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新兴技术创新网络的结构特点

新兴技术创新网络的结构特点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曹兴等通过分析新兴技术多核心创新网络形成机理,研究了新兴技术创新网络知识增长机制,构建了新兴技术多核心创新网络双重双向形成模型。因此,为减少非核心企业“搭便车”现象,应打造有多核心企业的新兴技术创新网络结构。结果表明,中部地区新兴技术产业创新网络协同度整体上呈现增长趋势,但是协同创新水平较低,且6个省的协同度差异较大。

杨春白雪等(2018)提出创新网络已成为新兴技术企业提高创新效率的有效方式。在新兴技术发展演化过程中,其网络结构会发生变化,创新主体在网络中的地位发生改变,一些创新主体成长为网络中的核心,呈现出多核心特征。实证研究发现,知识状态和认知邻近性均显著影响网络结构,知识势差对网络中心性的影响和认知邻近性对网络规模影响不显著,知识转移在知识因素对网络中心性和网络联结强度的影响过程中起中介作用。曹兴等(2019)通过分析新兴技术多核心创新网络形成机理,研究了新兴技术创新网络知识增长机制,构建了新兴技术多核心创新网络双重双向形成模型。运用仿真方法动态模拟新兴技术多核心创新网络形成过程,分析新兴技术创新网络结构及其节点动态演进的规律。研究表明:新兴技术创新网络形成依赖企业间知识转移行为,具有生命周期特性;在网络形成发展期知识状态增速最大并趋于饱和;在网络形成稳定期具有无标度特性,呈现多核心网络结构;新兴技术企业扩大知识转移的频率和范围,加速提升企业知识状态,是成为网络核心企业的有效途径。曹兴等(2019)在分析新兴技术企业创新行为关系的基础上,构建网络中多核心企业创新行为博弈模型,运用数值仿真检验了初始成本、创新学习意愿和知识转移效率差异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初始成本较低、创新意愿较强的核心企业,研发投入和利润均较高;初始成本差值和创新学习意愿差值对研发投入差值和利润差值均呈正向影响;知识转移效率差值对研发投入差值的影响呈正向关系,对利润差值的影响呈U形关系;核心企业个数对研发投入差值和利润差值均呈负向影响。因此,为减少非核心企业“搭便车”现象,应打造有多核心企业的新兴技术创新网络结构。许倩等(2019)从分析新兴技术企业创新网络的结构特征及其演化特征着手,从微观角度介绍了创新网络中知识主体的协同行为策略,知识主体进行策略选择需要遵循相应的规则,以及主体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从而总结出新兴技术企业知识协同的过程和网络化模式以及知识主体进行知识协同的目标。马慧等(2019)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采用2010—2017年中部地区6个省的面板数据,从创新目标、资源配置和知识转移等方面测度中部地区新兴技术产业创新网络协同度。结果表明,中部地区新兴技术产业创新网络协同度整体上呈现增长趋势,但是协同创新水平较低,且6个省的协同度差异较大。湖北省和安徽省的协同度呈现有序增长趋势,湖南省、江西省、河南省和山西省的协同度呈现波动增长趋势,其中资源配置和知识转移是制约新兴技术产业创新网络协同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提出加强创新网络中主体之间合作研发资源的投入和整合,规范协同创新主体间合作模式,加速新兴技术知识的转移、吸收和再创造,进而提升新兴技术产业创新网络协同度的政策建议。俞荣建等(2018)基于新兴技术创新的生态特征,整合知识资源基础与知识网络结构两个知识生态系统的理论维度,探索新兴技术创新来自企业组织内部的知识动力机制:知识多样性与知识网络结构,影响新兴技术创新绩效的独立效应与交互效应。基于负二项回归模型、采用221家中国企业的新兴技术发明专利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知识丰富性与新兴技术创新绩效正相关,而知识异质性与知识动态性和新兴技术创新绩效呈倒U形关系;知识网络结构洞与新兴技术创新绩效负相关,知识网络中心势与新兴技术绩效呈倒U形关系;知识网络结构洞与知识丰富性,在新兴技术创新中具有负向交互效应,而知识网络中心势与知识丰富性和动态性存在正向交互效应。创新组织需要通过跨界知识探索,构建丰富、异质、动态的组织内部知识生态,同时采取低结构洞、适度中心势的知识网络结构策略,来促进新兴技术创新。

许倩等(2019)在合作博弈论和知识协同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知识协同演化博弈模型。通过对新兴技术企业创新网络中知识主体的协同行为策略进行分析,研究知识主体的协同行为策略的选择对其知识协同活动的影响,总结出创新网络中新兴技术企业知识协同活动的演化规律。陈明明等(2019)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出现的不同新兴技术,研究了市场进行动态选择的方式。他们着眼于本轮科技革命的新特点,将新古典经济学均衡分析与演化经济学演化思想相结合,构建技术创新的市场选择动力方程,将技术异质性、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技术需求纳入一个分析框架,剖析技术创新的市场选择动态过程。研究发现:第一,市场经济系统中存在一个自发的、内生的技术创新选择机制,使技术个体群结构由多样性向单一性变化;第二,在不同的消费者偏好条件下,产品质量和成本不尽相同的技术个体在技术个体群中的权重变化趋势不一;第三,技术或产品市场完善程度与技术个体群结构变化速度成正比。(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