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出名通常经过三个步骤:淘宝、出书、实体店。网红们利用社交平台塑造并输出“美好、乐观”的形象:知性、逗比或者不羁,本质上售卖的是“偶像”的生活方式。这种通过社交平台吸引、聚集粉丝,然后在淘宝将粉丝变现的能力就是网红的核心竞争力。
粉丝追随偶像的影子。网红的行为通常是:无论到哪去玩,吃了什么,见到了什么,都会把这一天的所见所闻拍给粉丝看。粉丝则养成每天要刷所关注的网红的微博的习惯,他们喜欢自己关注的网红的生活态度,喜欢他们生活中一些非常琐碎的事情。从心理上分析,大部分粉丝觉得这比电影真实,比追随明星更接地气。他们羡慕网红们的生活方式,在网红的生活里找到了自己向往的影子。
稳定的粉丝转换率,精准的用户群体,营销成本趋近于零。这意味着网红把粉丝变现的能力很强。
(1)要让自己标签化。网红的标签是涵盖当下热门的一些潮词,比如萌、逗比、卡哇伊、御姐……
(2)个人魅力。有自己的喜好和独特的主张,不是千篇一律的邻家妹妹,网红必须个性鲜明,喜欢他们的人非常喜欢,不喜欢的人也有微词。
(3)才华。把当下的时尚、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场景、自己的粉丝,几种元素组合在一起,并且毫无违和感,这需要感知时下流行趋势的才华。
(4)正能量和亲和力。要成为一名网红,仅仅靠漂亮是不够的,还需要具备吸粉的能力,需要为自己树立形象,以高度的亲和力和粉丝一起互动才能维护好自己的粉丝量。
(5)店铺的发展和运营能力。网红要有专门的团队,帮助打理各项工作,保障店铺的正常运行,只有在提升服务质量之后,才能进一步推动品牌的发展。
无社交不电商。网红经济全面开启,网红营销超越了过去平面或电视广告的单向传播,通过精准定位、推荐引导、评论互动,利用粉丝效应与市场预判实现精确高效的营销效果,低成本和强变现能力是网红经济的优势所在。在微博兴起的最初几年,社交红利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无数网红或时尚达人在积攒了一群粉丝后,开始寻找流量变现的最佳途径,服装业成了不多的选择。
从最初的四季青和十三行采买,到后来的自产自销,再到这两年的网红孵化产业链,将粉丝运营与产品口碑匹配到位的网红实现了巨大的商业价值。这离不开社交的红利、长期的坚持和产品与供应链的配合。
(1)兴趣及运动旅游类社交网站。这两类网站的优点在于平台用户均对某一领域拥有相同的兴趣爱好,相似的需求容易聚集粉丝并较快速地出现网红。但是缺点在于:某一垂直领域的粉丝数量有限,网红规模普遍受制约。(www.daowen.com)
(2)科普类社区网站。这类网站的优点在于网红凭借自身的才能及广博的见识,能够持续不断地输出优质内容以吸引各类有知识需求的网友,其粉丝不仅数量较大且均具有较强的黏性。缺点是:由于文化氛围较重,粉丝普遍比较排斥商业化,同时网红本身可能也有较强的个人价值观,这为其未来的变现增添了难度。
(3)视频直播类网站。这类网站借助目前的“宅”文化以及兴起的游戏产业,受到越来越多网友的喜爱;同时在此成长起来的网红具有较为优良的个人形象和演艺素质,有利于未来的变现。然而这些网红存在的问题在于:他们的活跃周期受制于快速变化的观众口味且持续时间较短,另外这类网红出道时有很大可能被某一形象框定,未来转型较为困难。
(4)新浪微博。如今,新浪微博已成为各平台网红变现的主要平台。由于变现的困难,各平台上的网红在获得一定数量的粉丝后,逐步将活动中心转移到用户规模最大且最适合变现的微博上。各网红将自己原先平台上的粉丝引流到微博,同时吸引更多的粉丝,再通过广告或者电商营销对聚集在新浪微博上的粉丝资源进行变现。
传统的用户关系管理难以突破人工的局限,只能往智能方向发展,但是智能程序也无法摆脱人工的缺点,而且多为冰冷的机器人,没有一丝温度,这是传统用户关系管理最大的硬伤。
大部分网红目前都只专注于产品和粉丝,并没有做大规模的付费引流,而这是网红做用户关系管理的天然优势。事实上,网红的任何一句话、一个动作,都能影响粉丝并直接生产大量的死忠用户,所以才有了“一次上新,千万业绩”的传说。
(1)吸引粉丝。通过网红本身的性格标签和个人品牌定位,来吸引粉丝。世界上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理论上讲每个人都会有吸引别人的地方。
(2)黏住粉丝。有共同爱好的粉丝会因为你的分享和你发生深度的沟通和互动,传统品牌只能通过点赞和签到来提高互动率和交流,但是网红的微博粉丝基本上天天会看。
(3)收买粉丝。偶尔做个转发抽奖,能有效收买爱占便宜的死忠粉。
(4)感染粉丝。网红经常能从感情方面影响粉丝的忠诚度,发一些做公益活动或者努力工作的图片和视频能轻而易举地感动粉丝。
网红理论上能做到吸引粉丝、黏住粉丝、收买粉丝和感染粉丝,而传统店铺的粉丝关系管理体系却无法做到高度的人性化。粉丝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是拉家常式的关系。因为有人情的因素,所以更容易维护好与粉丝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