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财务分析方法的基本应用

财务分析方法的基本应用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趋势分析法的具体运用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二)比率分析法比率分析法是指利用财务报表中两项相关数字的比率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一种分析方法。在财务分析中,比率分析法比趋势分析法更具科学性、可比性。

财务分析方法的基本应用

一、财务分析的内容

财务分析信息的需求者主要包括企业所有者、债权人、经营决策者和政府等。不同主体出于不同的利益考虑,对财务分析有着各自不同的要求。

企业所有者作为投资人,关心其资本的保值和增值状况,因此较为重视企业获利能力指标。企业债权人因不能参与企业剩余收益分享,首先关注的是投资的安全性,因此更重视企业偿债能力指标。企业经营决策者必须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营运能力、偿债能力、获利能力及发展能力等进行详尽的了解和掌握,并关注企业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

因此,财务分析的基本内容包括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获利能力分析和发展能力分析,四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财务分析的作用

(一)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

财务分析应根据财务报表等综合核算资料,对企业整体和各个方面的财务状况做综合和细致的分析,并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做出评价。财务分析应全面了解企业资产的流动性状态是否良好,资本结构和负债比例是否恰当,现金流量状况是否正常,最后说明企业长短期的偿债能力是否充分,从而评价企业长短期的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为企业投资人和经济管理者等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

(二)评价企业赢利能力

偿债能力和赢利能力是企业财务评价的两大基本指标。在企业偿债能力既定的情况下,企业应追求最大的赢利能力,这是企业的重要经营目标。是否长期具有良好和持续的赢利能力,是一个企业综合素质的基本体现。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能获得较高的利润,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和经营者等都十分关心企业的赢利能力,同时只有赢利能力强的企业才能保持良好的偿债能力。财务分析应从整体部门和不同项目对企业赢利能力做深入分析和全面评价,不但要看绝对数也应看赢利水平,同时还要比较过去和预测未来的赢利水平。

(三)评价企业资产管理水平

企业资产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来源,其管理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赢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也表明了企业综合经营管理水平的好坏。财务分析应对企业资产的占有、配置、利用水平、周转状况和获利能力等,做全面和细致的分析,也要看相对数的收益能力;不能只看现在的赢利状况,也要看其对企业长远发展的促进作用。

(四)评价企业成本费用管理水平

从长远看,企业的赢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也与企业的成本费用管理水平密切相关。凡是经营良好的企业,一般都有较高的成本费用控制能力。财务分析应对企业一定时期的成本费用的耗用情况做全面的分析和评价,不但从整个企业和全部产品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还要对企业的具体职能部门和不同产品做深入的分析,对成本和费用耗费的组成结构进行细致分析,才能真正说明成本费用增减变动的实际原因。

(五)评价企业未来发展能力

无论是企业投资人、债权人还是企业经济管理者,都十分关心企业的未来发展能力,因为这不但关系到企业的命运,也直接与他们的切身利益相关。只有通过全面和深入细致的财务分析,才能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正确的评价。在企业财务分析中,应根据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赢利能力、资产管理质量和成本费用控制水平,及企业其他相关的财务和经营方面的各项资料,对企业中长期的经营前景做合理预测和正确的评价。这不但能为企业经济管理者和投资人等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也能避免由于决策失误而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

三、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

(一)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又称水平分析法,是将两期或连续数期财务报告中的相同指标进行对比,确定其增减变动的方向、数额和幅度,以说明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变动趋势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分析引起变化的主要原因和变动的性质,并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趋势分析法的具体运用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1.重要财务指标的比较

财务指标比较是将不同时期财务报告中的相同指标或比率进行比较,直接观察其增减变动情况及变动幅度,预测其发展趋势。

(1)定基动态比率。它是以某一时期的数额为固定的基期数额而计算出来的动态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定基动态比率=分析期数额÷固定基期数额

(2)环比动态比率。它是以每一分析期的前期数额为基期数额而计算出来的动态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环比动态比率=分析期数额÷前期数额

2.会计报表的比较

会计报表的比较是将连续数期的会计报表并列起来,比较其相同指标增减变动金额和幅度,据以判断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发展变化。会计报表的比较,具体包括资产负债表比较、利润表比较、现金流量表比较等。比较时,既要计算出表中有关项目增减变动的相对额,又要计算出其增减变动的百分比

3.会计报表项目构成的比较

会计报表项目构成的比较是在会计报表比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是以会计报表中的某个总体指标作为100%,再计算出其各组成项目占该总体指标的百分比,从而来比较各个项目百分比的增减变动,以此来判断有关财务活动的变化趋势。这种方法比前述两种方法更能准确地分析企业财务活动的发展趋势。它既可用于同一企业不同时期财务状况的纵向比较,又可用于不同企业之间的横向比较。同时,这种方法能消除不同时期(不同企业)之间业务规模差异的影响,有利于分析企业的耗费水平和赢利水平。

但在采用趋势分析法时,必须注意以下问题:①用于进行对比的各个时期的指标,在计算口径上必须保持一致;②剔除偶发性项目的影响,使作为分析的数据能反映企业正常的经营状况;③对某项有显著变动的指标做重点分析,研究其产生的原因,以便采取对策,趋利避害。

