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二 责任预算与责任报告编制
一、责任预算
(一)责任预算的含义
责任预算是指以责任中心为主体,以可控成本、收入、利润和投资等为对象编制的预算。它是企业总预算的补充和具体化。责任预算是对各责任中心应承担实际责任的数量说明,是事先明确责任中心应负责任的一种手段。责任会计根据责任中心职责范围将企业总目标进行层层分解,最终形成各责任中心的责任目标,这就是责任预算的主要内容。
责任预算指标就是对总预算中所规定的有关指标加以分解,并落实到企业内部各责任单位的经济责任指标。责任预算指标包括主要责任指标(即各个责任中心的考核指标)和其他责任指标(如劳动生产率、设备完好率、出勤率、材料消耗率、职工培训等)。这些责任预算指标均是各责任中心在其责权范围内可以控制的,因为各责任中心只对其可控的经济责任指标承担责任。责任预算确定的责任指标既是企业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又是责任中心自我控制的标准和考评责任履行情况的基本依据。一般来说,责任预算指标是通过编制责任预算来确定的。
(二)责任预算的编制程序
责任预算是明确各责任中心的目标与责任、考核与评价各责任中心的工作业绩以及对各责任中心实行日常控制的依据。因此,从责任预算的作用和目的来看,它是各责任中心开展工作的纲领,也是各责任中心与企业总体保持一致的经济纽带,编制责任预算是实行责任会计制度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责任预算的编制程序有两种:一是以责任中心为主体,将企业总预算在各责任中心之间层层分解而形成各责任中心的预算。这实质上是采用由上而下的方式实现企业总的预算目的。这种指标“自上而下、层层分解”的方式是一种常用的预算编制程序。其优点在于能使企业领导者进行统一规划和指挥,不足之处则是可能会降低责任中心的积极性。二是各责任中心自行列示各自的预算目标,由下而上,层层汇总,最后由企业专门机构或人员进行汇总或调整,确定企业总预算。这是“自下而上、层层汇总”的预算编制程序,其优点在于便于发挥各责任中心的积极主动性,但各责任中心往往从自身出发,很少考虑全局,有可能发生和企业总目标冲突的情况。
任何一个企业,采用什么样的责任会计制度,建立什么样的责任中心,必须与其组织结构相适应。只有这样,各责任中心的管理人员才能在他们的管辖范围内真正负起责任。具体采用何种责任预算的编制程序,一方面要考虑成本-效益原则(一般由上而下的预算编制程序成本较低);另一方面,要考虑预算的可行原则,使预算在实施过程中是切实可行的。
规模较大的公司,企业组织结构中往往含有多个管理层次,单纯任何一项预算编制程序都存在不可避免的弊端,使预算编制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在现代西方国家中,规模较大的公司都采用先由上至下、再由下至上反馈的重任预算编制程序,把两种责任预算编制程序结合起来,各取其所长。
一般而言,规模较小的公司宜采用由上而下层层分解的编制程序,因为规模较小的公司中,最高管理层对公司的内部环节比较了解,可以编制出切实可行的预算,又可节约成本;而由下而上层层汇总的编制程序在实际经济管理中很少单独使用。
(三)各责任中心责任预算的编制
责任预算的科学编制是构建责任预算体系的前提和保证。在编制责任预算时应尽量考虑预算目标的可控性,并努力使责任中心的目标具体化、数量化、综合化、科学化。各责任中心的预算内容应包括财务与非财务两个方面。财务方面,用预算科目和预算指标表示;非财务方面包括顾客、内部业务流程,主要用非财务预算指标表示。
1.成本中心的责任成本预算
责任成本预算是以成本中心为主体,以可控成本作为对象编制的预算。编制责任成本预算,可以明确各责任中心的责任,并通过与企业总预算的一致性,确保其责任的实现。责任成本预算是企业总预算的补充和具体化,编制责任成本预算也可为控制和考核成本中心的经营管理活动提供依据。责任成本预算由各种责任成本指标组成,分为主要责任指标和其他责任指标。主要责任指标反映了不同类型的责任成本中心之间的责任和相应的权力区别,其他责任指标是根据企业其他总的奋斗目标分解而得到的或为保证主要责任指标完成而确定的责任指标。
