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加强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规划与发展

加强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规划与发展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明确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规划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三是红色文化创新发展规划。

加强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规划与发展

1.明确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规划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五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各级党组织担负起文化建设的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乡村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和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文脉就是国脉、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的深刻道理,把乡村文化建设作为广西实施乡村振兴、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的重大战略任务进行统筹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制定专项政策,安排专项资金,落实部门职责,组织督查实施。彻底转变乡村文化是“群众自娱自乐”形式和“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文化工具论”等错误观念,改变仅靠文化部门抓乡村文化建设的传统做法。

2.明确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规划重点

广西乡村文化形式多样,底蕴深厚,既有民族风格的独特性,又有形态和地域的交叉性,还有发展的历时性,要根据各地独有的文化禀赋制定出不同阶段的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规划。

第一,制定抢救、挖掘、保护、修复、申报遗产的乡村文化传承规划。一是凝练精神。凝练传承广西乡村文化中团结和谐、爱国奉献、自强不息、开放创新的精神,将乡村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时代精神融合,成为基层治理、乡村振兴和建设壮美广西的强大精神力量。二是重点申遗。将海上丝绸之路·北海史迹、兴安灵渠、三江侗族村寨、隆安壮族“那文化”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项目,成立专门团队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三是抢救保护。对破坏严重、遗失遗传的文化抓紧抢救修复,如古老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工艺、民族艺术等要进行抢救保护,对于一些没有文字、曲谱、图纸类等只能通过口传心授的民间故事、山歌和侗族建筑等传统文化项目,更要做好传承规划工作,保护传承好具有广西特色的民族文化基因。(www.daowen.com)

第二,制定打造文化品牌、发展文化产业的乡村文化创新发展规划。一是乡村旅游文化创新发展规划。要充分开发利用广西山水文化、骆越文化、稻作文化、边海疆文化等资源,按照结构、地域、风物、历史、生态等要素,确立各地乡村旅游文化的发展定位,错位发展,打造各具特色和功能的乡村文化品牌。制定以山水文化、边海疆文化、骆越文化和稻作文化为支撑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如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三地两带一中心”战略新布局,打造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北部湾国际滨海度假胜地、巴马国际长寿养生旅游胜地,建设中越边关风情旅游带、西江生态旅游带,提升南宁区域性国际旅游中心城市地位;开发合浦海上丝绸之路资源,打造海上丝绸之路旅游产业链,中越边境旅游精品路线;加强花山岩画保护区建设和旅游开发;捆绑“龙胜龙脊梯田+桂林山水”“隆安那文化+南宁绿城”,打造稻作文化旅游。二是民俗山歌文化创新发展规划。深入挖掘骆越文化资源,用创新思维规划有关村寨的景观设计,将铜鼓文化的各种元素应用于景观设计,把铜鼓纹饰应用于日常生活器具;打造“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民族特色文化品牌,深度开发广西民俗节庆活动的市场价值,带动壮乡旅游、广西特产的推广;激活山歌文化基因,大胆融合时代元素,打造广西山歌特色,锤炼广西山歌风格,把“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民族特色文化品牌和民歌集散地做大做强,把广西建成中国民歌之乡,让广西山歌唱响东南亚,传遍全世界。三是红色文化创新发展规划。提升百色起义红色文化品牌,建设红色文化名城;整合桂北长征红色文化资源,打造“桂林—兴安—资源—全州—灌阳—龙胜”为主线的“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做大做强湘江战役红色文化产业和品牌。四是建筑文化创新发展规划。要配合宅基地确权、撤村建镇和“特色小镇”建设,保持侗族桥楼、壮族干栏等民族风格,将传统标志性元素纳入设计之中,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乡村乃至城镇建筑风格。

3.成立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领导和研究机构

由专门机构规划、统筹、指挥、协调、管理、监督和评估,规划统筹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工作。成立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院(可挂靠在广西民族大学或广西社科院),对乡村文化发展进行功能定位和发展战略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