(二)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指利用财务报表中两项相关数字的比率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一种分析方法。在财务分析中,比率分析法比趋势分析法更具科学性、可比性。根据分析的目的和要求的不同,比率分析法的比率指标类型主要有以下三种。

1.构成比率

构成比率又称结构比率,是某个经济指标的各个组成部分与总体的比率,反映部分与总体的关系。其计算公式为

构成比率=某个组成部分数额÷总体数额

利用构成比率,可以考察总体中某个部分的形成和安排是否合理,以便协调各项财务活动。

2.效率比率

效率比率是某项经济活动所费与所得的比率,反映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利用效率比率指标,可以进行得失比较,考察经营成果,评价经济效益。如将利润项目与销售成本、销售收入、资本等项目加以对比,可计算出成本利润率、销售利润率及资本利润率指标,可以从不同角度比较企业获利能力的高低及其增减变化情况。

3.相关比率

相关比率是根据经济活动客观存在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关系,以某个项目和其他有关但又不同的项目加以对比所得的比率,反映有关经济活动的相互关系。利用相关比率指标,可以考察有联系的相关业务安排得是否合理,以保障企业营运活动能够顺畅进行。如将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加以对比,计算出流动比率,就可以判断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比率分析法的优点是计算简便,计算结果容易判断,而且可以使某些指标在不同规模的企业之间进行比较,甚至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超越行业间的差别进行比较。但采用这一方法时对比率指标的使用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比项目的相关性。计算比率的子项和母项必须具有相关性,对不相关的项目进行对比是没有意义的。

(2)对比口径的一致性。计算比率的子项和母项必须在计算时间、范围等方面保持口径一致。

(3)衡量标准的科学性。运用比率分析法,需要选用一定的指标与之对比,以便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做出评价。通常而言,对比标准有预定目标、历史标准、行业标准及公认标准。

(三)因素分析法(www.daowen.com)

因素分析法也称因素替换法,它是用来确定几个相互联系的因素对分析对象——综合财务指标或经济指标的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的出发点在于,当有若干因素对分析对象发生影响作用时,假定其他各个因素都无变化,顺次确定每一个因素单独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因素分析法具体有两种:一是连环替代法,它是将分析指标分解为各个可以计量的因素,并根据各个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顺次用各因素的比较值(通常为实际值)替代基准值(通常为标准值或计划值),据以测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另一种是差额分析法,它是连环替代法的一种简化形式,是利用各个因素的比较值与基准值之间的差额,来计算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

【例10-1】某企业3月份某种原材料费用的实际数为4620元,而其计划数是4000元,实际比计划增加620元。由于原材料费用是由产品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和材料单价三个因素的乘积构成的,因此,就可以把材料费用这一总指标分解为三个因素,然后逐个分析它们对材料费用总额的影响程序。这三个因素的数值如表10-1所示。

表10-1 原材料费用表

根据表10-1中的材料,材料费用总额实际数较计划数增加620元,这是分析对象。运用连环替代法,可以计算各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总额的影响程度。

计划指标:figure_0242_0218

第一次替换:figure_0242_0219

第二次替换:figure_0242_0220

第三次替换(实际指标):figure_0242_0221

式(2)-式(1)得4400-4000=400(元)产量增加影响

式(3)-式(2)得3850-4400=-550(元)材料节约影响

式(4)-式(3)得4620-3850=770(元)单价提高影响

400-550+770=620(元)全部因素的影响

【例10-2】接例10-1材料,采用差额分析法计算确定各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

由于产量增加对材料费用的影响:(110-100)×8×5=400(元)

由于材料消耗节约对材料费用的影响:(7-8)×110×5=-550(元)

由于价格提高对材料费用的影响:(6-5)×110×7=770(元)

全部因素的影响:400-550+770=620(元)

因素分析法既可以全面分析各因素对某一经济指标的影响,又可以单独分析某个因素对某一经济指标的影响,在财务分析中应用颇为广泛。但在应用这一方法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因素分解的关联性。确定构成经济指标的因素,必须是客观上存在着的因果关系,要能够反映形成该项指标差异的内在构成原因,否则就失去了其应用价值。

(2)因素替代的顺序性。确定替代因素时,必须按照各因素的依存关系,排列成一定的顺序并依次替代,不可随意加以颠倒,否则就会得出不同的计算结果。一般而言,确定正确排列因素替代程序的原则是,按分析对象的性质,从诸因素相互依存关系出发,并使分析结果有助于分清责任。

(3)顺序替代的连环性。因素分析法在计算每一个因素变动的影响时,都是在前一次计算的基础上进行,采用连环比较的方法确定因素变化影响的结果。因为只有保持计算程序上的连环性,才能使各个因素影响之和等于分析指标变动的差异,以全面说明分析指标的变动原因。

(4)计算结果的假定性。因素分析法计算的各因素变动的影响数,会因替代计算顺序不同而有差别,因而计算结果不免带有假定性,即它不可能使每个因素计算的结果都达到绝对的准确。它只是在某种假定前提下的影响结果,离开了这种假定前提条件,也就不会是这种影响结果。为此,财务人员分析时应力求使这种假定是合乎逻辑的假定,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假定。这样,计算结果的假定性,才不至于妨碍分析的有效性。

