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3月,一个周四的深夜,天气寒冷而潮湿,纽约市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的事——一件暗示着人类是游走于这个星球的最冷血、自私的动物的恐怖事件。
28岁的基蒂·吉诺维斯下班后开车回家,像往常一样,将车停在长岛火车站停车场。她住在皇后区秋园,距离曼哈顿大约20分钟的火车车程。这是一个宜人的住宅区,绿树成荫,错落有致的家庭住宅,几幢公寓楼,还有一个小型商业区。
吉诺维斯居住的公寓一层是商店,商店前面是奥斯丁大街。她所住的公寓楼门在后面。下车后,她刚锁上汽车,突然之间,一个男人迅速走近她,朝她的后背捅了一刀,接着就是吉诺维斯的惨叫。袭击发生在奥斯丁大街的人行道上,对面是一幢10层的公寓楼,名为莫布雷公寓。
那个名叫温斯顿·莫斯利(Winston Moseley)的袭击者,返回他的车中,那辆车停在攻击现场60码外的人行道上,是一辆白色的雪佛兰。然后他挂倒挡,将车沿街区向后倒,消失于人们的视野之外。
与此同时,吉诺维斯挣扎着站起来,向她住的公寓楼后面走去。但是莫斯利很快又返回来,接着对她实施强奸,随后又捅了她一刀,任其死去。然后,他返回车中,开车回家。与吉诺维斯一样,他也很年轻,29岁,也住在皇后区。他的妻子是一名护士,他们育有两个孩子。回家途中,莫斯利注意到前面的一辆车停在红灯前,司机趴在方向盘上睡着了。于是,莫斯利下车走过去,叫醒那个男人。莫斯利没有伤害他,也没有实施抢劫。第二天早晨,莫斯利照常上班。
没过多久,这起犯罪事件便臭名远扬。这倒不是因为莫斯利是个变态狂——表面上看他是个普通的顾家男人,没有任何犯罪记录,但后来证明他有令人发指的千奇百怪的性暴力史;也不是因为吉诺维斯本身的复杂背景:酒类专卖店的经理,女同性恋者,以前因赌博被抓过;更不是因为吉诺维斯是白人,而莫斯利是黑人。
基蒂·吉诺维斯被害一案之所以臭名昭著,源于《纽约时报》头版上刊发的一篇文章。文章开头是这样写的:
在半个多小时内,皇后区38位遵纪守法、人格高尚的居民,眼睁睁地看着一个杀手尾随并用刀子捅死一个女人,共袭击了3次,都在秋园内……整个袭击过程中,没有一个人打电话报警。被袭击的女人死后,才有个目击者报案。
凶杀过程从头到尾大约持续了35分钟。“如果在他首次实施攻击时,有人报警,”一位警察分局局长说,“或许那个女人现在还活着。”
凶杀发生后的第二天上午,当地警察询问了吉诺维斯的邻居,随后《时代周刊》的记者采访了一些邻居。当被问及为什么不阻止或至少打电话报警时,他们给出了各种各样的借口:(www.daowen.com)
“我们当时认为那是情侣在吵架。”
“我们走到窗户边看发生了什么事,但因为卧室灯光很暗,很难看清那条街上的情形。”
“我当时很累,随后就睡了。”
那篇报道并不长,也就1400字,却立即引起了轰动。大家似乎一致认为,秋园那38位目击者的冷血表现,代表了人类文明的新低。政治家、神学家及报社评论员严厉谴责了那些人无动于衷的冷漠行为。有些人甚至要求将那些邻居的住址予以公布,以便伸张正义。
此次事件震惊了美国上下,结果,在后来的20年中,以旁观者冷漠现象为课题的学术研究甚至比对那次凶杀事件本身的研究更多。
在该事件30周年纪念日时,比尔·克林顿总统访问了纽约市,谈及这起罪行时说:“该案给我们发出了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信号,让我们了解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即我们每个人不仅危险重重,而且从根本上说还是孤立无援的。”
30多年后,这幕惨剧为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所用,成为他探讨社会行为的开创性著作《引爆点》[1]的案例:“旁观者效应”,即悲剧事发时如果有多个目击者,反而会导致他们无动于衷。
今天,40多年以后,基蒂案已成为10种最畅销的社会心理学本科教材的经典案例。有一部教材是这样描述那些目击者的:“在窗边屏住呼吸,着迷地看着那位攻击者实施、完成那令人毛骨悚然的暴行。其间,攻击者分别实施了三次袭击,历时30分钟。”
38个人无动于衷,眼睁睁地看着邻居遭受凌辱和暴力攻击,究竟为什么会这样?没错,经济学家常讲我们人类是多么自私,但是以这种方式来表现自私,事实上是在藐视常理,不是吗?我们人类的冷漠真有如此根深蒂固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