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兹涅茨、克拉克、霍夫曼和刘易斯等经济学大家对产业结构升级相关理论做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并成为产业经济理论发展的基石。
(一)配第克拉克定理
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在对20多个国家作为样本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收集整理了这些国家各工业部门的劳动力投入产出数据,并按照时间序列进行了测算,从而得出劳动力在不同产业部门间转移的一般规律,这一规律被称作配第克拉克定理。该理论揭示了劳动力在第一、二、三产业间发生转移的规律。当经济刚起步时,第一产业占主体地位,劳动力大都从事农业劳动,收入普遍偏低;随着经济逐步发展,国家工业体系健全,第二产业开始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农村人口开始从土地转向工厂车间,成为产业工人,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能为劳动力提供更高的收入;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城市化水平提高,社会需求趋于多样化,人们对服务业的渴求更迫切,以服务业为主题的第三产业吸纳了更多的就业人口,劳动力再次发生了从第二产业到第三产业的转移,这样,产业结构也在转移过程中得到优化,社会经济发展升级。
(二)库兹涅茨悖论
库兹涅茨的理论揭示了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变化规律。库兹涅茨在配第克拉克定理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产业结构变化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之间的规律,对国民收入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做了科学的研究。库兹涅茨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工业化发展的进程会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动。工业化初期的时候,第二产业快速崛起,成为国家部门的主导产业,吸收了较多的劳动力,对国民收入的贡献最大,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产业形态步入工业化后期,第三产业逐步壮大,第二产业开始萎缩,更多的劳动力由第二产业转移到第三产业,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大幅增加。总之,三大产业随着工业化的进程演化表现出不同的结构形态和经济特点。同时,库兹涅茨也认为,在产业结构变动的同时,消费结构也在变化,个人消费比重下降,而政府消费比重趋于上升。这一结论被称作“库兹涅茨悖论”。(www.daowen.com)
(三)霍夫曼经验定理
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在其编写的《工业化阶段和类型》一书中,提出著名的霍夫曼定理。他在书中重点阐述了产业结构中的工业化问题,总结了社会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部门结构演化规律。霍夫曼在研究中把提供消费资料的工业部门的净产值和提供资本资料等投入性物品的生产部门的净产值的比值定义为“霍夫曼比例”。根据霍夫曼比例的变化,可以将工业化进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制造业起步阶段,产业部门刚建立,发展缓慢,投入品工业比较弱小,产值较低,而消费资料工业部门由于技术门槛低,发展迅速,在产业在占有较大的产值。第二阶段制造业有了一定的发展,资本积累加快,投入品产业部门技术进步加快,产值有所增加,而此时消费品工业部门尚处于大发展时期,速度有所减缓,产值依然较高,但优势在下降。第三阶段是制造业的大发展时期,投入品工业部门经过加速增长,两者生产总值相当,区域平衡。第四阶段制造业已经进入高度发达阶段,投入品工业部门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消费品产业部门不断萎缩,产值下降,此时,霍夫曼比例较第一阶段发生了逆转,投入品工业占优势地位。总之,工业化的进程就是投入品产业部门和消费品部门之间此消彼长的结构变化过程。
(四)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
美国发展经济学的大师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在发表的论文《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中提出了“二元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下国民经济体系被假设为只存在工业和农业的简单二元结构。刘易斯认为工业化的过程就是劳动力由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转移的过程,劳动力的流动引起了工业和农业部门中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当两部门劳动生产率实现均衡状态时,转移过程就结束,工业化完成。在这种二元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还存在两种特殊情况:如果劳动力供大于求,社会上存在大量失业人员,这时工资水平接近生产的边际成本;而当劳动力出现短缺的时候,实现充分就业,此时工资水平由边际劳动生产率决定。劳动力市场在这两种模式下的交点被称为“刘易斯拐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