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继续加快肉羊优势产业带建设,进一步完善肉羊生产的区域布局
现阶段,中国肉羊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面临着日趋严峻的草场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双重约束,居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决定了其对肉质细腻、营养健康的羊肉需求的刚性增长,因而,为了有效保障安全、高质肉羊的市场供给,就必须要立足地区资源禀赋条件,继续加快肉羊优势产业带建设,完善肉羊生产的区域布局,从而降低肉羊生产成本、提升肉羊生产的经济效率。首先,应该明确各地区肉羊生产的优势资源禀赋状况,如肉羊优良品种,丰富的牧草资源、秸秆资源,高素质的劳动力等,在此基础上强化并有效利用这些有助于推动肉羊产业发展的优势资源,努力将其打造成具有地区独特性的优质地理标志产品。其次,建议将临近的养羊区域进行集中规划,共同打造较大规模的肉羊养殖基地或生产园区,打破地区间的行政壁垒,充分利用相互间的资源,形成较强的产业优势区域布局,实现区域间资源、技术和信息的联合和共享,从而便于快速有效地实施肉羊养殖实用技术的推广、疫病防控、市场信息的搜集以及生产结构优化等。这无疑能够加强相互间的肉羊养殖技术交流、沟通和学习,有助于提高邻近地区肉羊生产的科技含量、降低养殖过程中常发生的死亡损失等风险,而且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市场行情信息,避免了肉羊养殖过程中存在的市场风险。正是临近地区之间这种技术竞争效应和示范效应的发挥促进了肉羊养殖实用技术对本地肉羊生产技术效率、配置效率水平的正向溢出,从而有助于提升肉羊生产的经济效率水平。
第二,改进饲养管理方式,进一步提升肉羊生产经济效率水平。
提升中国肉羊生产经济效率水平,离不开实用养殖技术的推广应用和科学管理水平的提高,这亟须改进现阶段还比较传统的、较为落后的饲养管理方式。现阶段,中国大多数肉羊主产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农牧户“靠天养畜”的局面还没有改变,长久以来的凭借自身经验养羊的饲养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肉羊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因此,建议改进饲养管理方式,进一步提升肉羊生产经济效率水平。首先,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条件实施不同的养殖管理方式,建议在牧区推广“半放牧、半舍饲”的饲养方式,利用牧区夏秋季节牧草丰盛的特点开展季节性肉羊生产;在农区则应推行“舍饲、半舍饲”结合的养殖方式,利用农区拥有丰富秸秆资源的优势推广高效育肥,提高肉羊出栏率;在半农半牧区可推广“异地育肥”的肉羊养殖模式,利用牧区放牧繁育成本低的优势,将繁育羔羊断奶后转往农区育肥。其次,继续鼓励支持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户),率先在他们中间推广应用先进配套的养羊实用新技术,包括全混合日粮饲喂、怀孕母羊补饲、妊娠期母羊补饲、羔羊早期断奶、补饲与适时出栏等技术,逐步提高肉羊饲养科学化水平和饲养效率,改善饲养管理环境。此外,还应鼓励规模养殖场指导周边农牧户应用养殖技术并帮助农牧户解决在肉羊养殖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如标准化暖棚羊舍建设、青贮玉米制作等。
第三,进一步加强科研创新和技术推广,提升肉羊生产的技术效率水平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肉羊养殖过程中的先进实用科学技术是确保羊肉产量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加快包括肉羊在内的现代草食畜牧业发展的决定力量。然而,总的来看,当前中国肉羊生产过程中的科技运用情况不容乐观,不仅重大创新成果比较缺乏,而且各项已有先进实用养殖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水平还不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肉羊的产出水平,进而限制了肉羊生产技术效率水平的提升。因此,一方面要加强科研创新,研发出重大的较实用的肉羊养殖先进科学技术。目前中国的各项科研创新成果主要出自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创新工作对科研技术人员、资金和制度等依赖性很大。肉羊养殖的各项重大科研成果的创造同样需要依赖这些机构和相关科技人员,因此,应该整合现有的肉羊养殖方面的科研资源,以科研项目为依托,努力调动肉羊养殖领域的专家和技术人员积极参与到科研项目中,盘活肉羊养殖各方面的科研工作,组织联合攻关,重点加强优良肉羊品种的选育、饲草料的科学配比、高效育肥、饲养管理等关键环节技术。通过科研项目实现对肉羊养殖方面科研队伍的建设,为该领域培养更多优秀的可以接班的核心科研人员,从而实现肉羊养殖等相关产业科研创新工作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要继续加强科技推广的服务,加大肉羊养殖等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力度,建立科研、推广和应用的对接机制,努力将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肉羊的生产实践中。对于农牧户而言,多层次、多渠道的培训和示范是让其了解和掌握先进实用养殖技术的重要措施。为此,采取各项措施激励基层农技人员以及专家、学者利用适宜时间对农牧户进行一对一的入户指导、一对多的讲座、发放科技手册等是非常必要的,不仅能加快推进肉羊养殖先进实用技术的应用,帮助农牧户增加肉羊生产的科技含量,而且能够有效节约生产成本,提高养殖效益,从而提升肉羊生产的技术效率水平。
