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积极响应国家战略,深刻认识到乡村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实现文化振兴与扶贫脱贫工作和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通过加大资金扶持,以特色农业为依托,挖掘乡村资源特色,优化乡村旅游环境等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乡村文化资源得到有效开发,进一步提升了文化建设质量
从各调研点来看,各地都ī 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发乡村独特的文化资源,推进乡村文化建设。
民俗文化开发方面,如桂平市打造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全国体育先进县(市)和全国武术之乡,成为全区首批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县(市)、自治区级“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桂平杖头木偶戏)之乡”。桂平市利用自身具有的文化资源,多次组织木偶戏在国内巡演,把民族文化带到全国各地,产生了较大影响,同时在本地举行各种体育比赛等活动,丰富了乡村文化体育生活。崇左龙州县是中国天琴艺术之乡,也是传承天琴文化的重要基地。天琴是广西壮族民间一种古老的弹拨法器,经数千年历史沉淀,“天琴弹唱”在当地礼俗、娱乐、节日等场合得到推广,于2006年被列入自治区非遗名单。改革开放以来,在政府、专家、学者参与下,旅游业推动及民间艺人的传承和对天琴手工艺的改良,天琴从“喻天”神台走向世界舞台,享誉海内外。
红色文化开发方面,如百色以邓小平同志领导的百色起义为基因,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整合东巴凤这个广西农民运动发源地等红色文化资源,扩大红色文化教育地域范围,同时打造红色旅游线路,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还以红色文化为支撑,利用东巴凤独特的地理优势,开发养老和以健康为主导产业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当地乡村文化建设初步实现康养文化和红色文化相结合,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边海疆文化开发方面,如东兴市利用沿海城市和我国京族文化核心地带的独特优势,发展边海疆文化。2006年东兴市的京族哈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东兴市京族独弦琴艺术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后,东兴市被原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京族)文化艺术之乡”。因此,东兴市以京族文化为载体,在旅游和海产品加工等方面进行乡村文化和经济的联动发展建设。
建筑文化开发方面,三江侗族自治县取得了显著成效。三江拥有中国最完好、数量最多、分布最集中的侗族建筑群,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吊家楼、鼓楼和风雨桥。独具匠心的吊家楼彰显了侗族人“独木不成屋,单家不成寨”的民族团结、和合共生之理念,少则几十户,多则几百家的吊家楼依山而建,傍水相连,随着现代生活元素的融入,屋内装饰和家具电器等不断更新,而房屋结构和外墙风格等仍然保留着侗族建筑文化色彩。巧夺天工的鼓楼,顶梁柱拔地凌空,排枋纵横交错,木凿榫卯衔接,集宝塔亭阁于一体,建于村寨中央,成为民众议事、社交、集会、娱乐的重要场所。美轮美奂的风雨桥,六面石柱体垒成桥墩,桥面楼、廊、柱、枋穿斗衔接,集桥、亭、廊为一体,成为人们跨越山涧河流的桥梁、行间休憩的亭阁和连接民族情感的重要纽带。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独特建筑孕育了“翠峦拥抱吊楼群,秀水滋润侗寨人,鼓楼高耸接天地,风雨桥长话古今”的乡村文化生态。
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力,民族特色文化得到进一步传承
各地政府和文化部门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从政策支持、资金扶持、硬件配套、提供服务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了极大的帮助。(www.daowen.com)
第一,通过立法、馆藏、备案、维修等多途径,对非遗文化进行全面有效的保护,使保护文化遗产理念深入人心。如广西民族大学举办的“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养计划·广西民族服饰制作技艺传承人群培训班”,成为广西文化和旅游厅、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水平的重要举措。自2015年以来,非遗培训班每年在广西区内招收学员,对瑶族服饰、侗族刺绣、苗绣、苗绣蜡染的传承人、从业者与爱好者进行正规化培训,培训结业后颁发合格证书,并在校园进行隆重展演,吸引各界人士观摩,起到较好的教育、宣传作用。
第二,高度重视文物保护,积极申报各级非遗文化项目。各地政府通过舆论宣传与资金帮扶,积极申报和建设国家级、区级的非遗项目。例如武鸣区依托中国壮乡文化保护研究基地的建设不断深入挖掘、整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推荐南宁西乡塘区永和大王庙大王节、兴宁区三塘镇壮族添粮补寿习俗进入第六批南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申报广西隆安壮族“那文化”稻作文化作为中国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宝江古河道和古码头遗址等。2006年至2019年,广西有宜州的《刘三姐歌谣》、田阳的布罗陀文化、那坡的壮族民族、靖西的织锦技艺、贺州的瑶族盘王节等52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2007年至2016年入选区级的非遗项目有金龙的壮族侬垌节、横县鱼宴制作技艺、扶绥壮族采茶剧等193个,2020年1月又申报通过了569项,截至2020年5月共有762项区级非遗项目。此外,各地还在文物保护单位设立、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档案资料建立、博物馆馆藏文物录入电子数据库进行管理、对文物和古建筑进行保护修缮等方面加大了建设的力度。
