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福建侨乡文化振兴实践探析

福建侨乡文化振兴实践探析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力推动嘉庚建筑的修缮保护工作,目前已有13栋嘉庚建筑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特色侨房进行修旧如旧的修缮并加以利用,如陈文确、陈六使家族后裔将文确楼物产捐献给集美街道改造成“陈文确陈六使陈列馆”和全国首家以华侨文化为主题的“嘉庚邮局”。每年坚持对辖区困难归侨侨眷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困难归侨数据库。三是依法维护侨胞合法权益。

福建侨乡文化振兴实践探析

为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为保护华侨名人故居、侨特色老宅等侨乡文化,2017年起,福建省在全国率先开展侨乡文化名镇名村试点创建工作,将厦门市集美区集美街道、福州市福清市海口镇牛宅村、泉州市安溪县湖头镇、莆田市涵江区江口镇等四个试点列入创建单位(见表2-17)。四个列入试点创建的单位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定居当地的归侨侨眷人数较多,侨力资源较为丰富,并有代表性、典型性、影响大的侨领、华裔代表人物;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涉侨历史建筑,相对集中并达到一定规模,基本风貌保持较好,如华侨故居祖屋、宗祠、侨乡特色历史老宅、华侨农场旧场部及安置点等文化遗产;有蕴含着华侨文化精髓的文化遗存,如侨批档案、历史记载、名人名记等涉侨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外侨胞积极回乡捐赠、投资,为家乡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较大贡献。这四个侨乡文化名镇名村试点是福建侨乡文化振兴的最佳实践。

表2-17 福建侨乡文化名镇名村试点

续上表

(一)厦门市集美区集美街道[38]

集美街道是著名的侨乡,是被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先生故里,也是国内侨校、侨生最多的城区,具有“嘉庚精神”和“华侨文化”等独特的文化底蕴。这里环境恬静幽雅,风光旖旎,陈嘉庚先生故居、鳌园归来园、李林园、龙舟池、学村建筑群等都是独具风韵的人文景观,年旅游人数近百万人次。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创办的集美学村已有百年历史,享誉海内外,拥有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的完善的教育体系和完备的教育设施。近年来,集美街道高度重视侨乡历史文化保护,留住爱国华侨的根,让广大华侨华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1.集美街道基本侨情

集美街道(原集美镇)位于厦门市集美区,地处厦门岛北对岸,是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的故乡。街道现有户籍人口24 440人,其中归侨134人,侨眷887人,旅居海外华侨华人24 656人,分布于20多个国家。百年来,在陈嘉庚先生的带领下,各界华侨华人积极支持家乡建设。在落后年代,踊跃回乡办学兴国,诸如陈嘉庚、陈敬贤等;在战争年代踊跃出钱出力支持抗战,诸如陈六使、李光前等;在和平年代踊跃出资献策建设祖国、发展教育,诸如陈嘉粦、陈永和、李尚大等。集美正是广大华侨爱国精神集中体现之地。多年来,集美街道深挖嘉庚精神内涵,高举爱国华侨旗帜,发挥华侨旗帜的引领作用,嘉庚精神的感召力量,凝聚侨心,汇聚侨智,发挥侨力,维护侨益,取得较好成效。2013年获得侨联全国先进基层组织。

(1)搭平台,凝聚侨心侨力

一是举办首届“嘉庚论坛”。2016年4月,由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促进会等机构成功举办了面向海外的首届“嘉庚论坛”,邀请了15个国家和地区、200多位海内外华侨社团、侨商领袖、知名专家学者参加。“嘉庚论坛”大力弘扬嘉庚精神,为对接东盟及搭建文化交流平台走出了关键的一步。街道在陈嘉庚先生出生地集美大社配套举办“家风家训传承”活动。二是拓宽海外联谊渠道。重视海外联谊工作,加强与海外侨团、侨领和华裔新生代联系,拓宽与海外联系渠道。先后组织有关人士和企业家出访东南亚多个国家,开展拜访华侨华人社团、华侨华人代表人士、考察企业等公务,累计接待海外团组2000余人。三是做好引资引智促进经济发展。开展精准招商工作,引进侨资助力打造海西硅谷、海西文化演艺中心、海西商务商贸物流中心、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力促产城学人共进,体现新时期集美弘扬嘉庚精神的新作为,为集美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注入新活力。

(2)树品牌,弘扬侨乡文化

一是打造侨乡文化品牌。认真倾听海外同胞坚定文化自信、续写嘉庚精神新百年辉煌的呼声,协助区侨联开展建设中国最美侨乡等课题研究。协助办好海峡两岸龙舟文化节、世界华侨华人美术书法展福建展区作品展、“海丝”东盟文化艺术展等活动,推动建成东盟(集美)交流中心。二是加大嘉庚建筑保护力度。大力推动嘉庚建筑的修缮保护工作,目前已有13栋嘉庚建筑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立侨房修缮保护工作小组,启动保护性修缮和加固工作。抓好鳌园、陈嘉庚纪念馆、陈嘉庚先生故居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陈嘉庚纪念馆被中国侨联授予“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三是推进特色侨房保护工作。建立“一房一档”的侨房数据库,全面摸清辖区侨房基本情况。协助中共集美区委统战部策划出版了《凝固的旋律——集美特色侨房集萃》一书。对特色侨房进行修旧如旧的修缮并加以利用,如陈文确、陈六使家族后裔将文确楼物产捐献给集美街道改造成“陈文确陈六使陈列馆”和全国首家以华侨文化为主题的“嘉庚邮局”。

(3)创形式,做好新侨工作

一是开展“人文集美 印象侨乡”系列活动。采取线上“三行情诗”“摄影比赛”,线下实地参观、体验主题活动的模式,组织辖区高校侨生和留学生参加,使他们融入集美,了解集美,进而了解中国。二是开展夏令营、冬令营系列活动。坚持每年利用寒暑假举办海外华裔子女夏令营、海外华裔子女冬令营、香港集美校友会后裔夏令营,组织邀请华侨华人及子女观看集美新发展新变化。三是联络感情鼓励创业。建立新生代华侨华人微信群、QQ群等沟通平台,提高沟通效率,及时为新生代答疑解惑,增进感情,吸引海外优秀留学人才和新生代华侨华人落户集美创新创业。

(4)建机制,维护侨胞利益

一是完善侨联组织建设。按照《中国侨联章程》的规定,根据实际工作情况,总结街道建制以来的侨务工作经验,建立健全侨联组织机构,将侨联组织建设纳入党建目标责任制,由专人负责侨联日常工作,同时在所辖五个社区分别成立侨联小组,按照“五有”标准,开展规范化建设。二是建立健全救助帮扶工作长效机制。每年坚持对辖区困难归侨侨眷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困难归侨数据库。将符合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条件的贫困户纳入低保补助;协助下岗失业人员参与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在春节中秋节等节假日开展走访慰问侨联委员及特困归侨活动;开展“侨帮侨”等活动,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归侨侨眷子女提供学费补助。三是依法维护侨胞合法权益。加大对侨务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提高侨胞依法维权的意识,营造了“知侨、爱侨、护侨”的良好社会氛围,优化了为侨服务的工作环境。近年来共接待侨胞涉及侨房纠纷、土地归属、侨房改造、寻亲认祖等来信来访十余人次,办结率100%。

集美街道在各级侨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在凝聚侨心、汇聚侨智、发挥侨力、维护侨益等方面取得较好成效。下一步,街道将进一步落实《国家侨务发展纲要(2016—2020)》,充分发挥集美街道侨务工作优势,弘扬陈嘉庚先生爱国爱乡精神,联络团结海内外侨胞侨眷,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街道侨务工作推上新高度,为街道社会经济发展多做贡献。

2.集美街道代表性侨领

集美区是福建省重点侨乡之一。集美先人移居海外的历史,有文字可考的可追溯到元末明初,清朝及民国时期人数尤众,主要分布于东南亚一带。他们长期与居住国人民和睦相处,凭着刻苦耐劳的精神,前赴后继的勇气,披荆斩棘,艰苦奋斗,涌现出陈嘉庚、陈敬贤、陈文确、陈六使、陈永和等一批出类拔萃的优秀人物。他们有的成为工商业巨子,有的成为科技精英,有的成为当地政界要人,为当地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做出了贡献。同时,华侨华人素有爱国爱乡的光荣传统。他们身居异乡,情系桑梓,创业有成后,纷纷回乡捐资兴学,兴办公益事业,支持故乡建设。陈嘉庚是海外华侨中的杰出代表,被毛泽东赞之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1)陈嘉庚

