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因素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因素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福建农村地域广、偏远山区多、农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水利建设投入不足、医疗条件差等因素仍然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福建经济的发展,全省农村城镇化水平有所提高,但村镇内部及各村镇之间的道路、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不足或不完备,村镇与城市之间的横向联系都比较薄弱。福建省山地丘陵面积大,每年都遭受洪涝、台风、干旱等自然灾害影响,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水毁受损严重。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因素

福建农村地域广、偏远山区多、农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水利建设投入不足、医疗条件差等因素仍然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福建经济的发展,全省农村城镇化水平有所提高,但村镇内部及各村镇之间的道路、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不足或不完备,村镇与城市之间的横向联系都比较薄弱。福建每年都遭受洪涝、台风、干旱等自然灾害影响,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水毁受损严重。经普查和大坝安全鉴定,福建省现有的2467座小Ⅰ型和小Ⅱ型水库中仍有1778座小型水库存在程度不同的病险状况,[77]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

福建农业机械化也较落后。任何农业经济形式都与农业生产活动不可分离,福建农业生产活动存在着粗放式、低端化的缺点,集约化程度低,资源浪费大。一是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中低产田占比较高,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低,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福建省山地丘陵面积大,每年都遭受洪涝、台风、干旱等自然灾害影响,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水毁受损严重。二是农业技术装备落后。从总体上说,福建省广大农村所从事的生产仍属于传统农业范畴,是以手工劳动为主的耕作方式,人力、畜力的使用比较普通,农业生产技术及手段落后,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全省农民大多仍以单家独户的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难以推广机械化作业,以致农机拥有量少。2017年全省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26.44%(如表3-7所示),比全国低5.05个百分点[78],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45,农业水资源利用率普遍不高。从总体上说,福建省广大农村所从事的生产仍属于传统农业范畴,是以手工劳动为主的耕作方式,人力、畜力的使用比较普通,农业生产技术及手段落后,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全省农民大多仍以单家独户的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难以推广机械化作业,以致农机拥有量少。福建统计年鉴显示,2016年,全省机耕地面积占耕地面积47.78%,机播面积占播种面积的6.24%,机收面积占播种的18.60%,均较全国水平低。[79]

表3-7 福建省农业基础设施情况和农业机械化水平 (单位:公顷)(www.daowen.com)

注:数据来源于《2017年福建统计年鉴》,农业机械化水平是作者依据如下公式计算得到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机耕面积/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0%+机播面积/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0%+机收面积/农作物播种面积×30%。

此外,福建农业科技人员数量不足,服务能力有限。2006年末,全省共有农业技术人员9.24万人,其中,6.62万人在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中从业;按职称分,高、中、初级农业技术人员分别为0.30万人、1.45万人和7.50万人。[80]劳动者的低素质与现代农业产业化、信息化、科学化的高要求形成极大反差,导致耕地的利用率下降,农业生产仍然处于粗放经营状态。这不仅不利于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影响粮食安全,而且不利于农民收入的进一步增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