兴技术创新中具有正向交互效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