陈嘉庚,又名甲庚,字科次,集美人。生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为颍川陈氏一世祖陈之后裔。陈嘉庚先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华侨领袖,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陈嘉庚于1874年10月21日出生在福建省同安县集美社(现厦门市集美区),17岁往新加坡从父经商,后独立经营菠萝罐头厂、米店橡胶园等。1916年后,以橡胶和胶制品业为主,鼎盛时期其销售网遍及全球,为新马树胶王国的四大开拓者之一,成为驰名海内外的大实业家。陈嘉庚身居异邦,心怀乡国,经营实业不谋私利,立志报效祖国,故倾资兴办教育等公益事业,以尽国民天职。他早于1913年在家乡创办集美小学,后又增办师范、中学、水产、航海、商业、农业等校,统称为“集美学校”。1921年,陈嘉庚创办厦门大学,亲自选择校址、校长,主持建筑校舍,高薪聘请师资,设文、理、法、商、教育等五院十七系,为海内外培养高等人才。他在侨居地新加坡亦倡办和赞助许多学校,形成陈嘉庚广泛的开放型教育体系。尽管遭遇世界经济危机,企业经营未能转机,他仍多方筹措校费,百折不挠维持办学。1932年,当外国财团答应以停止支持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为条件保护其企业经营,即遭他断然拒绝。直至1937年春无力支持,遂无条件地将厦门大学献给政府。厦门大学改为“国立”后,他极为关注其发展。1940年回国慰问期间,还特地到迁往长汀的学校视察;1949年归国亦来校访问;1952年定居集美后,仍继续募资、筹划扩建学校规模。在他的倡导下,许多华侨捐资兴学蔚然成风,影响深远。他不但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而且具有卓越的教育思想,提倡学生要在德育、智育、体育诸方面全面发展,倡办职业技术教育,高度重视师范教育,以及重视校长、教师在办学中的决定作用等。他还推行社会教育,亲建集美鳌园“博物大观”和倡建厦门华侨博物院等。陈嘉庚赤诚爱国,振兴中华,1909年结识孙中山,翌年参加同盟会。辛亥革命闽省光复后,他被选为新加坡福建保安会会长,募款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组织“南洋各属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并被选为主席,领导支援祖国抗日救亡。1939年汪精卫叛国投敌,他严电声讨。1940年3月他率领“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回国视察各战区和重庆、延安等地,不畏强暴,坚持真理,明辨是非,将救国救民的希望寄托在中国共产党身上,反对蒋介石独裁,坚持团结抗战。1941年12月日本帝国主义进攻马来半岛,他领导“新加坡华侨抗敌动员总会”,1942年3月新加坡沦陷避居印度尼西亚爪哇,赋诗表明舍生取义的决心。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他安全返回新加坡,各界集会庆祝,众望所归。1949年应毛泽东主席电邀回国参加新政协会议和开国大典,后于1952年2月回国定居。他已年逾古稀,仍不辞劳苦到祖国各地视察,致力于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并对推动华侨爱国大团结、支持祖国和家乡建设起到积极作用,临终仍念念不忘祖国统一大业。陈嘉庚于1961年8月12日在北京病逝,终年87岁,国家予以国葬的哀荣,灵柩运回集美,安葬于“鳌园”中。

(2)陈文确

陈文确,集美人。生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卒于1966年1月14日,享年80岁。

陈文确出生于渔家,兄弟七人,排行第三,父母早逝,家境贫困。少时就读私塾,光绪三十年南渡新加坡谋生,初做船夫,后入陈嘉庚谦益公司务工。1918年被派往柔佛州管理橡胶园。此时,除仲兄留守家业外,四个弟弟相携来投。陈嘉庚安排其六弟陈六使帮助管理胶园,七弟陈文章年幼在烟花部打杂,四弟陈科斗、五弟陈文知在胶园做工。

1924年,陈文确以历年积蓄助七弟陈文章创办联和橡胶公司,翌年又与六弟陈六使再办益和橡胶公司。兄弟协力经营,三年间益和已发展成种植、加工和贸易为一体的橡胶企业。1938年,益和注册为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叻元。设分厂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中国香港等地,并在美国纽约、英国伦敦开设代理处,经营橡胶出口业务。两年后,注册资本增至叻币200万元。1950年7月,橡胶厂因故被焚毁,损失1000余万元。陈氏兄弟不屈不挠,清理残基,重建厂房,终于渡过难关,东山再起,成为新马地区最大的橡胶企业之一。

与此同时,兄弟俩向金融保险业发展。1935年,与闽籍华侨合资创办新加坡大华银行,陈文确任董事;1939年,与李亮琪等创办亚洲水火保险有限公司,成为公司股东;1942年,出资190万元参与创办集友银行;1947年,又投资288万元参与创办香港集友银行,支持陈六使出任首任董事长;1948年,加入亚洲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任董事会主席;又参与发起创办新加坡华联银行,由其胞侄永裕担任董事。

陈文确热爱桑梓,热心公益事业。新加坡同安会馆1931年成立后,陈文确历任职员、会计、常委,连任7—14届会馆主席。厦门沦陷期间,集美屡遭日军轰炸,村民四处逃难,陈文确先后汇款国币76 750元救济难民。日本投降后,又汇国币1000万元,交集美学校校董陈村牧,成立集美学村建设委员会,帮助村民恢复生活和生产。其中赈济108户21.6万元,粜米200万元,贷款161户804.5万元,用于整顿环境卫生重建家园31万元。1946年,同安县鼠疫天花霍乱疟疾流行,民众缺医少药。当时陈文确甫任会馆主席,接受陈嘉庚建议,成立筹建家乡医院委员会,集中邑侨力量,于翌年创办同安县同民医院,并购买奎宁丸、阿的平等药品65万粒,免费发给全县民众。同年8月,新加坡华侨商办同(安)(集)美汽车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改组,陈文确被选为董事长,筹款修复抗战期间损坏的同美公路,收回路权,恢复运输业务。1949年11月,国民党军队飞机轰炸集美,村民罹难21人,民宅被毁近半。陈文确委派胞侄永鸿携币1500美元自香港返里,购大米2.5万余斤,赈济村民122户302人;购建筑材料370美元,帮助村民重建家园。

陈文确关心家乡和侨居地的教育事业,先后出任集美学校校董、新加坡中正中学董事长、中华女子中学董事长,自始至终支持陈六使创办新加坡南洋大学。20世纪30年代初,陈嘉庚企业不景气,集美学校经费出现困难。陈文确慷慨资助,自1933年起,每月捐助该校国币500元。其所办的益和公司承租陈嘉庚麻坡橡胶厂,扣除利息后,盈利全数充作集美学校经费。1939年,又购上海华侨银行公债100万元,以年息6万元捐作集美学校基金。1942年,支持陈嘉庚移资回国的号召,由陈六使两次汇款700万元,支持集美学校在永安创办集友银行和集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又以190万元增资香港集友银行,以盈利提成充作集美学校经费。

(3)陈六使

陈六使,集美人,陈文确六弟。生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卒于1972年9月11日,享年75岁。

陈六使5岁时父母双亡,赖兄长捕鱼为生,并入读集美小学。1916年仰兄长资助南渡新加坡。先在陈嘉庚谦益树胶厂做搬运工,继做领班。他勤劳刻苦,聪明好学,工余潜心钻研橡胶种植和经营之法,稍有积蓄后,与三兄陈文确、四兄陈科斗、七弟陈文章合资创立联和树胶公司,由陈文章管理。新厂甫创,经营不得法,生意亏蚀。陈六使遂辞去谦益厂工作,专心料理联和业务,很快扭亏为盈,业务兴盛。1925年,陈氏兄弟复建益和树胶公司,购置橡胶园,新建树胶厂,陈六使任总经理,经营十载,发展成种植、加工和经营出口的橡胶企业。1938年,益和注册为有限公司,规模迅速扩大,先后在马来亚、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和中国香港设立分公司,在英国伦敦和美国纽约设代理商,成为新加坡橡胶界的佼佼者,陈六使也被同行视作树胶界之翘楚。1942年,日军侵占新加坡,益和被迫停产。1945年,新加坡光复,益和恢复生产。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橡胶价格陡涨。陈六使把握时机,增加生产,扩大经营范围,业务蒸蒸日上,益和公司很快成为与李光前的南益橡胶公司并执新马胶业牛耳的最大橡胶企业。在此期间,陈六使创办或合资经营的企业尚有协和橡胶有限公司、亚洲联合企业公司、亚洲保险有限公司、亚洲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大石水泥有限公司、马来亚纸制品厂、合众纸厂、《南洋商报》、陈永义私人有限公司等,出任上述企业的董事长或总经理。同时涉足金融业,历任新加坡华侨银行董事、中国香港集友银行董事主席等,成为东南亚著名华人企业家。

陈六使幼时家贫,读书甚少,南渡创业中深感文化底薄,故十分重视教育,兴办教育不遗余力。20世纪30年代初,陈嘉庚企业遭受挫折,向友好劝募集美学校经费。当时,益和橡胶公司才初有发展,即慨捐每月500元。1936年,陈嘉庚计划集资16万元,购买橡胶园400亩,以其收益充作厦门大学基金,陈六使捐助5万元。1939年,陈嘉庚为遭日军飞机轰炸的集美学校募捐,陈六使认购上海华侨银行公债券100万元,以年息6万元作为集美学校基金。1942年1月,日军侵略东南亚在即,陈嘉庚建议华人将经营所得汇存国内,一避风险,二作战后兴办实业之用。陈六使两次汇款共计700万元,嘱“集美学校如需用可以支取”。同年,集美学校以陈六使及李光前、陈济民、陈厥祥之汇款创办集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和集友银行。公司和银行均以每年盈利的20%补助集美学校。后陈六使增资香港集友银行,并出任董事长。香港集友银行至今仍源源不断地资助集美和厦门的教育事业。陈嘉庚曾多次表达对陈六使“铭感无任”之心声。1950年,新加坡中华总商会换届,陈六使由副会长接任会长,首倡赞助马来亚大学30万元,带动会员踊跃捐献。同年,陈六使出任福建会馆主席,极力筹募教育基金,扩充所属道南、爱同、崇福三校,新建光华学校和南洋女子中学。

1953年1月,陈六使主持福建会馆执监委会议,倡议创办南洋大学,并认捐500万元。他在会上慷慨陈词:“全南洋群岛一千六百余万华人,为保障并发展母语教育,为维护伟大的中华文化,不可无南洋大学;为传播中华文化,以贡献于世界和平事业,也不可无南洋大学!”他表示愿竭尽全力,即使破产也在所不惜。会后,297个华人社团组成南洋大学筹备委员会,推举陈六使为主席。华人社会掀起义卖、义捐、义赛、义演高潮,连巴士、的士、三轮车工友也开展义驶、义踏活动,总共募得叻币1045.68万元。福建会馆献出云南园450英亩土地作校址,并捐款60万元建设学校大礼堂。1956年3月15日,南洋大学正式开学,陈六使任学校执行委员会主席。他为南洋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呕心沥血,1964年因年迈退休。1974年,南洋大学理事会在校园内为之树立铜像。1980年,南洋大学与新加坡大学合并。25年间,南洋大学为当地培养了成千上万的优秀人才。1984年,福建省人民政府追赠陈六使“乐育英才”荣誉牌匾,以纪念其为教育事业所立下的功绩。

