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研究思路与篇章结构探究

研究思路与篇章结构探究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简要的介绍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研究的主要创新点。第三章为贸易协定的深度一体化对双边贸易流量影响的经验研究。最后,本章评述了中国为《贸易便利化协定》生效所作出的贡献,并对目前中国的贸易便利化程度进行评估。第六章为WTO诸边协定谈判。同时,本章将结合TPP协定、CPTPP协定和TTIP协定的具体条款内容,论证作为上述协定的“局外人”,

研究思路与篇章结构探究

本书以价值链贸易发生并繁盛、自由贸易协定和“第二代”贸易政策逐渐成为国际贸易规则谈判主要内容的时代背景为出发点,考察在多边贸易体制内续构国际贸易“新规则”的方法与路径。具体来看,首先回溯历史,剖析GATT取得成功及“多哈回合”陷入困局的内外动因;然后解读WTO框架外的贸易协定有效回应21世纪价值链贸易的新诉求,构造了量化贸易协定“深度”一体化的系统指标,检验贸易协定的“深化”对全球生产网络的促进作用,剖析了以规制融合与公平贸易为要义的高标准区域贸易协定的经济学原理,与基于“互惠”和“非歧视”原则的传统贸易经济学理论基础进行对照;后分别考察了多边、诸边、区域维度中的代表性贸易协定,由此归纳出在多边贸易体制内续构国际贸易规则的启示;最后,基于上述分析提出WTO在中短期内可着手进行改革的可行性措施,以保障WTO在全球贸易治理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根据上述思路,本书总共由9个部分构成(结构框架见图1-1),具体安排如下:

图1-1 研究框架结构

第一章为导论。简要的介绍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为多边贸易体制与国际贸易规则的演进: 历史与现实。主要从四个部分展开: 一是GATT乌拉圭回合取得成功和WTO得以顺利成立的主要原因;二是对多哈发展议程启动的动因及多哈回合谈判陷入困局的内外因素分析;三是综述目前全球价值链的发展现状,由此引出价值链贸易对国际贸易规则的新需求;四是区域贸易协定在新规则领域探索方面呈现出的典型事实。

第三章为贸易协定的深度一体化对双边贸易流量影响的经验研究。使用2017年世界银行发布的RTAs数据库,综合考虑了RTAs的“覆盖力”和“约束力”,分别构建PTAs/RTAs“总指数”“核心指数”“WTO+指数”“WTO-X指数”“关税指数”和“非关税指数”等12项“深度”一体化指标,作为贸易协定“深化”程度的代理变量,多维、系统估测PTAs/RTAs的发展现状。随后,分别利用UNCOMTRADE数据库中的中间品贸易和最终品贸易数据,及WIOD数据库的国外附加值测度贸易协定的“深化”对价值链贸易和传统贸易的影响差异,结果证实贸易协定的“深度”一体化对价值链贸易的促进效用显著大于对传统贸易的促进效用。对价值链贸易而言,与贸易直接相关的“核心指标”“WTO-X指标”和“关税壁垒指标”是促进各国融入全球生产网络、参与国际分工的主要动力,“第一代”贸易政策仍是制约传统贸易发展的主要壁垒。最后,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在短期内,协定中的“软”法律将在一定程度上奏效,但在缔结协定后的长期内对贸易的促进作用将迅速降低,具有法律强制约束力并适用争端解决机制的“硬”条款才能切实保障协定的执行;第二,贸易协定的“深度”一体化对低技术、高技术和中高技术含量行业的价值链嵌入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对中低技术含量行业的价值链嵌入并无明显的推动作用。