责任预算的编制程序与企业组织机构设置和经营管理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在集权组织机构形式下,厂长大权独揽,对企业的所有成本负责。工厂下属各部门都是成本中心,只对其职权范围内的成本负责。因此,在集权组织结构形式下,首先要按责任中心的层次,从上到下将总预算逐层向下分解,形成各责任中心的责任预算,然后建立责任预算执行情况的跟踪系统,记录预算执行实际情况,并定期由下而上对责任成本预算的实际执行数据逐层汇总。
成本中心的目标设定和业绩评价往往很少设计或不设计价值指标,而更多地采用非财务指标。
2.利润中心的责任利润预算
利润中心有自然利润中心和人为利润中心之分,相应的责任预算编制就不同。对于自然利润中心,企业的利润预算指标确定以后,应采取一定的方法对其进行分解,落实到各个利润中心,形成各个利润中心的责任利润预算。利润总额分为营业利润和营业外收支两部分,营业利润又细分为产品销售利润和其他销售利润。对于人为利润中心,为使负责产品销售利润预算的销售部门获得足够的可供销售的产品,产品销售利润预算应分解落实到个人,因此,产品销售利润预算要先转化为内部利润预算,然后再分到每个人。
责任利润预算的难点和重点是建立具有明确战略导向的多维预算指标体系。也就是说,既要包括资产利润率、经济增加值等财务指标,也要将资产质量、风险水平、顾客满意度、员工忠诚度及市场份额等非财务指标融入预算指标体系中。
3.投资中心的责任投资预算
投资中心是最综合的责任中心,其责任投资预算的内容最为复杂,既要包括责任利润预算,也包括责任资产预算,还涉及责任成本和责任收入的预算。责任投资预算的重点是投资方案的测算及评价选择。在评价投资方案时,应以实现企业整体收益最大为原则。投资中心的核心任务是提出企业预算的总目标,即将已经明确的战略意图量化为几个可分解、可操作、可衡量的关键绩效指标,如市场占有率、投资报酬率、利润总额、风险控制水平,等等。同时还要审核、批准财务与非财务两个方面的预算,以保证其战略目标的一致性。
二、责任报告(www.daowen.com)
(一)责任报告的含义
责任会计的实施是为了把经济责任同会计数据联结起来。责任会计围绕责任中心的成本、收入、利润、资金进行信息的搜集、整理、记录并计算、积累有关责任预算的执行情况,再根据核算要求,利用以上数据正确、及时地编制责任报告。通过责任报告,企业管理部门可以了解各责任中心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情况和结果,从而控制其经营活动,并督促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改进工作,巩固成绩,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责任报告也称业绩报告、绩效报告。它是指根据责任会计记录编制的反映责任预算实际执行情况,或者揭示责任预算与实际执行情况差异的内部会计报告。通过编制责任报告,可完成责任中心的业绩评价和考核。
责任报告制度的实施,使各责任中心、责任人明确他们的业绩将被衡量、报告和考核,这会使他们的工作态度与没有被考核时大不一样,从而充分调动起各个责任承担者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责任报告显示了过去一段时间内各责任中心、责任人的工作状况,可以为分析工作状况提供线索;责任报告向各级主管部门报告下属的业绩,可以为他们采取措施纠正偏差和实施奖惩提供有效的依据。
(二)责任报告的特点
责任报告与财务报告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责任报告是将各责任中心的情况报告给企业最高管理部门。为了满足对内管理的需要,需要为每一个责任中心编制一份与其业绩相关的责任报告,同时又要通过层层汇总,为高层次责任中心乃至最高管理当局提供汇总报告。
(2)责任报告的报告形式主要有报表、数据分析和文字说明等。其中,将责任预算数、实际发生数和两者之间的差异数用报表予以列示是基本方式。但由于在揭示差异的同时,必须对重大差异予以分析,查找其产生的原因,并做出说明或提出改进建议,因而还常常使用数据分析、文字说明等辅助报告形式。