陈六使急公好义,热心社会公益事业。1937年,陈六使接任新加坡树胶公会主席,发动会员为抗日救国募捐,为南洋筹赈会募得捐款129万元。1939年,中华总商会筹建中华大会堂及图书馆,所需资金20余万元,陈六使认捐四分之一。1950年,陈六使出任福建会馆主席和中华总商会会长。是年,马来亚大学成立,其捐叻币30万元作该校基金。1951年,动员福建会馆董事捐款20.6万元,资助新加坡防痨协会建设防痨医院。1955年,以中华总商会会长身份,发动600多个华侨团体和8500多家商号参加签名活动,要求新加坡议会废除只用英语的规定,终于1959年迫使新成立的新加坡自治邦立法议会将华语作为会议发言语言之一。1957年5月,率新马胶商五人小组赴伦敦参加英马胶商会议,经过多轮谈判,达成协议,改变了长期以来新加坡胶市完全听命于伦敦树胶西商公会,华商经营十分艰难的局面,为华商争得平等权利。1957年,到泰国曼谷视察公司业务,捐泰币50万铢作为当地福建会馆侨校基金。1965年被聘为同安会馆名誉主席,翌年首捐为倡,认捐会馆大厦建筑基金的十分之一。此外,还曾担任怡和轩俱乐部董事会主席、《南洋商报》董事长,为华人公益事业贡献良多。

(4)陈敬贤

陈敬贤,陈嘉庚胞弟。生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卒于1936年2月20日,终年47岁。

陈敬贤7岁就学南轩家塾。8岁,母亲病逝,哀痛不已,伴棺逾半载。13岁南渡新加坡,随父兄生活。其间,陈嘉庚管教甚严,举动稍越常轨,即遭痛斥,自是立志读书,学业大进。光绪三十年(1904年),父亲经营顺安米业失败,即随胞兄习商,管理谦益米店和新利丰菠萝罐头厂业务,两年后出任谦益米店经理。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回乡省亲,宣统元年(1909年)娶妻王碧莲。是年冬,携眷返新,翌年剪去发辫,与陈嘉庚一起加入同盟会新加坡分会,助力胞兄领导的福建保安捐募捐运动,募款20余万叻元,汇交福建都督孙道仁,用于接济军饷和维持地方治安。1912年,陈嘉庚回乡筹办集美小学,敬贤受托总理新加坡商务,为时一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陈氏兄弟开办橡胶厂,设分栈于麻坡和马六甲,垦殖橡胶园千亩,另航运、黄梨加工亦获发展,获利450万元叻币。兄弟相议,救国之计,端赖教育,决意以所获利润兴办家乡教育。1916年10月,敬贤受兄派遣返回故里,筹建集美师范和中学。亲赴直、鲁、鄂、皖、苏、浙、赣考察教育,聘定昆山王绩(丕嘉)为师范、中学校长。1918年1月,居仁楼、尚勇楼落成。3月10日,集美师范、中学正式开学,敬贤亲致开学词,并与胞兄共定“诚毅”校训,颁布校歌和教职员服务简章等。同年年底,立功楼、大礼堂、操场、电灯厂、自来水塔等教学和生活设施竣工。三年间,集美师范、集美中学、集美女子小学、集美幼稚园相继开办,集美学村雏形初现。

1919年,陈嘉庚欲返里扩建集美学校和创建厦门大学,电召敬贤返新加坡主持全盘商务。其间,敬贤遵兄函嘱改土桥头树胶厂为树胶熟品制造厂,购置厂旁空地2万平方米。此后树胶制品厂由生产橡胶鞋底发展到车轮、手车踏垫、盆塞、风管、包线管等多种产品,生产业务不断扩大,共获利280余万元。

陈敬贤在总理商务期间,操劳过度,患上肺、胃二病,不胜重任,于1921年11月返里调养。翌年5月东渡日本,习练调和静坐法。1923年2月返回集美,主持校务,兼理嘉庚公司国内各分行业务。创办集美农林学校,亲赴天马山踏勘校址,规划校舍建设。其时,烟赌盛行,敬贤携夫人会见族众,重申赌禁,组建集美学村委员会,设戒烟所,改造习染恶嗜者;开办夜校,教育失学青年;着手公共卫生建设,倡建公厕,修理道路,深得乡人支持与拥护,被师生尊称为“二校主”。又于校内组织调和会,提倡调和静坐法,以益师生身心健康,并译藤田氏《调和法前传》一书行世。

1925年10月,陈敬贤因病二渡日本,专心修炼他力治疗法。翌年初,自日本回国,寄居上海,4月徙居杭州,秋间返回厦门,寓居厦门大学宿舍和南普陀寺。1930年移居厦门禾山茂林社,集资创办禾山济兴农林公司,购园地700余亩,种植果蔬、豆稻等。此后遍游名山古刹,孑然一身,不带仆从,布衣粗饭,舟车跋涉,不以为苦,所作诗文超尘脱俗。1932年,再赴杭州,住弥陀寺,虔诵经文,专心研究禅理。后因旧病复发兼患唇疔,医治无效,逝于杭州弥陀寺寓所。

陈敬贤逝世后,集美乡民、集美学校师生、厦门市各界先后为之举行追悼会,于右任、孙科、何应钦、陈果夫、邵力子等各界友人送挽幛600余件。集美学校将其生前督建的大礼堂命名为“敬贤堂”,立碑纪念;厦门大学将教工宿舍楼命名为“敬贤楼”,纪念其对创建厦门大学的贡献。2002年,占地4.74万平方米的敬贤公园落成,内建敬贤塔,安放敬贤遗骸。[39]

(5)陈永和 陈永进

陈永和,集美人,生于1914年5月,卒于2000年,享年86岁;陈永进,永和胞弟,生于1916年,卒于2001年,享年85岁。兄弟俩年幼丧父,赖三叔陈文确接济就读集美中学。初中毕业后,先后南渡新加坡谋生。

1930年,陈永和随返里省亲的四叔陈文斗赴新加坡,在七叔文章的联和公司做搬运工。因勤奋苦干,深得叔辈器重。1934年转入三叔陈文确、六叔陈六使共同创办的益和公司橡胶厂任职。1937年,被派往马来亚、泰国等地创设分行。翌年,只身赴印度尼西亚巨港开设橡胶厂。时过五年,资金由3万盾增至500万盾。1941年,日军占领印度尼西亚,橡胶厂被毁,举家避难汝赖。日本投降后,返回巨港重振旧业,另向殖民当局购新式橡胶厂一座,生产胶片,经营范围扩至椰城、占碑、楠榜、马辰等地。三年间,资本累至数千万盾。1966年,创立陈永和控股有限公司,自任董事长。因经营有方,资本不断增值,至其逝世时已超出原值数十倍,成为当地有名的实业家。[40]

陈永进到新加坡后,先后担任新加坡福建会馆建设科主任、执委,新加坡同安会馆执委、监委、名誉主席,新加坡集美校友会副理事长和理事长。1957年,成立陈永进控股公司、投资挂牌公司、亚洲保险有限公司、亚洲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并出任上述诸公司董事或董事主席。

陈氏兄弟身居异乡,心系乡国。1956年,永和以新马工商贸易考察团副团长身份率团回国考察,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接见。1982年,委派宗侄携资100余万元到厦门、天津投资办厂。1979年,捐资40万港币为倡,募集50万元增资香港集友银行,作为集美学校教育基金。1993年,捐赠港币142万元重建集美礼拜堂;捐资60万元成立集美李厚(母名)公益基金会和集美社陈氏共创基金会,受聘担任永远名誉会长,支援家乡兴办公益事业。2000年,其子嘉谋携港币100万元增资共创基金会,并改名“陈永和基金会”。生前应聘担任集美区侨联第四届委员会名誉主席。永进1979年支持胞兄倡议,参与增资香港集友银行;2005年3月,其子女嘉禾、家粦秉其遗愿,捐资200万元支持集美二小新建“永进楼”;2007年,陈嘉粦捐资100万元在集美二小设立“素香奖”教奖学基金。[41]

(6)李光前

李光前(1893—1967年),福建南安人,儒商的楷模、东南亚橡胶大王、教育家、慈善家。1893年,李光前出生在福建省南安县芙蓉乡(今南安市梅山镇竞丰村)。李光前热心社会公益的一生,深受其岳父陈嘉庚先生的影响,对新马地区和故国桑梓的社会公益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李光前先是投资与人合办华商银行。1933年,华商银行又与华侨银行、汇丰银行合并,以华侨银行命名。合并后的华侨银行是新加坡4家华资创办的银行中最大的一家。李光前任该银行董事会副主席,后又接任主席。在他的主持下,华侨银行业务得到空前发展,先后在新加坡设立了20多家分行,日本东京、大阪,马来西亚,中国香港、上海等地也设有分行。华侨银行成为东南亚最重要的金融机构之一,也成为李氏集团最重要的企业。如今,新加坡华侨银行成为银行业的龙头,在新加坡设有25家分行,在马来西亚设有30家分行,在全世界共有60家分行。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李光前已是海内外著名的华人实业家和金融家。[42]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李光前的事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日本铁蹄下的新加坡几乎是一片废墟,尤其华侨的事业更是损失严重。从美国回来的李光前看到这一切十分痛心,立即着手进行南益橡胶企业的恢复与重建,使之适应战后市场的巨大需求。与此同时,他也竭尽全力协助当地恢复经济,为新加坡战后重建做出了贡献。战后的市场需要新生力量去填补。李光前不断挖掘潜在市场,兼并、创办了一个又一个企业。到60年代末期,他的橡胶园总面积已达1.85万亩,南益橡胶有限公司附属机构多达35家。除橡胶企业外,他还先后经营了黄梨厂、油厂、彩色印刷厂、火具厂、木材厂、南益饼干厂、南益种植等,共23家有限公司,再加上华侨银行与东方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等,可以说是声名显赫的大富豪了。[43]

