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新基础
作为西南地区唯一副省级特大城市,成都在服务贸易创新方面条件良好、潜力巨大。统计显示,2017年成都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3 889.3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 390.33亿元,增长8.9%。一、二、三产业比例关系为3.6:43.2:53.2。
对外开放稳步发展。2017年新批准外商投资项目472个,其中1 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68个。年末,落户成都的世界500强企业281家,驻蓉外国领事机构17个。国际大通道持续提能,国际(地区)航线达到104条,双流国际机场客货吞吐量分别达到4 980万人次、64.3万吨,成为中西部唯一年出入境流量突破500万人次的航空口岸。蓉欧班列开行数量突破1 000列。
对外贸易繁荣稳定。2017年实现进出口总额583.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2.3%。其中,出口总额305.6亿美元,增长39.3%;进口总额277.4亿美元,增长45.7%。贸易结构持续优化,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238.9亿美元,增长64.3%。
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稳步推进。启动155项改革任务,重点推进84项任务133个试验项目。新增注册企业1.92万家,注册资本2 949亿元,其中外资企业271家,注册资本17.76亿元。
成都高新区发布数字文创产业绿廊打造计划。该计划提出,按照“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理念,围绕锦城绿道、锦江绿道着力打造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的数字文创产业绿廊,力争通过3年建设,打造10个以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数字文创品牌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培育100家以上优质数字文创企业,建成超过100万平方米数字文创产业载体,形成500亿元以上数字文创产业规模,努力打造数字文创名城样板区。
就服务贸易来看,2016年,成都市服务贸易总额达840亿元,占成都市对外贸易总额的23.6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64个百分点。2017年,成都市服务贸易总额达968亿元,增长19.2%,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金额近100亿元,发展势头良好。
(二)创新优势
成都作为西部地区唯一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拥有明显的创新优势。它不仅是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而且是“一带一路”“向西向南”开放门户,区位优势显著。
特别是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为成都服务贸易创新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和条件。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战略定位是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立足内陆、承东启西,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将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西部门户城市开发开放引领区,内陆开放战略支撑带先导区,国际开放通道枢纽区,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示范区。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过程中,成都区域在投资便利化、金融管理与服务创新方面优势突出。
此外,2015年四川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的实施意见》,提出四川省将优化服务贸易“1+X”区域布局,即以成都为核心,多市(州)协同发展,成都充分发挥服务贸易“首位城市”作用,大力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逐步形成区域分工协作、优势互补、错位竞争、均衡协调的服务贸易发展格局。2016年,《成都市服务业发展2025规划》出台,拟通过五到十年的努力,实现由面向区域到面向全球、由服务中心到服务枢纽、由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到资本和知识密集型的转变。这为成都服务贸易创新增添了新的动力。
而就具体行业而言,四川国际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航空发动机保税维修基地在成都综合保税区双流园区奠基,这是四川省内首家利用保税政策优势,发展非国内制造航空产品维修业务的项目;四川的电影市场规模稳居中西部各省份第一位,特别是成都的票房收入早已超过10亿元,成为中国第五个超10亿元的城市,成都已经成为对外文化贸易出口的重要基地,凸显出成都在创新服务贸易方面所具有的行业基础和优势。
(三)创新突破
