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教育源头支持县域人才的培养开发
鼓励和支持广西的各类高校,包括职业技术学校、综合类院校、产业类研究院开设相关产业的专业课程,尤其注重对农业资源开发、林木资源开发、海洋资源开发、旅游资源开发的人才培养,资金应有所倾斜,为县城和乡村社区的发展培养对口需求的专业人才,同时,引导这些学校将乡村发展作为他们研究课题和服务工作的重点之一,保证乡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鼓励城市里的学校积极组织中小学生到农村进行住宿体验及农事体验活动,使得热爱农村、尊重农民以及珍惜农民劳动成果的感情早早生根发芽;积极鼓励企事业单位将团队建设活动安排在乡村进行,一方面帮助他们体验农村生活、增进团队文化;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经济收入。
2.加强乡土人才的培养
创新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支持模式,在重大人才工程项目中设立乡村人才专项,促进乡村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出台专项政策,鼓励和支持各县直有关部门、乡镇(街道)每年分级分类开展乡土人才教育和技能培训多次,培育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土专家”。同时,可研究建立职业农民职称评定制度,探索推进职业农民的评定标准和奖励措施。对获得职称的职业农民,优先提供信息技术、资金扶持、政策补贴和安排学习培训。定期开展“优秀新型职业农民”的评选活动,提高新型农民的职业荣誉感。
3.开展招才引智活动
自治区可出台政策,鼓励和支持各县建立县域人才储备中心,创建乡贤协会、乡贤联盟、回乡创业联盟等平台,利用节假日人才返乡探亲的活动,组织开展交流会,引导外出本土人才返乡创业,吸引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引导各县级政府建立完善外出本土人才信息库和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建立农村资源资产、项目信息、扶持政策等信息发布与交易平台;支持各县级企事业单位参加赴区内外招聘急需紧缺人才活动,并完善急需紧缺人才激励服务制度。完善各县处级领导关爱走访的人才制度。鼓励支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离岗或在职下乡创业,允许专业技术人员通过提供技术服务合理领取报酬或以技术成果投资入股获取分红,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服务乡村振兴的动能。
4.创新人才聘用制度
鼓励科技人员到产业园区、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等产城融合的区域领办或合办企业。一是采取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形式,允许部分农业技术人员和其他技术人员带工资参与园区企业的建设,解决园区企业的人才紧缺问题。二是政府给予适当财政补贴,通过农校、成人教育、绿色证书培训等形式,培养各类园区急需的管理人才,造就一批技术骨干。(www.daowen.com)
5.积极搭建人才发展平台
可通过搭建各类创新创业平台,给待遇、给资金、给政策,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可通过设立县级创新创业投资发展基金,在有条件的村屯建立创新创业基地或产业发展示范园,支持各类人才在乡村创业发展。鼓励各级政府,以及推荐各类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在乡村设立涉农研发平台,促进各项要素向乡村流动。
6.建立县域人才服务专员制度
引导各县乡政府成立专门部门或者委托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对服务乡村振兴的高层次人才提供政策咨询、职称申报、项目申报、业务办理等“一对一”代办服务,协调解决人才落后、子女就学、配偶就业和医疗保障等问题,确保乡村人才工作的可能性和持久性。
7.要充分发挥“乡贤”的作用
在调研中可知,“乡贤”“能人”对促进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的发展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但在当前体制机制不够完善的条件下,这些人面临着风险自担、资金不足等挑战。因此,要多措并举,建立对这些人的激励和保护机制,充分吸引他们回乡和留乡。一是要实施“乡贤”回归工程。以乡贤会为平台,有针对性地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系列招商活动,举办在外乡贤家乡行、乡情恳谈等主题活动、专题论坛以及传统节日联谊交流活动等,招引乡贤智力回乡。二是赋予“乡贤”更多的参与感。在乡村各类项目建设和干部选举过程中,给予乡贤更多的参与权和话语权,鼓励村委聘请优秀乡贤担任党支部负责人和乡村治理顾问。三是实施乡贤服务工程。开展乡贤资源的调查摸底工作,ī 乡贤的籍贯、行业、专长、回报桑梓的意愿等进行分类,建立动态的乡贤数据库。建立乡贤招商引资项目领导联系、动态监测、即时服务等长效机制,提高乡贤项目跟踪服务效果,确保项目按时序推进,按时序投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