1934年,他接任南洋中学董事长,负责学校每年的经费、建筑费等,修建校舍,新建国专图书馆。同时,他还兼任南益学校、道南学校、导侨学校、光华学校、侨南学校等9所中学和十几家会馆的董事。他这样做不是为了名利。只要能够帮忙教育,他从来在所不辞。

抗日战争时期,李光前在故乡南安梅山创办国专小学。1943年,又创办国光中学。1952年,他为家乡捐资数百万元用于扩建梅山学村。除了恢复他于1939年创建的国专小学外,又扩建国光幼儿园、国光中学、国专医院和国专影剧院。梅山学村由此一跃成为闻名中外的学村,拥有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建筑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各种福利设施齐全。令他感到欣慰的是,国专中学和国专小学先后成为福建省重点学校,国专医院也已成为福建晋江地区著名的肿瘤医院。

1953年,李光前的一位族侄提议建立东南亚第一所华文大学——南洋大学,李光前马上积极响应并给予赞助。他一再强调南洋大学办学的目的是为了继承和发展优秀的中华文化,给马来西亚青年提供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办学过程中,困难重重,流言颇多,李光前全不理睬,继续给予强有力的支持。

1952年,李光前用他的大半财产设立了“李氏基金会”,积极捐助文教及社会公益事业。直到1967年李光前逝世之后,基金会依然遵照他“取诸社会,用诸社会”的意愿,捐款支持各项科技文教活动。

无论是中国国内还是海外,只要有关华人的事,有关教育的事,李光前都竭尽全力,散尽钱财。他对教育、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赢得海内外一致高度称赞。1957年,马来西亚柔佛苏丹授予他“拿督”荣衔。次年,马来西亚大学授予他名誉法学博士学位。1962年1月,新加坡政府公布聘任李光前先生为新加坡大学首任校长。这是他一生中最高的荣誉。在就职典礼上,他说:“吾人对国家贡献莫大于教育青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乐也。”

1985年10月22日,新加坡福建会馆在南侨中学李光前纪念亭中竖起了一尊他的铜像,以纪念他做出的巨大贡献。今天我们走进著名的“侨乡第一校”——福建南安国光中学,也会见到李光前先生的铜像。虽然他已经离开了人世,但他的教育理念、创业精神依然还在他培植的地方生长、发芽,并发扬光大。

3.集美街道涉侨历史建筑介绍及说明

(1)三立楼

位于集美街道嘉庚路57号。为一字形排列的三座楼房的合称,坐北朝南,双坡布瓦顶,砖木结构,单间并排,前有走廊。居中者为立德楼,3层27间,竣工于1919年2月;左为立功楼,落成于1918年5月,2层20间;右为立言楼,落成于民国九年七月,2层20间。早年为集美师范、中学校舍,1965年调整为集美小学校舍。1988年,厦门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政府集资重建,于次年底竣工,砖混结构,中间5层,两侧4层,总建筑面积6400平方米。三立楼是厦门地区第一个共青团支部和集美学校第一个共产党支部诞生地。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集美图书馆

又称博文楼,位于集美街道集岑路6号,落成于1919年11月,中部3层,两侧2层,16间,占地800平方米。砖木结构,中部南北立面一、二两层为西洋式柱式外廊,三层为中国式柱廊,二、三层砌有琉璃柱式花瓶栏杆,屋顶为绿色琉璃瓦双重歇山顶,屋脊和飞檐呈闽南风格。两侧附楼外墙用闽南红色釉标砖砌筑,角柱叠砌红砖与细条石,屋盖为绿色琉璃瓦歇山顶。1939年5月,被日军飞机轰炸受损,战后修复。1998年因馆舍被鉴定为危房,集美校委会拆除重建,改建为中部5层,两侧4层,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3520平方米。2001年竣工并启用。

(3)陈嘉庚故居

位于集美街道浔江社区嘉庚路149号。坐北朝南,落成于1918年6月,1939年4月被日军飞机炸毁,1955年依原样重建,1980年修缮,并于故居西侧增建陈嘉庚生平事迹陈列馆(三层混凝土结构)。四周院墙,东西宽61米,南北进深49米。主体建筑为三层楼结构,白墙红瓦,平面布局呈曲尺形,东西长,南北短,宽26米,进深13米,高19米,总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一、二楼布局相同,正面阔5间,中厅两侧各2间厢房,西端纵深2间;前部为拱廊,两端为楼梯。三层楼两端为角楼,中间为两坡嘉庚瓦屋顶,前部为阳台栏杆,外部门窗上饰有各种西洋式泥塑山花。1919—1922年和1958—1960年,陈嘉庚生活、工作于此。1980年11月辟为陈嘉庚故居纪念馆,现一楼为集美学校校史陈列室,二楼为陈嘉庚生前居室、工作室、会议室、遗物展室及陈敬贤生平陈列室。“陈嘉庚先生故居”七个金色大字为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所题。1988年,厦门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4)尚忠楼群

坐落于集美街道集岑路1号,包括尚忠、诵诗和敦书三楼。尚忠楼居中,敦书楼和诵诗楼分立左右两侧,呈半合围式。2006年5月,国务院批准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1921年2月,时为集美女子师范教学楼。抗战期间,被日军飞机炸损。1946年修复,改为集美高级商业职业学校教学楼。1949年11月,因国民党军队飞机轰炸再次受损,1954年9月修复,现为集美大学财经学院学生宿舍。该楼坐北朝南,主体3层,中部门楼4层,建筑面积4226平方米,砖木结构。平面呈前廊式布局,外墙以红色清水砖为主,辅以花岗岩装饰镶砌。西式双坡顶,外廊部平顶,嘉庚瓦屋面。门楼、山花、拱券、栏杆及窗套均为西式装饰。

(5)延平楼

原楼落成于1922年9月,时为集美小学教学楼。抗战期间,被日军飞机炸塌,1953年重建。该楼坐北朝南,中部4层,两翼3层,东角楼加地下室为4层,建筑面积2976平方米,砖石木结构。[44]1983年维修后,局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双角楼、前廊式布局,外墙以条石为基础,红砖墙承重,辅以花岗岩块石装饰镶砌。楼面除二、三层中部外廊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外,其余均为木板楼面。屋顶中部为单檐歇山顶,翼楼、角楼为双翘脊悬山顶,绿色硫璃瓦屋面。角柱作隅石装饰,拱券、栏杆及窗套作西式装饰。1965年调整为集美中学校舍。2003年维修时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墙仍旧。一楼东西耳房内侧分别镌刻“垒基维旧”和“黉宇重新”字样。楼前巨石镌有“延平故垒”四个字。[45]

(6)允恭楼

落成于1923年8月,时为集美水产科教学楼。抗战期间遭日军飞机轰炸而受损,1945年底修复,现为集美大学航海学院办公楼。该楼坐西北朝东南,砖石结构,原为3层,双坡顶,嘉庚瓦屋面。1983年改建为4层,平顶屋面,建筑面积2944平方米。前廊式建筑,一至三楼中部为外突半圆形敞廊,由6根罗马柱承托。一、二楼为拱券廊,三、四楼为方形廊。红砖平顶屋面,外墙以粉白色为主,柱头、窗楣及栏杆作巴洛克式装饰。[46]

(7)崇俭楼

建于1926年2月,时为集美商科学校教学楼。抗战期间遭日军飞机轰炸而受损,1946年修复,改为集美水产航海学校教学楼,现为集美大学航海学院学生宿舍。该楼坐西北朝东南,双角楼式砖木结构,3层,建筑面积1382平方米。前廊式建筑,门楼、角楼及三层长廊为拱券廊。屋顶为三翘脊硬山顶,燕尾式脊尾,绿色琉璃瓦屋面,角楼红砖平顶。主体以红砖墙承重,辅以花岗岩装饰镶砌。角楼以粉白色为主,角楼、门楼、柱式和栏杆等作西式装饰。[47]

(8)克让楼

建于1952年,时为集美水产航海学院教学楼,现为集美大学航海学院学生宿舍。该楼坐西北朝东南,3层,建筑面积1749平方米。前廊式建筑,东设六角形过廊。外墙以砖石砌筑,内部为砖木结构。双坡西式屋顶,嘉庚瓦屋面。山墙、栏杆作西式装饰,角柱作“出砖入石”装饰。

(9)南侨群楼

位于集美街道岑东社区嘉庚路8号。建于1952—1959年,现为华文学院校舍。该建筑群共4排16座,依次命名为“南侨一”至“南侨十六”。楼体坐北朝南,顺坡而筑,由低至高。每排为平行的4座,两两相对。南北楼之间相距16—18米,东西楼之间相距4—8米,中间教室,两旁宿舍。第一排4座为平屋,二、三号居中,面宽45米,进深10米;一、四号楼位于两端,面宽58米,进深12米;第二排六、七号楼为二层楼式,面宽43米,进深10米。另有“天南门”及第十七、十八号楼位于校园东南部。天南门为红砖二层重檐歇山门楼式,平面呈“八”字形,面宽10米,进深7.5米。一层大门和二层中门分别镌有“集美侨校”和“天南”字样。第十七号、十八号楼位于天南门两侧,为闽南古厝式建筑,硬山顶,双燕尾脊,均面阔8间27米,进深8.5米。道路四横五纵,中铺白石条,两侧铺红砖,以白石镶边。其中南侨十三到十六号楼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楼均坐北朝南,依地形而建,呈“一”字形排列,建筑面积分别为3980平方米、2760平方米、2125平方米和6093平方米。大部4层,局部5层,砖石木混合结构。外墙以花岗岩条石砌筑,辅以红砖镶砌装饰。平面呈拱券前廊及双角楼式布局,屋顶为西式双坡顶,屋面铺嘉庚瓦。山花采用齿轮、麦穗、五角星等图案,窗套装饰细腻,角柱作隅石装饰。

