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渠道推动教育扶贫、兜底保障、医疗扶贫等政策落地见效,织密兜牢脱贫保障能力。
一是加强教育脱贫。各县区紧盯“教育脱贫一批”,完善落实《精准扶贫教育支持计划》,健全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对学前教育在园幼儿免保教费,在58个集中连片贫困县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1500人以上的有实际需求的行政村建设幼儿园,到2020年底实现了有需求的贫困村幼儿园全覆盖。稳步推进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对58个集中连片贫困县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乡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发放生活补助,逐级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制定符合基层实际的教师招聘引进办法,建立统筹乡村教师补充机制,推动城乡教师合理流动和对口支援。合理布局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加快标准化建设,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提高义务教育巩固率。继续实施面向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农村学生的专项招生计划。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就读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和书本费,就读省内高职(专科)院校免除学杂费和书本费。以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为重点,所有贫困家庭学生就读中等职业学校享受免学费政策,按每生每年发放2000元助学金,让未升入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都能接受中等职业学历教育或技术技能培训。加强有专业特色并适应市场需求的中等职业学校建设,依托校企合作,鼓励跨地区、跨专业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努力办好贫困地区特殊教育和远程教育,提高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水平。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完善考试招生制度,推进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创新中高职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保障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加大对贫困家庭大学生的救助力度。实施教育扶贫结对帮扶行动计划。如,天水市麦积区聚焦保学抓控辍,健全控辍保学常态化工作机制,扎实开展义务教育有保障冲刺清零行动、“万人大走访”控辍保学活动、脱贫攻坚挂牌督战行动等,精准掌握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底数、失辍学学生人数,坚持采取“发现一人、劝返一人”和“一对一”“人盯人”的办法,强化控辍保学工作,确保义务教育“一个不能少”目标实现,有效巩固提高了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实现了义务教育“零辍学”目标。同时聚焦短板抓建设,大力改善农村教育办学条件,先后实施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快补齐农村学前教育资源短板,实现乡镇中心幼儿园和1500人以上有需求的行政村幼儿园全覆盖,实现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目标。如,平凉市泾川县抢抓东西部扶贫协作政策机遇,持续深化与天津市武清区对接协作,扎实推进东西部教育扶贫工作。近年来,天津市武清区紧盯泾川县农村学校发展的薄弱环节,投入教育帮扶资金498.92万元,着力改善贫困乡村学校办学条件。全面实施汭丰镇中心幼儿园日托制改造项目,为荔堡、高平、党原、玉都等乡镇的中小学、幼儿园配备学生课桌椅、双层高低床、储物柜等教学设备,同时还采购电钢琴、可移动音响、室外乒乓球台、篮球、足球等教育器材。着力改善贫困乡村学校师生生活条件,先后为王村镇和丰台镇中学采购燃气开水锅炉,为14所农村学校装配清洁能源厨具,解决了师生的燃眉之急,全面改善了乡村寄宿制学校师生的生活条件。着力提升贫困乡村学校教育现代化水平,投入帮扶投资237.6万元,为泾明中学等11所学校配备班班通设备37套,为窑店中学建设物理、化学实验室各1个、计算机室2个,有力提升了薄弱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补齐了学校教育发展短板。
二是开展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脱贫。各县区加强《精准扶贫卫生支持计划》与各项救助制度的有效衔接,对贫困人口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缴费部分给予补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制度对贫困人口实行政策倾斜,门诊统筹率先覆盖所有贫困地区,降低贫困人口大病费用实际支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支付后自负费用仍有困难的,加大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帮扶力度,扩大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病种,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降低贫困人口大病保险起付线,提高大病保险报销比例,使贫困人口大病医治得到有效保障。加大农村贫困残疾人康复服务和医疗救助力度,扩大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的残疾人医疗康复项目。建立贫困人口健康卡。对贫困人口大病实行即时结算和先诊疗后付费的结算机制。落实三级医院(含军队和武警部队医院)与连片特困地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县级医院建立一对一帮扶关系。加快完成贫困地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标准化建设,提高符合条件的贫困村卫生室执业乡村医生定额补助标准,贫困村村医全部具备乡村医生执业资格,选派县区医院医生到基层医疗机构多点执业,积极推动惠及贫困地区的远程医疗系统建设。支持和引导符合条件的贫困地区乡村医生按规定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贫困地区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等防治工作。