第三,重视非遗文化和民族文化传承。一方面,建立多种形式的保护和传承形式,如东兴市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思想,制定采取“专家指导、当地政府推动、居民参与、京族博物馆与传承基地合作交流、传承基地与学校合作教学、鼓励民间开设京族文化培训班”的共建模式进行科学合理的保护与传承京族文化。具体的工作内容包括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族独弦琴艺术培训基地,建成挂牌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基地,进一步规范京族独弦琴艺术的教学,编印出版相关教材、收集和整理有关资料,逐级进行保护等级申报、制订出台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惠民富民建设方案等。另一方面,政府安排专项资金,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入选国家级非遗文化传承人有桂南采茶戏的陈声强、坭兴陶烧制技艺的李人帡、侗族大歌的吴光祖等12名;入选区级非遗传承人有六堡茶制作技艺的韦洁群、广西八音的庞伟元、邕剧的梁克俭等52名。
3.文化与其他产业良性发展,乡村振兴取得了初步成效
各地分别以山水文化、骆越文化、稻作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边海疆文化、山歌文化、建筑文化为基础,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发展与文化相关的产业形态,目前比较突出的是通过“旅游十文化”的结合方式,打造特色鲜明的旅游文化品牌。以桂林为例,市政府提出“美丽桂林”乡村建设的发展战略,陆续印发了《桂林市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关于加快全市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桂林市田园综合体创建的指导意见(试行)》《关于加快民宿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系列政策,全面塑造桂林国际旅游胜地新形象。独具个性化特色的“桂林民宿”、集吃喝玩乐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灌阳县水车镇桂稻鱼香立体循环农业示范区、全州县柑橘产业示范区、平乐县高埠民惠荷景休闲农业示范区等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推动了“美丽桂林”的乡村建设。2019年4月,“美丽广西·生态乡村”活动现场会在桂林召开,充分肯定了“桂林经验”。
再如壮族传统节日“三月三”,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2018年“壮族三月三”期间,广西各地开展了相关的文化旅游节庆盛典超过300场,共接待了游客1600万人次,旅游总消费约126.46亿元,这是“旅游十节庆文化”结合发展的成功实践。此外,龙脊的梯田文化、三江的侗族建筑文化、北流的陶瓷工艺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也是通过文化传承与创新带动当地产业链的发展,实现经济增收的成功案例。
4.乡村文化品牌建设逐步推进,产生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近年来,广西各地十分重视乡村文化品牌建设,一些地方的乡村文化逐步提升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例如在山水文化方面,形成了桂林“桂林山水甲天下”,柳州大型风景游览区龙潭公园,桂平西山的石奇、树秀、茶香和泉甘等品牌。在骆越文化方面,武鸣、宁明县的骆越民俗文化旅游节、骆越医药养生节、花山岩画等成为骆越文化的标记,在全国乃至东南亚产生了较大影响。在稻作文化方面,以隆安壮族的“那文化”为代表的稻作文化和旅游引起多方关注。民俗文化方面,桂平的杖头木偶戏、崇左龙州的天琴、京族的独弦琴、宾阳的炮龙节等成为有影响力的品牌。在红色文化方面,以百色和东巴凤为区内乃至全国的红色文化旅游点,湘江战役红色资源得到开发,迅速引发参观者强烈的情感共鸣,成为全国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在边疆文化方面,京族的海洋文化、龙州的天琴文化名扬区内外。山歌文化以壮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三月三”歌节为代表。建筑文化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是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侗族建筑群,吸引了众多的游客。上述这些文化品牌,不仅促进了当地产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对于提升农民文化素质、保护乡村生态、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乡风文明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还在区内外乃至东南亚都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受到··批文化爱好者以及游客的青睐,提升了广西文化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