(10)黎明楼

建于1957年,现为集美中学教学楼。该楼依地势而建,坐北朝南,砖石木混合结构,建筑面积2420平方米。平面呈双角楼、前廊式布局,中部6层,其余4—5层,第三层为拱券廊。勒脚下用花岗岩条石砌筑,主楼承重墙以红砖砌筑,辅以花岗岩石装饰镶砌。角楼承重墙以花岗岩条石砌筑,辅以红砖装饰镶砌。楼面视承重情况,采用竹筋混凝土板或钢筋混凝土板。中部单檐歇山顶,绿色琉璃瓦屋面,屋檐以大斗拱装饰。两翼及角楼双坡顶,嘉庚瓦屋面。2003年进行加固维修,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11)道南楼

建于1962年,陈嘉庚生前亲自规划和设计的代表性建筑,时为集美轻工业学校教学楼,1965年调整为集美中学教学楼。该楼坐北朝南,九座连体建筑一字排列,面宽176米,进深18米,总建筑面积15 566平方米,砖石木混合结构。中部主楼高7层,两翼5层和6层,分四组相间排列,其中四座5层建筑设前外廊。该楼以花岗岩条石为基础,承重墙以块石和红砖混合砌筑。楼面视承重情况,采用钢筋搭配竹筋混凝土板和钢筋现浇混凝土板。中部主楼为燕尾脊重檐歇山顶,两角楼为燕尾脊单檐歇山顶,中式嘉庚瓦屋面。因木质屋架被白蚁蚀食,1991年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2003年进行加固维修。

(12)陈嘉庚旧居诚毅楼

位于集美街道岑东社区嘉庚路1号,建于1925年,初为集美学校校长、校董办公楼,1950年陈嘉庚回集美定居于此。二楼东南角房间为办公室和卧室,至今仍保留陈嘉庚居住时的生活布局和用具。一楼为集美学校校董会办公室。1958年10月13日,陈嘉庚与校委会(1956年校董会改组为校委会)迁至“校主厝”,该楼改为集美水产航海学校校舍,后更名“诚毅楼”。建筑坐西南朝东北,为二层红砖楼,前、后两坡西式嘉庚瓦屋面,两端形成花形大山尖。面宽14米,进深13米,一楼前部正中有外突的方形门廊;每楼层均以“十”字形通道划分,四面均有门通往户外。

(13)南薰楼

建于1959年,集美中学教学楼。该楼坐北朝南,主楼15层,楼顶建穹隆顶钟亭。两翼护楼高7层,形似鸟翼,翼端平台分别建重檐八角攒尖亭,与主楼顶钟亭相呼应,呈“山”字形架构,整座楼宛如战机凌空欲起,威武挺拔。主楼面宽19.24米,高54米,总建筑面积8105平方米,时为福建省最高大楼。该楼以花岗岩条石作基础,承重墙以白色细纹花岗岩石砌筑,辅以红色清水砖装饰镶砌,屋面铺绿色琉璃瓦及少量嘉庚瓦,柱头、屋檐装饰细腻,融合中西建筑特色,被誉为集美学村标志性建筑之一。2003—2004年进行加固维修。

(14)归来堂、归来园

位于集美街道尚南路1号,总占地面积12 600平方米。1962年,集美学校委员会据陈嘉庚生前遗愿兴建。归来堂坐北朝南,由门厅、天井、拜厅、正堂及双侧护厝组成,通面宽38米,总进深30.4米,占地1150平方米,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门厅为三翘燕尾脊硬山顶,拜厅为卷棚顶,正堂为歇山顶。堂内正中安放陈嘉庚青石坐像。“归来堂”三字乃著名书法家罗丹所书。归来园由陈嘉庚基金会拨款50万元于1983年兴建。园中矗立陈嘉庚铜像,高2.3米,重750千克,底座高60厘米,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雕塑家潘鹤创作;像后照壁高3米,宽7米,上镌毛泽东赠词“华侨旗帜 民族光辉”8个鎏金大字。园中树木葱茏,百花争艳,环境幽雅。2001年,被集美区人民政府列为第二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15)鳌园

位于集美街道嘉庚公园东南,与嘉庚公园连为一体。此地原为小岛,形似鳌头,上有妈祖庙,故亦称鳌头宫。1951年9月,陈嘉庚纾资60万元在此建“集美解放纪念碑”,名曰“鳌园”。1961年8月,陈嘉庚在北京病逝,遵照其生前遗愿,葬于鳌园。该园占地面积8789平方米,由大门、长廊、纪念碑、嘉庚墓和四周石雕围墙组成。长廊两侧为雕刻历史故事的青石浮雕,各长50米。纪念碑矗立于鳌园中部,坐北朝南,碑高28.6米,正面镌刻毛泽东题写的“集美解放纪念碑”七个镏金大字,背面镌刻陈嘉庚撰写并手书的284字碑文。碑座设台阶11级,四周均有石栏。1988年,国务院将鳌园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鳌园是厦门嘉庚公园内的公园,位于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学村东南角海滨。鳌园分门廊、集美解放纪念碑和陈嘉庚先生陵墓三个部分。进入园内就是一条长50米的门廊,两厢墙上镌刻着40幅古今历史人物的青石浮雕,立体化连环雕像,许多人物千姿百态,形象生动,且能雕出喜、怒、哀、乐的各种表情,漫卷的红旗,薄如纸片,高举的干戈,细如笔箸,真是巧夺天工,人间奇迹。鳌园门廊长50米,中式庑廊,四向通透,两壁镶嵌58幅历史人物故事的青石镂雕,是鳌园653幅石雕的精鳌园近景华。门廊外的围墙有各种石雕291幅,其中浮雕229幅,沉雕42幅,影雕20幅。此外,还有全国各界名人名流名家的书法楹联题刻,真草隶篆行各种书体均有,书法上乘,刻艺精湛,是福建石雕艺术的魂宝。

4.集美街道涉侨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说明

集美街道涉侨非物质文化遗产较为出名的有集美端午龙舟赛、嘉庚瓦制作工艺、集美社元宵信俗、集美南音等。街道十分重视涉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其中龙舟赛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嘉庚瓦制作工艺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集美社元宵信俗、集美南音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集美端午龙舟赛(省级)

自古以来,每逢端午期间,集美本地渔民都会在海上举行划舟比赛的传统习俗。据清道光《厦门志》载:“龙舟竞渡于海滨,舟分五色,惟黑龙不出。富人以银钱、扇帕,悬红旗招之,名曰插标,即古锦标意。事竟,各渡头敛钱渲戏,仔船为主,或十余日乃止。”可见当时海上赛龙舟的盛况。

20世纪50年代初,在陈嘉庚先生的积极组织和强力推动下,集美端午龙舟赛得到巨大发展。1953年,陈嘉庚先生把集美海上龙舟赛引入龙舟池举行。他生前先后举办了11次。1987年,首届“嘉庚杯”国际龙舟邀请赛在集美举行。2008年,集美端午龙舟赛升格为国家级体育赛事,成为中国龙舟协会唯一体现两岸特色的龙舟比赛。

集美端午龙舟赛从民间自发组织,发展到以政府为主导,社会、群众积极参与,以推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为目标,在海内外影响越来越大。近年来,每年“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的连续举办,对保护中华端午传统民俗、增进两岸乃至世界的龙舟文化交流,都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2)嘉庚瓦制作工艺(市级)

被誉为“嘉庚风格”的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建筑群早已被列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而嘉庚建筑群中的嘉庚瓦便是嘉庚建筑群中的一大特色元素。橙色的嘉庚瓦在蓝天、白云、碧海、绿树的映衬下,使整个嘉庚建筑更显出众秀美。

橙色的嘉庚瓦最早出现于20世纪初的嘉庚建筑群中。它是陈嘉庚先生根据中国传统的仰合平板瓦的特点结合当时西方的水泥改良瓦的技术而诞生的。嘉庚瓦用铜制模具和机械压模机及手工操作制造,是经过原料加工、压印瓦坯、自然风干、修边入窖、煅烧等工艺流程制造而成的。它以美观、坚固、耐用、耐晒和能抗强台风等特性而著称,是嘉庚建筑风格中不可或缺的主要元素,也是中西建筑史上的一大文化隗宝。

(3)集美社元宵祭祖信俗(区级)(www.daowen.com)

集美社是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的故乡,也是闻名海内外的学村和侨乡。每年正月十五,集美社陈氏都传承着一个传统的信俗:远在海内外的华侨华人相继回乡祭祖,家家户户合家团聚、燃灯放焰、喜猜灯谜,人们载歌载舞共度元宵。

元宵节当天,当地陈氏宗亲和来自新加坡及中国台湾、香港、澳门的陈氏族亲及华侨华人都聚到陈氏宗祠前,人们在祭祖的同时,都会举行舞龙、舞狮、南音、歌仔戏、木偶戏、攻炮城等丰富多彩的民俗展演活动;人们抬着王审知和陈文瑞祖先的神像在集美学村全境内巡境,整个集美学村可谓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人们通过这种“刈香”巡游,一则答谢圣贤和祖上之恩德,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二则鼓励陈氏子弟以圣贤、先祖为榜样,学有所成、报效国家。

如今,集美社元宵祭祖信俗及其影响早已远播海内外。它是连接海内外华侨华人的重要桥梁与纽带;是增进华侨华人同为华夏儿女的自豪感和认同感;也是承载历史,启迪未来,继承和发扬陈嘉庚先生爱国爱乡的民族情怀与精神。

(4)集美南音(区级)

