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福建农村经济发展与金融改革分析

福建农村经济发展与金融改革分析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福建农村金融市场运行中,农业贷款日趋萎缩,农村融资比重下降,农户和乡镇企业的资金难以从正式金融部门得到的同时,农村金融机构资金充裕急需寻找出路,农村金融资金通过现有的金融机构大量流出农村。在此基础上,作者研究发现福建保险的总体服务能力、总体保障能力、农业巨灾风险应对能力均存在不足,特色创新险种覆盖面有限,并对此提出应对之策。

福建农村经济发展与金融改革分析

完善的农村金融结构能够保证农村资金的有效融通。资金的有效融通是农业产业化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前提条件。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特殊地形造成了农业保险标的极其分散、查勘不易的经营难题。福建农村金融市场运行中,农业贷款日趋萎缩,农村融资比重下降,农户和乡镇企业的资金难以从正式金融部门得到的同时,农村金融机构资金充裕急需寻找出路,农村金融资金通过现有的金融机构大量流出农村。因此,在特定的经济、金融环境下,如何去调整、优化现有的金融结构,使之更有助于农村资金的有效融通,更有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成为这类研究的主题。

黄顺容根据金融发展理论,对福建农村金融结构中的金融机构、金融工具进行分项实证研究,以及对福建金融相关比率进行综合实证研究和趋势回归分析,发现农村金融深化依靠原有的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等三足鼎立所提供的金融服务已远远达不到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福建农村的金融资产存量增长相当缓慢。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需要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服务的多样化,更确切地说是金融结构的多样化。[33]

吴敏分析了现有农户金融需求与正规金融供给之间的不协调性,从农村金融机构缺失、金融支持弱化、金融业务单一、农村资金分流、农业保险覆盖率低、农村担保体系不健全、农信社独立支撑、农村民间融资活跃等8个方面概括了目前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供给角度提出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的对策,建议要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政府要加大金融支农的力度,各银行机构也要积极探索新型信贷模式和服务方式等。[34]袁曦等运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检验方法,运用福建省1980—2007年农村经济金融与农村经济的相关数据,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其依存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福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建议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农村金融发展,以加快福建的新农村建设步伐。[35](www.daowen.com)

黄雅宁以评估福建农村金融风险中各主要风险的程度为目的,以前人大量研究为基础,采取调查问卷的方法,以福建农村地区金融机构为调查对象,尽量采集真实专业的调查数据,评价农村金融风险中的五种主要风险。研究发现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仍不容忽视,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也还不容乐观,但操作风险已经降到较低水平。最后作者提出建立专门指标考核体系,提高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加强政策稳定性的建议和思路。[36]林芳探讨了适合福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金融模式,即“政府+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金融机构”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并对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龙头企业信用风险、自然环境导致的信贷风险、农户信息不对称风险和金融机构的操作风险进行了研究。[37]

林文等从普惠金融角度分析福建农村金融机构,认为农村金融市场竞争中存在运营成本高、获利能力有限、金融机构风险大、缺乏风险分散与补偿机制、监管效率低、监管评级脱实向虚等问题。作者提出依靠配套政策、降低运营成本、建立风险监控机制、加强金融监管、改进监管评级等建议,以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普惠金融在福建的发展。[38]王建魁提出为福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不仅要注重农业保险的产品创新(丰富农险产品供给)、领域拓新(多维度满足农户、企业和政府的保险需求)和模式创新(三农综合保险模式、统保模式、共保模式),还要注重精准对接、科技应用,提升农业保险服务效能。在此基础上,作者研究发现福建保险的总体服务能力、总体保障能力、农业巨灾风险应对能力均存在不足,特色创新险种覆盖面有限,并对此提出应对之策。[3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