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传统侨乡中,侨资学校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正是老一辈华侨华人对家乡教育事业不遗余力的投入,使得侨乡自民国时期至改革开放初期其教育水平远高于福建的普通乡村地区。然而一个不争的社会事实是,当前传统侨乡的侨资学校面临着一系列的办学困境,这与国内当前教育资源不平衡,以及海外华侨华人与侨乡情感联系的减弱不无关系。
历史上,那些在海外取得一定经济成就的华侨华人回报家园,首先想到的就是捐资创办学校,使家乡贫苦家庭的孩子也有条件读书。彼时,与其他农村无民办学校相比,侨资学校在硬件设施、师资力量、办学条件方面都有明显优势。然而近几十年来,随着人们教育观念的改变,以及国内教育资源严重不平衡的现状,很多乡村的侨资学校面临着无生可招的局面。侨资学校生源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我国教育资源仍存在主要向城市倾斜的问题,教学质量高、基础设施好、教师素质高的中、小学校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广大乡村学校无论是在教学环境、工资待遇方面都无法吸引优秀教师前来。其次,与全国教育观念的转变也有关系,以往农村的家长们普遍认为孩子在农村和城镇接受教育差别不大,是否成材完全取决于孩子自己,如今绝大部分家长已经意识到给孩子提供良好教育环境的重要性,农村地区但凡有些许能力的家长都愿意将孩子送到城镇读书,因为这样考取重点高中,甚至考上好大学的概率更大。再次,是人口的自然减少,受到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近10年来全国中、小学适龄学生数量较之以往有明显减低,部分乡村小学面临被裁并的命运。最后,是人口的非自然流失,也是中国农民工潮的附属产品。随着农村青壮劳动力到城市打工,他们的子女大多也到城市中就近入学,引起乡村学校生源不足。
侨资学校生源的不足容易挫伤华侨华人继续捐资的积极性。2019年3月,在菲律宾福建石狮籍华侨华人回乡恳谈会上,一位有着数十年捐资办学经验的老人这样讲道:“我在我的老家捐学校已经很多年了,每年我要投入最少十几万。最开始是校舍,现在都是捐资搞一些软件设施,还有上课用的多媒体设备。这次我回乡看了一下,学校里的孩子非常少,听说还招不到好的老师。如果长期这样下去,我们捐的学校还有什么意义?这些学校都是我们的心血,想的是让家乡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现在没有人读的话,我们不如拿这些钱去做点别的事情。”(www.daowen.com)
课题组在近两年的时间内走访了福建的许多侨乡,发现菲律宾华侨华人的感慨并不是特殊案例,而是乡村侨资学校的普遍现象。许多学校举步维艰,还有些学校被迫关闭。除了生源因素外,华侨华人与祖籍地关系的变化也是原因之一。诚然,改革开放以来华侨华人的来来往往引起了侨乡传统文化的复兴,兴办的公益慈善大大改善了广大乡亲的生活境遇,大量侨资的注入也带动了侨乡经济的腾飞。然而近十几年来,随着旅居海外的一代华侨华人多已年迈或过世,侨乡的父母和至亲也逐渐老去,海外华人与传统型侨乡间的情感联系正在减弱。那些“南洋”土生华人的情感归属与认同也发生了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的转变。而返乡寻根,反而使他们觉察到与家乡亲人的文化差异,进而强化了另类华人属性(other Chineseness)。[39]那些曾经热心家乡公益事业老华侨的后代不再像父辈那样将情感投入到祖籍地,这也使得许多侨资学校因无后续资金维持,要么被政府收购变为公办学校,要么只能关闭。课题组在泉州永春县调研时,县侨联主席曾表达了侨务工作中的些许无奈:“我们永春以前侨捐和慈善是做得非常好的,但现在因为老一代华侨慢慢去世了,新一代和家乡的感情很淡,我们的工作也越来越不好做了。我有一次打电话到马来西亚那边的永春籍华侨华人,告诉他我们打算编撰族谱,特别是要把海外的人员加入族谱中。我已经表明了身份,谁知道对方一口拒绝了,说‘第一我们不做这个事,第二现在骗子太多了’。还有一次我们想说服一些海外乡亲捐助帮忙修一条公路,也是没取得好的效果。因为东南亚很多华人看到中国现在越来越强大了,比他们发展得还要好。这个乡亲直接说,修路是中国政府的事情,他不负责,如果捐学校再找他。”
碍于多重原因,福建村一级的侨资学校很多荒废,校舍闲置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那些饱含岁月痕迹的校舍不仅是海外乡亲的心血结晶,还是侨乡的文化遗产。部分历史文化资源比较丰富的侨村,在政府拆除废旧校舍时据理力争,努力将这些侨乡文化见证保留下来,并在华侨华人捐资的帮助下,将校舍改成了村一级的华侨历史陈列馆。例如,在典型的传统侨乡泉州永春县的仙夹镇就完好保留了一座始建于1946年的侨资学校——永春县夹祭小学的校舍。如今这座古朴的小学校舍成为当地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中包括民国小学教室原址、世兰纪念堂、夹际村侨捐项目展示馆、永春巾帼学创基地等部分。在侨捐纪念馆中,详细展示了该村华侨华人对教育事业、公共事业、祖宇重建、医疗卫生等方面的突出贡献。据场馆负责人介绍,这座学堂也曾计划被拆除,当时政府和村民都认为这是重要的历史文物,也是海外乡亲回来“寻根”的重要记忆场所,因此据理力争保住了校舍。后又在乡镇出资,海外乡亲捐资并提供重要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在保持老校舍格局基本不变的情形下筹建了这座陈列馆。夹际村侨资校舍保护虽然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但是不可能在所有侨乡复制。只有在那些有华侨重点人物、侨领与家乡仍保持频繁联系,并且保存了大量珍贵图片、器具等历史资料的侨村,才有条件像夹际村一样筹备华侨纪念馆。绝大多数的侨资学校仍然面对着招生困难、管理混乱、资金不足,甚至濒临关闭的艰难处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