南音是中国古代音乐保存最丰富和最完整的乐种之一,被誉为“中国音乐历史的活化石。

自古以来,集美隶属泉州府同安县,故南音早已存在。有关集美南音的记载是从集美陈氏族谱得来的。1913年,泉州籍造船师傅陈火炭等长期在集美海边造船,空余时间便在集美渡头角的榕树下自弹自唱,后有何明辉、陈智等人先后拜他为师。在陈火炭的带动下,参与的人多了,他们便把南音移至集美渡头祖厝,设立了集美南音堂。从此,南音在大社便发展起来。陈嘉庚先生儿童时就一直很喜欢南音。1953年,在陈嘉庚先生的倡导下,由集美学校委员会拨出专款由他并亲自创办了集美南乐社。后来,集美社南音被推广到灌口三社、后溪城内和岛内的殿前、嘉禾等地。再后来,陈嘉庚先生还把集美南音带到了新加坡和中国台湾、香港、澳门。

2014年,随着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建设,集美区加大了南音的保护与传承力度,迎来美好的明天。

5.保护工作情况

(1)做好文物保护

对街道辖区涉侨历史文物进行保护,摸底调查侨房,建立“一房一档”的侨房数据库,保护侨乡风貌。爱国华侨陈文确、陈六使后人将家庭别墅文确楼捐赠给街道,街道珍惜侨房,以修旧如旧的修缮方法,将别墅改造成“陈文确陈六使陈列馆”和全国首家以华侨文化为主题的“嘉庚邮局”。在侨房集中的集美大社做减法,对民房翻改建进行控高,做好“两违拆除”。2017年上半年集美街道顺利拆除道南楼群前历史违建“集美旅游商城”,实现嘉庚建筑如嘉庚先生生前所愿“面海无塞”。

(2)做实非遗传承

整理收集集美龙舟赛、嘉庚瓦制作工艺、集美南音、大社元宵刈香信俗相关材料,积极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集美龙舟赛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嘉庚瓦制作工艺为市级,南音及元宵信俗为区级。协助办好海峡两岸龙舟赛,已连续举办12届,大社元宵刈香盛况每年都会被中央省市等电视台报道。扶持集美大社龙舟队传承嘉庚先生热爱生命、热爱运动的初衷。修缮大社戏台,实现南音社常态化演出。

(3)做优文化开发

组织出版《弦歌不辍》《陈文确陈六使事迹》等漫画书5万余册,赠送给辖区中小学生,宣传弘扬爱国华侨的精神。协助出版《凝固的旋律——集美特色侨房集萃》,加强侨房保护,彰显侨房魅力。2006年举办首届“嘉庚杯 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2008年升格为国家级赛事,2010年被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确定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重要项目。连年举办龙舟赛及配套活动,为广大居民及游客提供侨乡文化盛宴。规划建设大社文创旅游街区,规划特色侨房、闽南古韵等主题游。

6.文化振兴思路

(1)借鉴国际理念,着力完善提升规划

整体规划集美学村申遗,主动对标国际一流标准,借鉴先进经验,抓紧完善集美侨乡的保护规划,形成更加全面、更加完善的保护体系,同时加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划,加快制定专项保护规划。坚持保护先行,科学规划,完善数据库,对侨乡文化进行细化建档,对于侨房等物质文化,坚持“修旧如旧”原则,做到通过勘测调查,尽可能恢复原貌,重现历史的真实状态。严格执行侨房维修资格准入制度,在维修中严格遵循“侨房安全、不破坏侨房价值、风格统一和尽量利用旧料”的原则。对于非物质文化加大普查力度,加深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宣传,做好传承。

(2)健全长效机制,着力加强科学治理

必须按照科学的方法和机制,实行最为严格的保护与管理。进一步理顺管理机制,坚持依法治理,创新综合治理,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坚持加强管理进行保护性开发。街道层级制定管理办法,并积极向上建议争取出台相关政策,以制度加强管理。在管理的基础上根据市场经济发展变化结合“一精神三文化”的文化底蕴进行“保护性开发”。

(3)传承历史文脉,着力推动可持续发展

处理好保护与发展、保护与利用的关系。要充分展示、利用现有的博物馆、陈列馆等阵地资源,把侨乡历史文化讲出来、传出去;要科学利用,盘活文化资源、活化建筑功能,实现保护和发展的有效平衡;要创新发展,把弘扬集美特色和发展文化产业有机统一起来,鼓励扶持音乐、美术、体育、诗歌等特色文化产业。在注重文化效益的基础上兼顾社会经济效益,打造生态美、机制优、百姓富的典范街区。注重传承非物质文化的原貌结合市场、时代需求,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探索性开发。

(二)福州市福清市海口镇牛宅村[48]

福清市是全国著名侨乡,海口镇牛宅村则是福清市的重点侨乡。据不完全统计,该村共有华侨华人3600人,约占现有全村人口55%,主要侨居在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并涌现出林绍良、林国民等一批在侨界富有影响力的侨领。作为众多华侨华人的故乡,经过几代海外乡亲的引领、推动、建设,目前牛宅村形成了融本地乡土文化与海洋文化于一炉,涵盖华侨历史建筑、侨捐公益工程、涉侨非物质文化于一体的侨乡文化体系。

1.著名侨领对家乡的贡献

(1)华侨捐赠公益事业

1989年,著名侨领林绍良和林国民合捐240万元修建了融城至海口的元华路;1994年林绍良发动海外乡亲捐资4亿元兴建亘古未有的闽江调水工程,彻底改变了福清缺水的历史面貌,也为福清成为现代化港口工业城市打下基础。

林绍良先生多年以来以先严“元载”的名讳或三兄弟联名,在牛宅村,在海口镇,在福清范围内捐赠兴建学校、医院、码头、桥梁、道路、一都溪引水、闽江调水、开发旅游名胜等社会福利事业和基础设施大小项目近百个,总金额达4亿元。他与海外华侨华人联手创办了“福清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元洪投资区”,在家乡牛宅村创办了“元载工业村”,为福清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故乡文化的传承

旅居海外的中华儿女非常注重中华文化的传承,他们秉承先辈意愿,为祖籍地发展积极贡献。

林绍良先生的儿子——三林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林逢生秉承父志,造福桑梓,先后捐资200万元建设一期占地55亩的江滨公园项目,提高了村休闲娱乐配套设施;捐资380万元拆除养殖场,改善了全村生活环境;捐资300万元建设了村委大楼提高村文化建设;捐资1500万元继续维护、修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弥勒岩风景区二期工程;捐资2700万元支持元载小学的二期建设;捐资850万元建设元载公园;捐资2亿多元建设福建省重点工程项目——华侨公园,旨在继承和弘扬其先父的恋国爱乡、重情尚义、报效桑梓,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文化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2015年开始,每年捐资50万元作为学校奖教学金,捐资170万元作为全村老年人的养老金。

2.涉侨历史建筑及其价值

(1)林绍良先生及其祖居

林绍良先生的祖居原是一座建于清朝的三间排平屋。1951年改建成硬山顶转砖木结构,面宽五间,进深二间的2层楼房,门墙底座浆砌磨光花岗岩,上部铺贴红砖,古色古香,朴素大方。20世纪80年代,林绍良又将其改建成具有时代气息的歇山顶(俗称斗笠盖式)别墅,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2001年在右侧又建了一座结构相同的别墅,建筑面积300多平方米。两座别墅红墙朱瓦、华美雅致,主体四周空间宽广,围墙内有花圃,外辟有公园,花草苗木,郁郁葱葱,环境幽静,空气清新,颇具园林雅韵。

(2)林国民先生及其祖居

著名印度尼西亚侨商林国民祖居建于民国初年,原为二层六扇木瓦结构,建筑面积220平方米。1972年,改建成三层石混结构楼房,总建筑面积330平方米。在牛宅村这样的侨贤祖居并不多。将其保存下来,对侨贤是一种尊重,更是对正在为家乡和国家做出贡献或即将做出贡献的人的一种认同、鼓励和承诺。

(3)福清海口桥——宋桥

建造于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的福清海口镇龙江桥古称“海口桥”,毗邻牛宅村,桥长约480米,桥宽5米,两旁有石构扶拦,由39座船形石墩构成,是福清最长的古石桥。由于洪水、飓风、海潮的频频袭击,自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至民国的400年间,累代修葺,平均每二三十年大修一次。当地乡绅和旅居海外的华侨纷纷捐款捐物进行维护。目前虽已历900年风雨侵蚀,海浪冲击,依然坚实如初。福清的母亲河龙江在此入海时,江宽5里,水深5丈,每逢涨潮,波涛滚滚,汪洋一片,千百年来造福两岸民众,旅居海外的福清籍乡亲无不知晓,享誉海内外。

(4)福清弥勒岩——元佛

建于1341年的福清弥勒佛石造位于海口镇牛宅村,高9米,宽8.9米,厚约8米,是依整块岩石自然形态就地凿成。石佛盘腿坐地,坦胸露脐,腿、腰上还雕有三尊小罗汉;造型匀称,线条流畅,形神兼备。经国家文物局认定,该石佛为全国最大的立体石刻弥勒佛像,1996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林绍良先生先后捐资近2000万元对此文物及周边配套景观进行保护和重建。

(5)元载大桥

位于海口古桥下游1.2千米处的元载大桥,由林绍良于1991年捐资1637万元兴建。桥长654米、宽12米,其中主车道9米,两边行人道各宽1.5米。桥下满足单艘500吨海轮通航要求,净高通航水位4.66米(罗零)以上7—8米,净宽33.2米。大桥建成后把元洪投资区与龙高半岛连接起来,并成为元洪投资区通往江阴下垄码头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该桥的建成不仅为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同时是对具有千年历史的“海口桥”有效的保护。

