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整合网络研究范式:创新之路

整合网络研究范式:创新之路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学者将研究者视为合作网络的节点,将研究者之间在研究过程以及研究成果之间的合作关系视作合作网络的联结。如Chunlei等人在新近的研究中,就将企业技术创新放置在双重创新网络中,一个是研究者之间的合作网络,一个是由知识元素之间的联系组成的知识网络,这两个网络的结构特征明显并且各自影响探索性创新。创新网络由单模向双模的拓展,是当前创新网络研究前沿的新趋势。表2-2网络嵌入视角的创新观:创新网络研究的范式整合表

整合网络研究范式:创新之路

1.创新网络研究的四个层面

网络嵌入视角下的创新研究涉及四个层面(Rodan,2010;Phelps et al.,2012;Maxim,2014):全球创新网络(Global Innovation Network)、区域联盟网络(R&D Alliance Network)、企业自我中心研发网络(Ego Network)、内部组织间研发网络(Inter firm R&D Network)。Maxim(2014)等将这四个层面纳入一个框架中,研究了不同层次创新网络中成员流动性与企业发明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网络的成员流通速率与企业的发明能力呈倒U形关系,当成员流通的速率处于中等水平时,企业可获得最高的发明能力;企业在不同的区域网络之间流动对于企业的发明生产力也呈倒U形关系,当企业在区域网络中以中等速率流通的时候,企业具有最高的发明能力。在网络中心位置的成员比在网络外围的成员能够从成员流通或者企业流通中获得更大的利益;当全球网络的范围达到较高水平时,成员流通和企业流通处于中等速率时的积极作用都会被减弱。

2.网络节点:知识、研究者与企业

网络内容方面的研究涉及知识与研究者两个方面。对研究者合作网络的研究始于经济生态学观点创新,根植于社会网络之中。有学者将研究者视为合作网络的节点,将研究者之间在研究过程以及研究成果之间的合作关系视作合作网络的联结(Fleming et al.,2007)。知识网络方面的研究认为创新是知识的整合与再整合(Schumpeter,1934;Weitzman,1998),这种整合网络是联结科学与技术的内核与枢纽(Carnabuci et al.,2009;Yayavaramet al.,2008),因此,知识元素并非原子式,而是通过在创新中的共同应用所联结(Fleming,2001)。研究将知识元素视作知识网络的节点,将两个知识元素在创新中的整合关系视为知识网络的联结(Carnabuci et al.,2009)。

3.网络模式:单模与双模网络

单模(One Mode)网络的创新研究,将创新网络视作一个网络,在知识、研究者等网络上不做区分,统称为合作网络、研发联盟网络或者创新网络。而双模(Two Mode)网络,则对创新网络进行内容上的区分,认为企业创新活动是嵌入知识网络(或称技术网络)、合作网络(或称商业网络、组织网络)等两个网络当中,这两个网络对创新活动具有不同的影响。如Chunlei等人(2014)在新近的研究中,就将企业技术创新放置在双重创新网络中,一个是研究者之间的合作网络,一个是由知识元素之间的联系组成的知识网络,这两个网络的结构特征明显并且各自影响探索性创新。创新网络由单模向双模的拓展,是当前创新网络研究前沿的新趋势。这一拓展,可以更加清晰地揭示创新的知识逻辑与合作逻辑,并将二者区分开来,分别考察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同时,还可以将二者融合起来,对知识网络与合作网络在创新中的交互或者替代效应进行研究。魏江等人(2014)将创新网络视作“技术网络/研发组织网络”构成的双模网络,并通过丰富的案例,揭示了技术网络与研发组织网络的同构/异构属性及对案例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

4.网络形态:整体网络与自我中心网络(www.daowen.com)

在既有的创新网络研究中,总体上呈现两个网络研究的视角,即整体网络层面(Kilduff,2003;Keith,2007)和自我中心网络层面(Borgatti et al.,2003;Brass,2004)。整体网络从多个节点、分布式的网络(Kogut,2000)来研究,考察网络作为一个整体所具有的结构特征与创新属性(Provan,2006),研究的结果变量一般都落在所有成员企业层面;而自我中心网络则研究一个焦点企业放射状联结构成的网络(Kogut,2000;Kogut et al.,2001),考察网络对焦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的结果变量一般都落在焦点企业层面。

5.研究样本:研究者、团队、企业与网络联盟

现有创新网络研究所选择的样本,主要包括研究者、团队、企业与网络联盟等。首先,以企业作为样本,研究企业所处的外部创新网络的文献最为丰富,且近些年呈递增态势。这些文献多考虑关系联结的类型或强度,如供应商合作关系、研发机构合作关系,或者垂直/横向合作关系对技术创新的影响(Kuen-Hung,2009),外部网络的结构(密度、结构洞与中心度),以及地理临近性、技术距离等的调节作用(Russell,2014;Christoph,2010;Corey,2010)。其次,以研究者作为样本,探讨研究者个人的自我中心知识网络或者合作网络,对研究者个人的知识获取、创造能力、探索性创新等的影响。最后,还有部分研究以某个行业或者企业内部的研发分支机构与研发团队作为样本(Mia,2011;Ching,2014;Chunlei et al.,2014),而网络联盟作为样本的研究则很少。

创新网络演进的范式及其维度情况见表2-2。

表2-2 网络嵌入视角的创新观:创新网络研究的范式整合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