四、财务分析的局限性

财务分析对于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经营能力,帮助制定经济决策,有着显著的作用。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财务分析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在分析中,应注意这些局限性的影响,以保证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一)财务报表本身的局限性

财务报表是公司会计系统的产物。而每个公司的会计系统,受到会计环境和公司会计战略的影响,从而会使财务报表扭曲公司的实际情况。

会计环境因素包括会计规范和会计的管理、税务与会计的关系、外部审计、会计争端处理的法律系统、资本市场结构、公司治理结构等。这些因素是决定公司会计系统质量的外部因素。会计环境的缺陷会导致会计系统的缺陷,使之不能反映公司的实际情况。会计环境的重要变化会导致会计系统的变化,影响财务数据的可比性。例如,会计规范要求以历史成本报告资产,这使财务数据不代表其现行成本或变现价值;会计规范要求假设币值不变,这使财务数据不按通货膨胀率物价水平调整;会计规范要求遵循谨慎性原则,这使会计预计损失而不预计收益,有可能少计收益和资产;会计规范要求按年度分期报告,造成只报告短期信息,不提供反映长期潜力的信息等。

会计战略是公司根据环境和经营目标做出的主观选择,包括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估计的选择、补充披露的选择及报告具体格式的选择。不同的会计战略会导致不同公司财务报告的差异,并影响其可比性。例如,对同一会计事项的账务处理会计准则允许使用几种不同的规则和程序,公司可以自行选择,包括存货计价方法、折旧方法、对外投资收益的确认方法等。虽然财务报表附注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有一定的表述,但报表使用人未必能完成可比性的调整工作。

以上两方面的原因,使得财务报表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局限性:①财务报表没有披露公司的全部信息,披露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②已经披露的财务信息存在会计估计误差,不一定是真实情况的准确计量;③管理层的各项会计政策选择,使财务报表扭曲公司的实际情况。

(二)财务报表的可靠性问题

只有符合规范的、可靠的财务报表,才能得出正确的分析结论。所谓符合规范,是指除了以上三点局限性以外,没有更进一步的虚假陈述。外部分析人员很难认定是否存在虚假陈述,财务报表的可靠性问题主要依靠注册会计师解决。但是注册会计师不能保证财务报表没有任何错报和漏报,而且并非所有注册会计师都是尽职尽责的,因此,分析人员必须自己关注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对于可能存在的问题应保持足够的警惕。

外部分析人员虽然不能认定是否存在虚假陈述,但是可以发现一些“危险信号”。对于存在危险信号的报表,分析人员要进行更细致的考察或获取有关的其他信息,对报表的可靠性做出判断。

常见的危险信号包括:

(1)财务报告的形式不规范。不规范的财务报告其可靠性应受到怀疑。要注意财务报告是否有遗漏,遗漏即违背充分披露原则;要注意是否及时提供财务报表,不能及时提供财务报表暗示公司管理者与注册会计师存在分歧。

(2)要注意分析数据的反常现象。如无合理的反常原因,则要考虑数据的真实性和一贯性是否有问题。例如:原因不明的会计调整,可能是利用会计政策的灵活性“修饰”报表;与销售相比应收账款异常增加,可能存在提前确认收入的问题;报告收益与经营现金流量的缺口增加,报告收益与应税收益之间的缺口增加,可能存在盈余管理;大额的资产冲销和第四季度的大额调整,可能是中期报告有问题,年底时受到外部审计师压力而被迫在年底调整。

(3)要注意大额的关联方交易。这些交易的价格缺乏客观性,会计估计有较大主观性,可能存在转移利润的动机。

(4)要注意大额资本利得。在经营业绩不佳时,公司可通过出售长期资产、债转股等交易实现资本利得。

(5)要注意异常的审计报告。无正当理由更换注册会计师,或审计报告附有保留意见,暗示公司的财务报表可能粉饰过度。

(三)比较基础的问题

在比较分析时必然要选择比较的参照标准,包括本公司历史数据、同业数据和计划预算数据。

横向比较时需要使用同业标准。同业的平均数只有一般性的指导作用,不一定有代表性,不是合理性的标志。选一组有代表性的公司求其平均数,作为同业标准,可能比整个行业的平均数更有意义。近年来,不少公司更重视以竞争对手的数据作为分析基础。但有时公司实行多种经营,没有明确的行业归属,同业比较更加困难。

趋势分析以本公司历史数据作比较基础。历史数据代表过去,并不代表合理性。经营环境是变化的,今年比上年利润提高了,不一定说明已经达到应该的水平,甚至不一定说明管理有了改进。会计规范的改变会使财务数据失去直接可比性,要恢复其可比性成本很大,甚至缺乏必要的信息。

实际与计划的差异分析,以计划预算数据作比较基础。实际和预算出现差异,可能是执行中有问题,也可能是预算不合理,两者的区分并非易事。

总之,对比较基础本身要准确理解,并且要在限定意义上使用分析结论,避免简单化和绝对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