3.涉侨非物质文化

牛宅浓郁的乡村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林绍良与林文镜捐款30万元资助《福清市志》出版发行,资助《海口特志》《海口续志》《瑞岩山志》的点校、整理和刊印;赞助出版福清文化人搜集整理的《玉融古趣》《福庐灵岩志》《瑞亭村志》等书;还捐助福清文化馆出版《融霞》杂志和融光诗社诗集等文化建设。流传在民间的戏曲、歌谣和喜庆节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村民爱好闽剧,尤其是老一辈人。在牛宅村,每逢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的习俗也构成了一道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除夕、春节放鞭炮、舞龙灯;元宵节挂灯笼、办庙会;中秋节赏月、吟诗、吃月饼、烧瓦塔、摆鳌山等庆祝活动,无不为当下增添了热闹无比的喜庆气氛,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4.侨乡历史文化保护情况及文化振兴思路

(1)侨乡历史文化保护有力

福清市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对列入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的,及时告知海外乡贤,提出改进保护措施;对于历史悠久、有文化保护价值的,积极会同海外乡贤共同做好维护工作。为了不让这些文化遗产在乡村开发建设中遭到破坏,均配备了专人管理,绿化维护人员及环境卫生人员定期进行维护和修缮。同时牛宅村还加大侨史文化制度建设,加大风景区的绿化量,严禁开山,采石,毁林造地,严禁在山水体及其控制保护的地段修建与风景旅游无关的建筑物。

(2)侨乡文化振兴思路

一是加强侨乡文化建设规划。目前牛宅村的侨乡文化建设工作尚处于初级阶段,存在开发不够、侨味不浓、缺乏主题、建设队伍比较薄弱等问题。为了深入挖掘侨乡文化,烘托侨乡形象,提升侨乡知名度,牛宅村将对侨乡文化建设进行一个系统的规划、开发和利用,让侨乡文化元素融入到乡村布局、房屋建筑、群众生活、旅游景点中,把停留在文字表述上的侨乡文化变得更有灵性,更可观、可读、可悟,从而烘托侨乡形象。二是广泛收集各类侨情资料。随着时间的推移,海外华侨华人社会人口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老一代华侨华人的扶持和鼓励下,华裔新生代正在崛起。为深入细致地了解和掌握侨情资源,在宣传、培训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方式,拉开多层面、多渠道的侨情调摸网。以调查为基础,做好补缺补漏工作,做好重点华侨华人的材料收集、整理、归档,加强与新华侨华人及其亲属的联系,完善牛宅村侨情资料库,确保侨情资源、数据更加真实、准确、全面。三是大力打造侨文化旅游业。唯有不断助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文化,才有活力和生命力。牛宅村将加强侨乡文化与产业的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在华侨公园、瑞岩山风景区、江滨公园、东岳山森林公园、元载公园等二期建设项目中投入诸多项目,华侨公园,瑞岩山及登山路径等旅游景点相结合,打造5A级旅游风景区,建成后可与周边旅游景区海口古街、古桥,南岭大姆山等景点形成海口周边一日游的旅游路线,从而提高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四是创新侨乡文化展示方式。第一,在村委大楼二楼建一间侨史展馆,将牛宅侨村贤远洋海外的创业历程,通过照片、影像、物件等形式展示给每一位来到牛宅村的人,让更多的人了解牛宅村爱国爱乡的侨贤们。第二,在建的华侨公园设有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5个华侨园,建成后可以展示各个国家的文化及风土人情;华侨公园的主体建筑林绍良纪念馆设有实物展厅、文献资料展厅、东南亚华侨历史展示厅、多媒体展厅,建成后将成为展示融籍华侨华人创业史的重要窗口和海内外青少年爱国爱乡的教育基地。第三,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播放宣传片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让牛宅村民全方面了解侨乡文化。第四,通过学校组织开展“侨乡历史”“爱国教育”主题班会,加强融籍学生对侨乡文化知识的情感教育等形式,让侨贤的故事不被遗忘,使侨乡文化源远流长。

2016年牛宅村被评选为“福建省最美休闲乡村”,福州市新农村“幸福家园工程”示范村;2017年牛宅村又上一层楼,获得福清市精品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现代新村的国家级桂冠等荣誉称号……

(三)泉州市安溪县湖头镇[49]

湖头镇地处安溪县西北隅,位于内外安溪的交界处,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首批特色小镇,地处闽南金三角,是福建重要的侨乡文化名镇、安溪县中心城镇,面积101.2平方千米,人口10万余人,辖29个村、5个社区居委会。湖头镇是海外侨胞的重要祖籍地之一,是闽南重要侨区,旅居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侨胞8万余人。其中李尚大、李陆大家族是在外侨胞的杰出代表和爱国爱乡的典范。

近年来,湖头镇结合“小城市”建设,注重保护挖掘华侨特色历史文化遗存,积极打造华侨历史文化展示平台,强化海外侨胞与家乡的精神纽带,进一步凸显“侨”的元素、涵养侨乡文化,致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中国特色小镇”。

1.加强保护,留住悠悠乡愁

湖头镇涉侨历史建筑众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景新堂、和声大桥、李氏家庙等。李尚大、李陆大昆仲的故居景新堂位于湖头镇中山街慈山幼儿园内,建于20世纪30年代,占地面积约为6亩,建筑面积800余平方米,是闽南传统的红砖瓦厝,它成了后人怀念两位先哲无私情怀的符号印记。

“先父和声曾有愿建造大桥,以利行人,未遂而辞世。”——这是湖头和声大桥的一句碑记。和声大桥位于湖头镇东部,关帝庙边。由侨亲李尚大、李陆大昆仲捐资建造,以其先父和声命名。横跨湖头溪,桥长157.2米,宽8.5米,高15米,7孔净跨20米,钢筋混凝土T形梁桥。1990年5月1日动工兴建,1991年6月建成通车。人有善愿,天必从之。如今,和声桥下的潺潺溪水已经成了人们感恩侨亲的一个不朽印记。

湖头镇重视涉侨文物保护,切实履行涉侨文物安全保护主体责任:一是创新体制机制。将景新堂、和声桥的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努力做好涉侨文物及建筑纳入财政预算、纳入历史文化名镇建设规划。创新管理模式,开展重大节日、重大活动前的随机检查工作,并上报省政府,争取列入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二是落实保护责任。与村居签订文物保护责任书,制定安全规章制度,聘请专人负责涉侨建筑安全。扎实做好隐患排查,添置必要消防器材。三是做好宣传教育。积极开展消防安全教育活动,组织文物管理人员参加消防培训,观看《119对您说》消防警示片,在河滨路、文贞公园LED展示屏幕播放消防警示教育片。

2.注重建设,打造特色侨乡

湖头镇以小城镇建设为契机,充分挖掘湖头特有的侨区文化,积极打造特色侨乡,在涉医、涉教等各项社会事业上积极投入,致力于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侨乡。

(1)做好侨乡展示平台,丰富侨乡历史遗存

湖头的阆湖博物馆于2017年初完工开放,是福建省内首个镇级博物馆。该馆以李光地文化为主题元素,同时展示湖头商周时期历史、中原汉人南迁,乃至明清时期“小泉州”之鼎盛。该馆设有“千年古镇、海丝起点;名相故里、廉政家规;名人贤士、灿若星河;文化多元、非遗传承”四大展示区。其中,名人贤士、灿若星河这个展区中集中展示了海外侨亲爱国爱乡、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阆湖博物馆是泉州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又一见证,是湖头镇传承悠久历史文化的又一载体,更是凝聚海外侨亲、旅外游子的重要精神纽带。

(2)深入挖掘侨情纽带,服务医疗转型升级

由爱国侨胞、实业家、慈善家李陆大先生捐建的陆大医院于2012年7月前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医院占地50亩,按二级综合性医院进行规划建设,由李陆大先生无偿提供土地并捐资900万元,县财政投入1500万元共同建设住院大楼、门诊大楼及部分附属设施等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陆大医院为安溪北线最大的综合性医院,为湖头及周边乡镇40多万群众提供综合卫生服务。湖头镇正以陆大先生为侨情纽带,积极对接厦门中山医院,努力提升和完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城市配套功能,助推新城发展。

(3)厚植侨乡教育根基,培育慈山莘莘学子

慈山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923年由李瑶悌(李尚大、李陆大先生的父亲)创办,1985年由李尚大、李陆大昆仲捐资翻建扩建,1989年秋季扩办初中部,更名为“慈山学校”。李尚大、李陆大先生及其子女捐资近6000万兴办慈山学校。占地面积90 629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19 755平方米。现已成为安溪最具规模的校园之一。李尚大、李陆大昆仲于1992年捐建、创办慈山财经学院。2003年起,该校与集美大学联办五年制高职教育。可使用的土地面积达635亩,已有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完善,是省财政厅主管的唯一一所中专学校。慈山农业学校创建于1958年,是福建创办较早的农业职校之一。1991年由旅外侨亲李尚大先生捐巨资重建。1992年,学校更名为“安溪慈山农业中学”,1995年与福建农业大学成立联合教学部,开设畜牧兽医、园艺、村务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食品生物工艺、环境保护与监测等专业。2002年学校经省教育厅批准升格为“安溪慈山农校”。现开设有畜牧兽医、园林设计与花卉、农业经济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环境保护与监测、食品生物工艺等专业。2004年,被泉州广播电视大学确定为教学点,并办“行政管理”“会计学”大专班。2007年,学校被中共安溪县委、安溪县人民政府确定为“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教学点。

(4)弘扬侨乡大爱精神,筑牢古镇爱国阵地

尚大公园以“尚公不朽,大爱无疆”为文化主题,作为感恩爱国侨亲的文化宣传窗口。该公园由侨亲李川羽先生为纪念其父李尚大先生而捐建,占地面积20亩,项目包括市民休闲广场、老人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生态休闲区、南北大门以及环公园的1.8千米长的道路,整个公园由侨亲李川羽先生出资1500万元建设。尚大公园的建设开放成为人民纪念侨亲、追思侨情的一道特有风景。

