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广西乡村振兴与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简析

广西乡村振兴与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简析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总体来看,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增长趋势稳健,总体实力持续增强,规模稳步扩张,产业结构优化工作取得显著进展,平稳增长趋势稳固。广西县域主要经济指标详见图2-4。虽然近几年广西的县域经济发展呈上升趋势,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还相差甚远。截至2018年,广西仅有2个县的地区生产总值超过300亿元,但是却有33个县的地区生产总值还不足百亿元。

广西乡村振兴与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简析

总体来看,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增长趋势稳健,总体实力持续增强,规模稳步扩张,产业结构优化工作取得显著进展,平稳增长趋势稳固。

1.县域经济发展势头较好,但总体水平相对较低

截至2018年末,广西县域经济规模达到7337.89亿元;在全区生产总值中,县域经济总量占比高达36.05%。2018年,县域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为410.93亿元,占广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24.44%;城镇居民以及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2436元和12435元,较上年增长幅度分别达到6.3%和9.8%。县域税收收入达221.63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约达9061.22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5969.18亿元,出口总额达1440.6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为2933个。广西县域主要经济指标详见图2-4。

图2-4 广西县域经济主要经济指标(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根据《广西统计年鉴·2019》整理。

虽然近几年广西的县域经济发展呈上升趋势,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还相差甚远。截至2018年,广西仅有2个县的地区生产总值超过300亿元,但是却有33个县的地区生产总值还不足百亿元。并且,广西无一县能够进入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的榜单。相比之下,长三角地区仅江苏、浙江两个省的经济强县在全国百强县中就占据了半壁江山。此外,受到资源条件、区位条件以及发展战略的影响,区内各县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明显,发展极不平衡。

2.产业结构有所优化,产业融合发展存在区域差异

广西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已经由原来的“一、二、三”排序的传统产业结构转变为现在的“二、一、三”结构。由此可知,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第一产业紧随其后,第三产业的比重更为次之。虽然,整体上产业结构已有所优化,并且产业的融合发展水平也呈上升趋势,但纵观广西五大经济区的产业融合情况,各地区之间还是存在较大差别。其中,桂东经济区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水平领先于其他区域,主要得益于该地区引入现代农业发展模式,重视发展招商引资并积极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且该经济区与广东相邻,粤港澳大湾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对该地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作用,现代化农业示范区建设、乡镇工业基地建设以及外向型农工贸基地建设得以不断推进,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得到初步实现,而桂西、桂中经济区由于地理条件限制、产业基础薄弱、区位优势不足等原因,产业融合发展的水平还相对较低。

3.现代特色农业快速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初见成效

经过前几年调结构和提品质,广西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突飞猛进,取得累累硕果。制糖用蔗、秋冬果蔬、纺织用蚕茧等大宗农产品产量领先于全国多数省份,可食用菌类、水牛奶等具有地区特色的农牧业产品的产量实现快速增长;休闲农业以及有机循环农业等新兴特色农业发展劲头迅猛,无公害、环保低碳型产品得到国内外的一致认可。为让广西农业产业增长模式由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增长转变,提升经营效率,增加产品附加值,广西提出“10+3”品牌提升行动,推动广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取得了更进一步的突破。(www.daowen.com)

广西的粮食生产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不仅253个水稻玉米绿色新品种得到推广,并且环保、绿色、无公害稻田的种植面积达到了2700万亩,在水稻种植总面积中的比重达到了90%;粮食总产量稳定,能保证年产量1500万吨左右,制糖用蔗、桑树、速生桉等具有独特优势的产业领先国内,高产高糖制糖用蔗生产基地达到330万亩,并且高产高糖制糖用蔗良种率高至86.7%,水果总产量突破千万吨,使广西成为全国水果产量5个千万吨级省区之一;蔬菜产业持续增长,保证良种率超90%,规模效益逐步凸显,除满足自身需求外,还能大量供应其他省市,并成为粤港澳地区优质蔬菜供应的重要基地。此外,广西积极探索新型生态养殖模式,如“微生物+”等模式取得良好发展;富硒农业发展势头强劲,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得到大力投建,截至2018年底已累计建成309个(片),累计面积38.9万亩,富硒农产品年产量达15.2万吨;1730个绿色、低碳、环保的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得以投建,主要农作物不良率降低到10%以内。71个县各项农作物指标如图2-5、图2-6所示:

图2-5 主要作物种植面积(单位:公顷)

图2-6 主要作物产量分布(单位:吨)

数据来源:根据《广西统计年鉴·2019》整理。

4.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迅猛增长,县域经济稳步发展

“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是各区县工作中应该重点把握的发展思路,按照这一发展思路,各区县着力培植“工业树”、打造“产业林”,使得县域工业结构得到优化、效益逐步提升、发展稳中向好。其中,广西各乡村以及县域发展都结合自身特色,坚持“工业兴县,工业强县”不动摇,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使农林渔等第一产业的相关加工业得到迅猛发展。据统计,截至2018年末,区内71个县(不包含城区)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稳步增长,同比增长幅度达到8.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6.5%。并且,农副食品加工业的增加值平稳增长,较上年同期增加15.8%,木材类加工产品及草藤竹类制品增长19.6%。

5.第三产业后起直上,农村逐步出现经济新业态

广西传统服务业产值占全区的比重明显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而新兴服务业的占比则明显低于全国。但近几年,广西旅游业高速增长,在第三产业中起到引领作用,延长了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推动了乡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主要功劳可归结于广西农村对新业态的挖掘,包括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村电商、乡村养生等。截至2017年,广西区内农家乐项目落地数量约4800个、村庄生态旅游区建成1320个、新型休闲农业园区建成756个;吸引旅客数量约6300万人次,较上年增长20%;依靠产业创收230亿元,较上年增长2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