成都市将以技术贸易、航空保税维修及文化贸易为重点,依托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建设,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创业发展为核心路径,以业态创新为重要模式,以国际化发展为主要方式,突出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政策创新,探索适应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为中西部地区服务贸易发展探索路径、积累经验。(www.daowen.com)
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新模式方面,成都市建设电子认证服务及管理平台和大学公共培训服务平台,构建服务贸易综合服务平台;技术服务、保税维修服务领域取得突破,形成以轨道交通和建筑设计为核心的技术贸易格局,完善研发—设计—施工轨道交通技术服务产业链,成为全球航空保税维修和平板电脑维修的重要集聚地;积极建设“双流综合保税区新华文化保税中心”、成都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和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综合服务平台,并正式对外发布、上线成都本土企业打造的“美猴王”全球设计众包平台。
扩大服务业双向开放力度方面,成都市推进文化服务领域开放,认定7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发展对外文化贸易;推进金融服务领域开放,研究探索在成都自贸试验区内开展融资租赁及商业保理业务;推进航空服务领域开放,四川国际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已获准在成都综保区内开展境外维修业务;推进物流服务领域开放,立足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发展物流服务贸易,着力构建以铁路运输为核心的国际多式联动“一单制”体系。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已开通国际航线101条,国际(地区)通航城市73个。
提升服务贸易便利化水平方面,成都市在全国率先实现外国人来蓉工作办理事项“一窗式”服务,成都荣登“中国西部城市引才引智分榜单”;促进针对外籍人才、外籍华人及外籍学生等创新创业主体人群的15项便利化措施落地实施,增加口岸签证签发类别,完善外籍人才出入境渠道;针对入境维修产品实施差别化监管,对通过能力评估的维修或再制造企业,免除境外装运前检验和产成品质量验证;实施先检疫处理再报检流程,经查验合格后放行,实现快速通关。[21]
跨境电商方面,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深入推进,成都口岸已具备开展全品类跨境电商业务条件;落实海关监管模式创新、检验检疫监管流程优化、支付和结售汇服务优化、税收征管服务创新4个方面14条创新举措,成功争取到网购保税备货政策。2017年,线上平台接入企业超150家,申报单量超过20万单。6个线下跨境电商产业园区加快发展,聚集跨境电商企业200余家,建成O2O体验店及进口商品展示中心6万平方米。
(四)创新成果
经过两年试点,成都服务贸易创新成效凸显,不仅制定完善了《成都市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实施方案》,从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发展模式、便利化等8个方面推动制度创新,而且建立了成都市服务贸易发展联席会议制度,认定一批对开展服务贸易具有支撑作用的重点企业(机构),构建了全市服务贸易重点项目库,组建了多层次、多领域的市场主体队伍。
成都积极开展“万企出国门”活动,巩固和扩大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传统市场。大力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贸易市场,提高新兴国家市场占比,结合四川优势领域和市场需求,积极开展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计算机信息服务出口,依托蓉欧快铁和亚欧班列推动运输服务发展,培育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产品,大力发展承载中华文化和巴蜀文化特色的文化贸易。
统计创新方面,成都建立健全依托国际收支统计、海关统计、行业主管部门业务统计、行业商协会统计、重点企业抽样统计等的服务贸易统计运行和分析体系,加强政务部门之间的数据信息共享与交流,定期发布服务贸易统计信息。开展重点企业数据直报工作。
拓展新业务方面,探索在成都自贸试验区内开展融资租赁及商业保理业务,2017年上半年新增外资融资租赁(商业保理)机构5家。构建双流临空经济圈飞机维修产业链。
发展新业态方面,推动“保税+”服务贸易新业态发展。推进生产要素保税、保税物流、保税维修发展,支持服务外包、研发检测等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发展。已建成四川国际航空发动机保税维修一期工程,助推成都建成亚洲知名航空维修基地。
延伸产业链方面,依托轨道交通产业园,延伸工程研发—设计—施工为核心的产业链,构建技术贸易新格局;推动成立成都设计产业联盟,强化产业协作和资源整合。
搭建新平台方面,认定7个市级“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发展对外文化贸易。鼓励青白江铁路港片区构建以运输服务为核心的国际多式联运“一单制”体系,截至2017年10月底已开行615列中欧班列,居全国首位。
贸易便利化方面,创新检验检疫监管机制,出台《国际展会检验检疫管理办法》。在全国率先实现外国人来华工作办理事项“一窗式”服务,实施“出入境15条新政”。探索“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项目开工前手续办理时限缩短为60天。[2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