3.弘扬精神,助力精准扶贫

李尚大、李陆大仲昆一生乐善好施,共同出资创办慈山学园,兴建和声大桥,支持创办慈恩小学、衡阳小学,修缮贤良祠、湖头中山街等等。李尚大先生捐赠支持安溪县高甲戏剧团戏曲人才培育,援建剧团艺校校舍,积极为安溪茶叶争取出口权。李陆大先生捐建湖头医院,先后为湖头医院、官桥医院购置医疗器械、救护车等。他捐资在县城兴建颖如大桥,在湖头兴建振羽大桥、昆祝桥,铺设湖头中山街和瑶闸路水泥路面,修筑长坑至衡阳的公路和桥梁,捐建湖上乡的飞新桥和慈恩桥等,方便群众来往通行。为保护文物古迹,他捐资重修安溪文庙、新衙和贤良祠。他还捐资建立湖头老年活动中心和老年基金会。

更加可贵的是,两位老者不仅自己全身心投入家乡的教育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而且教育子女不忘报效故乡和祖籍国。在两位先生仙逝后,他们的儿女继承他们的遗志,继续为家乡的事业做贡献。直至今日,陆大先生生前举办的每年年初的敬老宴还一直延续下来。

湖头镇积极弘扬宝贵的侨区精神,助力精准扶贫,积极对接海外侨胞。自落实精准扶贫以来,已积极对接新加坡毅凯发展私人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高全捐建400万扩建湖头高山小学;湖头镇半山村是湖头偏远的贫困村,充分发扬侨情纽带,积极对接王荣泰及兄弟王荣润兄弟捐资90万元建设半山村基础设施等,让侨亲的大爱精神结合到湖头的精准扶贫之中。2017年8月,成立湖头镇扶贫协会,各界乡贤学习海外侨亲情系桑梓的无私情怀,截至目前已捐资900余万,助力到湖头镇的脱贫攻坚工作中。

下一步,湖头镇将以第九届海峡论坛“李光地文化节暨海峡两岸青年文创峰会”的成功举办为契机,发扬湖头镇特有的侨区文化,努力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维护侨益。发挥海外侨亲的资源优势和桥梁纽带作用,促进湖头镇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互联互通、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加强对湖头籍侨胞的跟踪服务,重点侨商,开展点对点招商工作,吸引更多的侨商回乡投资创业。同时,也对海外困难侨亲进行帮扶跟进,开展好“惠侨”“暖侨”工作,建立贫困归侨档案,打造温暖和谐的侨区文化。努力发挥侨外资源优势,凝聚侨心侨力,为湖头小城镇的建设和打造“福建山区第一镇”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

(四)莆田市涵江区江口镇[50]

1.基本情况

江口,雅称“锦江”,是莆田东部门户,南临兴化湾,与江阴港隔湾相望,北靠大帽山山脉和古囊山山脉,坐享山中花园,境内拥有萩芦溪和蒜溪,水乡特色明显,中部为九里洋平原,拥有广阔的发展腹地。江口镇域面积79平方千米,是全国著名侨乡,全镇辖27个村(居),总人口7万多人,拥有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38万多人。镇内还有莆田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莆田市的科技支柱。江口镇还是国家级建制镇示范试点镇。

2.历史沿革

宋时,江口始建制,名迎仙市(至今石狮村之外楻),设迎仙驿(唐称待宾馆),建迎仙桥,属莆田县唐安乡待贤里。1913年,县划江口为第七区,设区公所。1949年8月20日,江口解放;21日莆田县解放。9月江口成立第七区人民政府,区址设在石庭。1958年,江口并入涵江人民公社。1965年,江口人民公社成立。1983年,江口人民公社改为乡建制。1984年10月,江口乡改为江口镇建制。1996年,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定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2002年5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莆田市区划再次调整,江口镇并入涵江区管辖范围。

3.历史传统建筑

(1)东岳观

江口东岳观创于元至元二年(1336年),初时名“佑圣观”,至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时重修。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由莆田县知县何南金重建,改名“东岳观”至今。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华侨华人热烈捐资,全面修缮东岳观,使古观面貌焕然一新。可以说,东岳观已成为海外华侨华人的桥梁和纽带。整体建筑雄伟壮丽,布局齐整,前殿、中殿、后殿之间廊庑连接,石柱间立,浑然一体,显得古朴而典雅。观内尚存明思宗时礼部尚书曾楚卿亲笔书“东皇司命”巨匾,清代书法家郭尚先的对联,和清朝监察御史江春霖题赠的“累世蒙庥”匾额,以及林森手书的“五岳独尊”题匾等文物。观内还建有各种不同的神灵庙宇,还有古朴的戏台,笙鼓楼,曲径游廊,文物亭、大型石雕戚继光像和众多亭台楼榭。

(2)莆田锦江中学

创建于1944年,学校南临浩瀚莆田兴化湾,北眺巍峨岱帽山,怀抱宋朝要隘“迎仙寨”遗址。锦江中学自创办伊始,就与“侨”字结缘,学校的发展与壮大凝聚了几代海外侨胞的心血。1947年,100多位印度尼西亚华侨华人筹资捐建了四合院、一字楼、吧城堂。其中“吧城堂”牌匾由莆田县国民党议员林剑华(著名科学家林兰英之父)书写,融合了传统“歇山式”和日本“和风式”建筑风格,是现存为数不多的中外合璧的建筑精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也成为了海外侨胞兴学襄教的标志性建筑。

(3)囊山寺

坐落于江口镇囊山村,创建于唐中和元年,名延福院,寺内有大雄宝殿、天王殿、法堂、禅堂、藏金阁和钟鼓楼等,是莆田历史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嘉靖年间,寺被倭寇焚毁,现有建筑物为清康熙、雍正、光绪与民国年间陆续所建。囊山寺峰顶山峦重叠,累列如莲瓣,故有“古囊山列献”之称,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此外,江口涉侨历史建筑还有华侨纪念馆、莆田华侨中学、莆田华侨职业中专学校、江口中心小学、东大家训馆、上后民俗馆、江口平民医院、莆田华侨医院等。

4.非物质文化

(1)东岳庙会习俗

从古至今,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是东岳观定期庙会,东岳观都会举行盛大的“东岳注生大帝祭祀大典”,前来朝拜者更是人山人海,络绎不绝。海外华侨华人纷纷回乡谒祖,行善公益事业。如今,东岳观庙会习俗已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江口卤面

江口卤面最初起源于江口名厨陈侯英。他最早在江口须街开了一家叫双龙香饭店,以独特的卤面烹调技艺而名扬江口、桥尾一带。因江口地处福厦路交通要冲,水陆交通便利,外地人频繁出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餐饮业也不断发展。许多客商在双龙香参观吃过卤面后都赞不绝口,因它色香味俱全又物美价廉,一时间客如宾至、闻名遐迩。2010年,“江口吴氏卤面”被列入莆田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5.涉侨历史建筑规模

(1)中学3所。其中涉侨捐资占80%,如莆田华侨中学由侨胞李王十二妹独家捐资创办;莆田锦江中学的大部分教学楼与锦江书院由侨胞、港胞兴建。莆田华侨职业中专学校的实训楼、教学楼等由侨资捐建。(2)小学33所。其中涉侨捐资占80%,如江口中心小学由侨胞慷慨解囊对老旧校园进行改扩建。(3)公园40个。其中涉侨捐资占80%,如江口休闲体育广场占地30亩左右,新墩海星公园占地30亩左右,上后村下郑公园占地30亩左右。(4)医院2所。其中涉侨捐资占80%,如莆田平民医院青原楼、添福楼、道清楼、天祥楼、文池楼等由侨胞捐建。(5)影剧院2座。其中涉侨捐资占100%,江口戏院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石庭影剧院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6)各村村道路网建设。其中涉侨捐资占70%。(7)体育馆4家。其中涉侨捐资占100%。(8)福利基金会10家。其中涉侨捐资占100%。(9)华侨纪念馆1座。其中涉侨捐资占100%,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10)民俗馆1处。其中涉侨捐资占50%,上后民俗馆在原小学校址上改建而成。(11)各种寺庙35处。其中涉侨捐资占100%,较有代表性的是囊山寺、东岳观等。

6.侨乡历史文化保护及文化振兴思路

一是记录。建设侨乡文化纪念馆等相关机构,保存侨乡传统文化。尽可能全面地收集、记录、整理并保存历史文化的基础资料数据。二是控制。尽可能地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吸引多方力量参与侨乡文化的保护工作,即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侨乡文化保护工作机制。一方面对早期、老旧的侨捐历史建筑进行保护及翻新,另一方面大力宣传非物质文化。三是引导。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引导经济社会和谐持续发展。妥善处理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切实加强对侨乡的传统格局、历史风貌、空间尺度及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的保护,尤其注重保护古村山水田园的空间格局。

下一步文化振兴的思路:

第一,继续加强对侨界名人故居祖屋、侨乡特色历史老宅、重点侨捐项目等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依托侨乡特色建筑及相关展馆,打造侨文化特色展示基地,让更多的侨胞通过回乡参访,感受文化,接受熏陶,产生共鸣。就其资源进行保护与修复,尊重侨乡历史文化。在此基础上发展旅游业,将侨乡文化与旅游发展相结合,依托侨乡文化特色发展当地旅游,促进江口镇经济社会发展。

第二,推进侨乡族谱、志书、文集、侨批等历史记忆载体和文献收集整理工作,深入挖掘侨乡文化遗存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做好文物保护的细节工作,将侨乡文化保护纳入政府发展规划,同时借助音频、视频、数字化多媒体等手段对侨乡非物质文化资源进行真实、全面、系统的记录保存。建立侨乡文化资源网络档案,留下侨乡文化记忆,同时将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与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有机结合。

第三,强化联络海外代表人士工作,深化与侨团侨领的联谊,依法维护侨胞利益,发挥属地协调解决涉侨纠纷和问题的职责作用;为侨服务和助侨解困,切实为侨界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