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双边市场平台的定价策略探析

双边市场平台的定价策略探析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卡约和于连研究了二部收费模式下的双边市场定价模型,并在模型基础上分析了平台的最优定价策略。纪汉霖研究了用户多平台接入情况下的双边市场定价策略,通过建立平台竞争的博弈论模型研究发现,用户多平台接入会降低平台的价格和收益,而单平台接入时平台的收益是最大的。

双边市场平台的定价策略探析

定价问题一直以来是双边市场理论研究的焦点,众多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考察已有的文献,双边市场的定价模式归结起来有三类:注册收费模式、按交易量收费模式和注册费与交易费相结合的二部收费模式。卡约和于连(2001)研究了二部收费模式下的双边市场定价模型,并在模型基础上分析了平台的最优定价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当双边市场中已经存在占据主导地位或赢得绝对竞争优势的平台厂商时,市场中的后来者为了赢得用户需要对平台一边的用户提供价格补贴以吸引他们加入。阿姆斯特朗(2004)基于双边市场的交叉网络外部性特征分别构建了平台厂商两边采用注册收费模式和二部收费模式的价格模型,通过该模型分析了双边市场中经常出现的平台两边不对称定价现象。笔者认为,平台两边用户网络外部性的差异是导致不对称定价的根本原因。Hagiu(2005)研究了按注册收费模式下用户的产品多样性喜好对平台定价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平台收取的注册费和用户的产品多样性喜好强弱正相关。产品多样性喜好较强时会收取较高费用,相反,多样性喜好较弱时收取低费用。如果用户的产品多样性喜好很强,平台倾向于向产品提供者收取较高费用,如果用户的产品多样喜好比较弱,则平台需要向产品购买者收取较高费用。于连(2008)研究了多边市场中的价格扭曲问题,通过构建Stackelberg价格博弈模型来分析多边平台厂商应对客户的价格歧视策略,研究发现网络规模较大的平台厂商比小规模厂商更容易实施价格歧视。而周、山姆和张(2011)运用运筹学中的报童模型分析了双边市场中存在供应链关系的厂商的定价问题。Genakos和Valletti(2012)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移动电话产业的双边市场价格规制问题,并验证了双边市场价格规制中存在的水床效应。

国内学者中,岳中刚(2006)研究了垄断平台和竞争平台模式下的双边市场定价策略,分析结果显示,双边市场和单边市场的价格模式存在较大差异,双边市场平台的价格结构并不反映其成本结构。纪汉霖(2006)在多篇文献中研究了双边市场的定价问题,分别探讨了双边市场定价的影响因素,构建数学模型分析了注册费、交易费和二部收费三种定价模式及其对平台最优利润社会福利的影响。在其后来的文献中,纪汉霖(2007)研究了服务质量差异化条件下的双边市场定价策略,并从垄断和竞争两种平台模式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垄断平台倾向于对高服务质量收取高价格,而竞争平台一边会维持一般服务质量和低价格。纪汉霖(2008)研究了纵向一体化模式下的双边市场定价策略,通过建立博弈论模型,系统分析了纵向一体化平台的定价策略和最优收益。研究认为,纵向一体化战略能提供平台厂商的市场份额。纪汉霖(2011)研究了用户多平台接入情况下的双边市场定价策略,通过建立平台竞争的博弈论模型研究发现,用户多平台接入会降低平台的价格和收益,而单平台接入时平台的收益是最大的。胥莉和陈宏民等(2009)基于双边市场特征,构建两阶段模型分析了平台厂商的间接定价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具有规模优势和品牌优势的平台厂商更倾向于非对称的定价模式以限制其他竞争对手。程贵孙(2009)研究了组内网络外部性对双边市场定价的影响,通过构建两阶段价格博弈模型,分析了他们之间的均衡关系。研究发现,组内网络外部性强度对消费者价格和厂商价格的影响取决于双边用户接入平台后的市场结构,同时,双边平台厂商的最优收益与组内网络外部性正相关,而与组间网络外部性负相关。(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