继续实施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新生儿疾病免费筛查、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如,张掖市高台县严格按照“千方百计保基本、始终做到可持续、回应社会解民忧、敢于担当推改革”的要求,上下齐心“一盘棋”,攻坚克难担使命,切实肩负起新时代医疗保障工作新职责新使命,紧盯“医保扶贫不落一人,参保全覆盖”目标,通过入户走访动员参保、部门联动信息比对、异地参保信息核查、参保数据适时通报等方式,逐人逐户排查并落实贫困人口参保工作,不仅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参保,还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实现边缘户、低收入人口、老弱病残等特殊困难人群全部参保。同时,对符合资助政策的低保户、特困供养人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个人缴费部分给予全额或定额资助,资助率达100%。如,酒泉市金塔县为了不让“病根”变“穷根”,实施了“精准筛查、靶向治疗、慢病管理、大病兜底”的健康扶贫模式,把减轻农村贫困人口医疗负担作为工作重心,为全县7363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提供了家庭医生签约和帮扶服务,签约服务率达100%。全面落实对特殊困难群体的参保资助,为12057名困难群众资助参保资金125万元;为788人次建档立卡贫困户报销住院基本医保费用219.9万元,599人次实施大病保险报销76.58万元,746人次实施医疗救助72万元;为853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办理了慢性病就诊证,全面落实了贫困户门诊用药保障政策。(www.daowen.com)
三是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兜底脱贫。各县区主动扛起“社会救助兜底一批”重大政治责任,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家庭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进一步加强农村低保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工作,将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三四类低保对象退出后,新增对象在贫困户中评定。提高农村一、二类低保标准,实现低保线和脱贫线“两线合一”。加大临时救助制度在贫困地区落实力度。提高农村五保供养省级补助标准15%,改善供养条件。制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建立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的数据互通、资源共享信息平台,实现动态监测管理、工作机制有效衔接。加快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适时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引导农村贫困人口积极参保续保,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如,庆阳市宁县按照对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五保户,实行五保兜底,对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一、二类低保户,做到不抛弃不放弃,对四类贫困户“兜底保障+互助合作”的帮扶思路,每户在合作社有10~15只基础母羊或规定规模的其他种养业项目之一,以“户托社养”为主要方式,“以股济贫”,让贫困户获得保底分红,做到脱贫路上不落一户一人,兜住最困难群体,保住最基本生活,坚决兜牢兜实贫困人口基本生活底线,筑牢脱贫攻坚最后防线。如,甘南州舟曲县密切关注社会救助对象动态,强化政策落实,畅通社会救助求助渠道,多措并举,织密筑牢困难群众“兜底保障网”。特别是积极推行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投资218万元购买贫困家庭大专及以上学历毕业生社会救助服务专岗43个。投资532万元,按照每人150元的标准,为全县35467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购买了2020年扶贫保险,努力构筑风险“防火墙”。
四是健全完善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各县区对农村“三留守”人员和残疾人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建立翔实完备、动态更新的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儿童福利院、救助保护机构、特困人员供养机构、残疾人康复托养机构、社区儿童之家等服务设施和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实现养老机构、日间照料中心对贫困村全覆盖。建立家庭、学校、基层组织、政府和社会力量相衔接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网络。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实现城乡孤儿基本生活补助统一标准,健全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低收入家庭重病重残等困境儿童的福利保障体系。健全发现报告、应急处置、帮扶干预机制,帮助特殊贫困家庭解决实际困难。做好农村特殊困难群众的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加强农村特殊困难群体的法律援助工作。加大贫困残疾人康复工程、特殊教育、技能培训、托养服务实施力度。针对残疾人的特殊困难,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对低保家庭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等重点救助对象,提高救助水平,确保基本生活。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特殊群体关爱服务工作。如,酒泉市肃州区充分发挥临时救助“救急难”作用,启动快速响应机制,对因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生活困难的给予临时救助;对“急难型”对象按照“一事一议”原则,快速启动25000元以内的大额救助,及时将低收入和支出型贫困家庭中的困难对象纳入救助范围。同时,做好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农村“三留守”人员、流浪乞讨人员和精神障碍患者救助保障工作,全面筑牢夯实困难对象兜底保障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