(3)责任报告是实际绩效与标准的比较。在责任报告中必须同时填列预算数、实际发生数、预算数与实际发生数之间的差额,以便进行业绩考评和采取有效措施。
(4)责任报告的编制时间一般是定期的,但各个责任中心、各层次责任中心在具体时间上可能不尽一致。提供责任报告的时间应尽量满足责任中心和企业管理部门的需要。责任报告不受传统会计分期原则的约束,可以按月编制,也可以根据各责任中心的特点及生产经营情况随时编报。
(三)责任报告的内容
一份良好的责任报告应同时满足如下四项要求:一是报告的内容应与其责任范围一致;二是报告的信息要适合使用人的需要;三是报告的时间要符合控制的要求;四是报告的列示要简明、清晰、实用。
各责任中心在编制报告时,应根据责任会计记录,定期编制责任报告,分栏列示出各种可控成本、收入和利润等项目的预算、实际和差异三种金额。由于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的特点不一样,所以各类责任中心的报告内容也不尽一致,但基本要求是必须报告其责任预算及其实际执行情况和产生的差异,以便各责任中心进行自我控制,以及上层责任中心对下属责任中心实施控制。
此外,还应运用数据分析、文字说明等报告形式对例外事项和重大差异做出进一步的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主要确定差异的程度;定性分析则主要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确定其是否正常,并确定责任归属,以评价责任中心的工作业绩。根据定量和定性分析的结果,有关人员应提出改进建议、措施,以方便责任中心和企业最高管理部门进一步加强控制。但应注意,所提建议必须在各责任中心的可控范围之内,对于如何调整衡量标准的建议,一般应向企业最高管理者提出。
(1)成本中心由于没有收入来源,只对成本负责,因而成本中心的责任报告应以可控成本为重点。对于不可控成本,在编制责任报告时,有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①全部省略,不予列示,以便突出重点;②全部列示,作为责任报告的参考资料,以便高层管理者能全面了解各成本中心在一定期间内消耗的全貌。目前,西方国家有些企业在编制成本中心的责任报告时,除要求反映财务指标外,还要求增加一些有关产品产量、质量、工时、人员定额等非财务指标,作为全面评价成本中心工作业绩的依据。
(2)利润中心既对成本负责,又对收入及利润负责,其责任报告应以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税前利润为重点。通常在责任报告上应分别列出销售收入、变动成本、边际贡献、固定成本、税前净利润等五项指标预算数、实际数和差异数,并求出差异系数,以此来评价利润中心的工作业绩。
(3)投资中心不仅要对成本、收入、利润负责,而且还要对其投资承担责任。因而,投资中心的责任报告除了需列出销售收入、销售成本、经营净利润的预算、实际和差异数以外,还需要列出经营资产、投资报酬率和剩余收益等指标。
(四)分析与考评
责任报告是对各个责任中心过去一段时间生产经营活动情况的系统概括和总结。根据责任报告,可以进一步对差异形成的原因和责任进行具体分析,充分发挥信息的反馈作用,并以此为依据,对有关责任人进行奖励或惩罚。分析和考评是责任会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管理部门通过分析和考评可以对有关生产经营活动实现有效控制和调节,促使各个责任中心根据各自的特点,为实现企业的总体目标,互相协调并卓有成效地开展有关的活动,以不断降低成本,压缩资金占用,扩大利润,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例9-5】已知某成本中心有关项目的预算指标和实际指标如表9-1所示(假定差异已计算完毕)。
表9-1 某成本中心的责任报告 单位: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