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iPhone移动互联网革命
以往人们评价苹果手机的成功时,要么把原因归结于其创始人乔布斯的个人魅力,要么归结于其手机本身在系统上的独特体验感。现在,我要带大家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待苹果的革命性成功。
早在1999年,摩托罗拉推出了全球首款中文手写触摸屏手机A6188,它在当时颠覆了传统的手机数字键盘输入方式,将手机的文字输入部分交给触摸屏和触笔来解决,仅这一点就足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成为当时无数高端用户的不二选择。但似乎当时人们只是把触摸屏手机的功能简单地等同于手写输入,而忽略了触摸功能其实可以渗透到手机各项功能操作本身,提升手机的整体操作效率和视觉感受。
之后iPhone完全颠覆了触摸屏的使用体验,使大家明白原来一部手机可以没有触笔、没有按键,简单地通过手指触摸或多点触摸完成原本只能通过繁琐的菜单才能完成的复杂操作。iPhone还强调了软硬件的无缝结合,在iOS操作系统设计之初就考虑到触摸这个行为模式对程序操作的影响,与此同时特别注重人机界面、程序设计、按键风格等细节,无不体现出要从根本上解决人机互动的基本体验的宗旨。它的出现带动了整个触摸屏技术的迅速延伸和相关软件产业的变革,人们像看待一个“神”一样看待iPhone及其掌门人乔布斯,“果粉”一族对其追逐的程度接近疯狂。
2014年9月iPhone 6发布当天在纽约曼哈顿彻夜排队的果粉
苹果为什么会取得如何重大的成功呢?在我看来,苹果最大的革命在于把键盘去掉改为触摸屏。这种革命表面上是体现在技术上,实际上更大的影响是这种改变使得使用者心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与虚拟世界连在一起并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以往数码产品通过鼠标、键盘、数据线等方式链接人与虚拟世界,链接方式是“人—线—虚拟世界”,人对其是有距离感的。但是触屏带来的一个非常大的变化,把人直接带入虚拟世界,链接方式变为“人—虚拟世界”。一时间,仿佛现实与虚拟没有了界限,手机变为人的身体器官。我们会有这种感觉,每天起床最关心的不是身体上的骨肉器官,而是手机这个机器器官。从此,触屏手机彻底改变了人与网络的交往方式,大大拉近了人与虚拟世界的距离,一场终端革命由此开始。
苹果的革命性影响力从下面的图片即可看出:在iPhone问世前有上千种笨拙的手机,到现在,它们纷纷变为触摸屏。
iPhone出现前后手机外观的对比
我们还可以回顾一下iPad推出之前的平板电脑,全是带有触笔的Windows手提电脑,这种设计的最大问题是手指不能直接接触屏幕。而现在的平板电脑,屏幕上的整块玻璃就是为了让指尖可以与操作界面互动,它就像镶在媒体内容上的一个相框。(www.daowen.com)
iPad出现前后平板电脑的外观对比
短短几年,我们见证了手机按键的逐步消失,各类手机制造商纷纷转向触摸屏,市场上手机键盘几乎绝迹。在年轻人消费群中已经很难找到带有传统按键的手机。如果大型廉价的个人电脑生产商如戴尔等也开始采用触摸板,那就没有什么可以阻止鼠标的消失。十年后,如果企业全部替换了其计算硬件,鼠标也许将会永远消失。
下一代触屏产品将会在虚拟键盘中嵌入更多的触摸感应技术。触摸感应技术使用目标震动传输频率、方向和强度不同的触觉反馈,以此取代鼠标点击。那些精细调谐的震动可以由机械驱动器或者静电荷产生,一旦与视听输入相结合,能够使人产生使用物理按键的感觉。
Immersion公司正致力于同合作伙伴一道开发可变形表面,该技术可以使触屏的部分区域凸起,给用户带来按键的触感。电子技术运用后,产生出变形的效果:表面凸起或凹陷。这些表面会被运用到触屏显示器之上,这一技术可以帮助用户靠触感定位手指。
目前一些公司,包括苹果公司都在研发投影键盘技术,这种投影键盘一旦面市也许会受到热捧。但是基于前面的讨论,我并不看好它能像触摸屏一样大受欢迎。因为这项技术又把触感带回到了键盘时代,只是变为了虚拟的而已,人与网络世界又拉开了距离,可以预言它的市场欢迎程度并不会太高。
即将出现的投影键盘
沿着这个思路,如果投影触摸技术想要受到广泛的应用,最清晰的一个方向就是通过投影触摸直接把人带入到虚拟世界中,进一步拉近人与网络世界的距离。日本一个研究小组已经开发出世界上第一台可让影像悬浮空中,任人触摸戳捏的3D电视。该项技术利用多个摄像头监测观众的手指动作,能让影像随人的“触摸”动作而改变形状。发明者认为可以将之用于模拟外科手术,也可用于电脑游戏软件,以使玩家感同身受地握持武器或运动器材。利用该项技术还有可能实现用扫描的影像替代实际物体,这样该项技术就可以用来创立虚拟博物馆,让那些价值连城、本来是不可触摸的雕塑对于观众包括视障者来说都触手可及。
各种技术的兴起使触屏带给数百万智能手机、平板和触屏个人电脑用户新的触感体验。这是典型的利用触感开发品牌的现实案例,很显然消费者喜欢这样的触感,这必然会对我们塑造品牌带来思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