第四章为多边贸易体制与国际贸易规则演进的理论基础。剖析了传统贸易与价值链贸易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认为服务于不同贸易形态的WTO与FTAs,其解决不同经济学困境的内在机制及措施亦完全不同。“互惠”及“非歧视”原则作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两大基石,在完全竞争与垄断竞争市场环境中分别通过内生化“贸易条件效应”及“生产再分配效应”保持世界相对价格水平和各国相对市场份额不变,从而破解传统贸易中的“囚徒困境”,促使市场准入型的贸易自由化取得显著成果。在价值链贸易中,本章在Baldwin(2012)的基础上,利用静态博弈模型和动态三阶段模型博弈树系统阐述规制融合型贸易规则的经济学原理,认为价值链贸易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RTAs/FTAs)以规制融合为手段,通过边界后措施内部化市场风险,规避了由不完全契约导致的政府行为的动态不一致性,最终化解了跨国公司关系型专有投资被发展中成员政府“锁定”而面临的“套牢风险”,顺利实现生产的国际化,回应了全球价值链发展对制度的强烈需求。最后,总结了基于不同经济学逻辑制定的国际贸易规则在谈判议题、谈判内容、特殊和差别待遇条款、贸易和投资政策的关系、对国内政策的影响、政策的实施难点等方面的差异。(www.daowen.com)

第五章为WTO贸易便利化协定: 评估与影响。首先回顾了20年来《贸易便利化协定》的谈判历程,并简要分析了协定谈判历经磨难的主要原因;随后,基于《贸易便利化协定》的文本内容提取出协定的主要成果要点,并引入OECD构建的16个贸易便利化指标,可用于考察不同成员实施贸易便利化措施的进展情况,对比不同贸易便利化措施的重要程度差异。再次,从贸易便利化措施的覆盖程度、承诺深度、特殊和差别待遇、争端和解决条款等方面对比并分析了WTO《贸易便利化协定》与区域贸易协定中的“贸易便利化”条款;剖析了执行WTO《贸易便利化协定》将对全球经济和贸易,以及WTO体制和多边贸易谈判的积极作用。最后,本章评述了中国为《贸易便利化协定》生效所作出的贡献,并对目前中国的贸易便利化程度进行评估。

第六章为WTO诸边协定谈判。考察了四个代表性诸边协定: 《信息技术协定》《政府采购协定》《环境产品协定》《国际服务贸易协定》。将《国际服务贸易协定》作为重点考察对象,详述服务贸易的发展背景,重点分析了与GATS协定相比,《国际服务贸易协定》在具体承诺减让表、市场准入、规则与纪律议题、机制设置上的进步与成就。此外,还考察了《信息技术协定》《政府采购协定》《环境产品协定》的谈判背景、历程、难点与分歧、对中国的影响等。

第七章为巨型区域贸易协定对国际贸易新规则的谈判。以高标准贸易协定——“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以下简称TPP协定)、“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以下简称CPTPP协定)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以下简称TTIP协定)为代表,解析协定结构,剖析协定所反映的21世纪新型贸易理念,并重点考察协定在“规制融合”类新条款和规则上的突破,以及在传统市场准入和规则议题上的进展及创新。同时,本章将结合TPP协定、CPTPP协定和TTIP协定的具体条款内容,论证作为上述协定的“局外人”,巨型贸易协定将对中国贸易、投资、原产地、规则竞争等领域,及对特定行业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此外,本章将构建博弈论模型讨论在巨型区域贸易协定成功和失败的情境中,世贸组织的最优策略选择。最后,总结并评述目前巨型区域主义的积极影响及其所存在的潜在问题和挑战。

第八章为在多边贸易体制框架下续构国际贸易规则。首先,回顾自《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时期起,世贸组织不断推进的各项改革措施;其次,立足当下,着眼于剖析近年来多边贸易体制所面临的新风险,对当前国际经贸环境中的美日欧《联合声明》、欧盟《世贸组织改革建议》、加拿大渥太华部长级会议“三点共识”、中国《关于世贸组织改革的建议文件》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并针对中国和美欧等发达国家之间存在明显分歧和对立之处的核心议题进行具体分析。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在中短期内可供中国参考的、应对当前国际经贸环境新变化和新风险的政策建议。最后,将从21世纪新型国际贸易模式出发,在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所得结论的基础之上,为WTO破解“多哈困局”,在多边贸易体系内引入国际贸易“新规则”,同时进行自身机制改革,重回国际贸易治理体系的核心地位提供可行政策建议。

第九章为本书的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将对全书进行总结,归纳全书的主要研究结论,得到相应的政策启示,并对下一步研究进行展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