第四,进一步加强肉羊疫病防控,降低生产风险,保障养殖效益(www.daowen.com)
无论是农牧户还是规模养殖场,肉羊在饲养过程中疫病时有发生,有的可能因为打了疫苗而导致母羊流产,使得肉羊繁殖成活率显著下降,如2014年上半年中国国内多省份爆发的小反刍兽疫疫情。有的可能直接导致羊只死亡,必须经过扑杀、无害化处理池掩埋等,这些无疑都会对农牧户或者规模养殖场的肉羊生产造成不小的损失,进而降低肉羊养殖的经济效益水平。如果一旦发生重大疫病,可能导致部分农牧户倾家荡产,因此,应进一步加强肉羊疫病防控,降低生产风险,保障肉羊养殖效益。首先,应建立起以市为中心、区(县)为躯干、乡为纽带、村为支点的四级肉羊防疫网络监测预警体系,确保对潜在重大羊疫病的科学预警和应急反应;其次,应建立高效兽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村级防疫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兽医队伍素质;再次,应重视疫病传染源的调查工作,在疫病初发时及时发现传染源,封锁疫源地,以最低代价扑灭疫病;最后,应建立肉羊防疫经费(如防疫工作运行经费、防疫反应死亡补助、动物疫病监测经费、防疫药械、应急物资储备等)投入长效机制,确保一旦重大疫病突发,防疫体系能有效运转,防疫人员能积极应对。
第五,提升肉羊养殖户的人力资本水平,增强其对技术应用的认识和采用技术的能力
通过前文对肉羊生产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可知,提高养殖户的受教育程度能够显著提升肉羊生产的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水平。然而,通过调研资料可知,在受访的200户农牧户中,近一半(46.00%)的农牧民的文化教育停留在小学或以下水平。由于肉羊养殖农牧户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农牧户在学习、理解肉羊养殖新技术,掌握和运用新技术时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即使对农牧户开展相关的技术培训,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难以促使农牧户扎实地掌握最新的先进实用养殖技术。因此,应该进一步提升肉羊养殖户的人力资本水平,增强其对技术应用的认识和采用技术的能力。要积极借助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可能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采用开办网站、专家讲座、技术人员驻村以及现场培训等多种方式,对农牧户进行肉羊养殖各关键环节的知识与技能培训,解决他们在生产实践中可能遇到的诸多困难,提高综合业务能力,把每一个养殖户都培养成养殖能手,同时应当加大市场信息的宣传力度,培养农牧民的市场意识、质量意识,促使他们逐渐改善产品品质、逐步提高经营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第六,进一步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提升肉羊生产经济效率水平。
通过前文对肉羊生产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可知,政府扶持对调研地区农牧户肉羊生产的经济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然而,通过调研了解到,虽然国家不断加大对肉羊良种的保护补贴力度,但目前实行的种公羊补贴政策存在覆盖范围小、补贴标准明显偏低等问题。禁牧、减畜等草原生态保护政策的实施,使肉羊养殖面临的资源和环节约束日益趋紧,养殖方式从放牧为主转向舍饲、半舍饲,养殖成本大大增加。虽然国家给予养殖户草原生态保护补助,但是金额较少,对缓解养殖成本上涨的作用有限。因此,首先,要进一步完善肉羊良种补贴、草原生态奖补、标准化规模养殖奖励等补贴政策,提高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范围,如将肉羊良种补贴标准由800元/只提高到1500元/只,同时扩大良种补贴政策覆盖面,确保每个购置优质种公羊的养殖户都能得到补贴;其次,实施饲草料购买补贴,根据饲草料市场价格,对肉羊养殖户购买饲草料给予至少400元/吨的补贴,缓解饲草料价格提升造成的养殖成本增加的压力。此外,还需加大肉羊养殖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立用于肉羊优良品种繁育的基地、科技示范园等,还应加大饲草料加工机械的力度、肉羊生产贷款等资金的筹集和投放力度等。进一步加强对肉羊养殖合作社、协会等组织的扶持和引导,积极推动这些组织规范发展,鼓励更多的肉羊农牧户和规模养殖场参与其中,对农牧户和规模养殖场提供所需的技术、信息服务等的专业合作社、协会等组织,从而通过提高社员的经营管理理念和市场意识,进一步提高其肉羊生产的经济效率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